康复锻炼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影响

2020-04-16 06:18张海港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21期
关键词:肩手血液学中风

张海港

(五莲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山东日照 262300)

肩手综合征是指患者患手突然浮肿疼痛及肩关节疼痛,并导致手功能受限的一种疾病,常见病因有中风、心肌梗死、颈椎病、上肢外伤、肺疾病等,具有高致残率的特点,主要临床症状为手部肿胀、手背皮肤皱纹消失、手呈现粉红或淡紫色、指甲白而无光泽、关节活动受限、疼痛等。 随病情进展,患者疼痛加剧、出现畸形,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不良影响[1-2]。目前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手术治疗,患者的预后不是十分理想[3]。 所以,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对患肢进行训练改善预后。 该文观察康复锻炼对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该院收治的78 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血常规、 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78例,作为该次试验的研究对象。 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 例。 对照组男19 例,女20 例,年龄34~83 岁,平均年龄为(58.50±6.00)岁,病程17~56 d,平均病程(36.50±4.50)d;观察组男21 例,女18 例,年龄36~82 岁,平均年龄为(59.00±5.00)岁,病程19~55 d,平均病程(37.00±4.00)d。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中风诊断标准参考《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主症为半身不遂、神识昏蒙、口舌歪斜等;次症为头痛眩晕、共济失调等。 肩手综合征参考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标准,观察患者皮肤颜色,测试单侧肩手疼痛程度,手指活动受限情况。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者;病程少于8 周患者;意识清醒患者;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参与该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心功能不全患者;肝功能障碍患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脑肿瘤、脑外伤造成的肩手综合征患者;不配合治疗患者。

1.2 康复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具体包括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采集, 为患者进行肩手综合征相关知识普及,为患者进行合理的用药指导,为患者设计合适的饮食方案等。

观察组配合康复训练,具体方法如下:(1)为患者选择正确的体位。 坐位时,用枕头或肩关节吊带支撑患侧的手部、肘部等部位,减少上肢下坠,避免手指关节屈曲。 (2)主动运动。 举起患肢,以健康手辅助患手进行抓握训练。 (3)被动运动。 医师帮助进行肩部、肘部、手部被动活动,疼痛可耐受时,进行适当的交叉活动。

1.3 评价标准

对两组护理后的血液学指标、 日常生活能力、疼痛评分进行比较。 血液学指标包括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血细胞比容。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 指数进行评分,满分为100 分,0~40 分为差,有重度功能障碍;41~60 为中, 有中度功能障碍;>60 分为良,有轻度功能障碍。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满分为10 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液学指标变化

观察组康复后的血液学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护理后的血液学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护理后的血液学指标对比(±s)

组别 血浆粘度(mPa·s)血小板聚集率(%)血细胞比容(%)观察组(n=39)对照组(n=39)t 值P 值1.30±0.27 1.75±0.32 6.712 0.000 53.43±5.35 62.36±6.14 6.847 0.000 43.13±1.76 45.95±2.23 6.199 0.000

2.2 对比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和疼痛评分

观察组康复后的Barthel 评分为(58.34±8.73)分,高于对照组的(52.25±7.60)分,VAS 评分为(4.31±1.03)分,低于对照组的(6.14±1.20)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5、7.226,P=0.015、0.000)。

3 讨 论

肩手综合征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常用物理治疗和针灸治疗对其进行治疗,缓解患者疼痛、肿胀、活动障碍等症状。康复训练通过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促进血液循环;通过患者主动运动,增强手部关节灵活性;通过被动运动,减少关节僵硬和康复后的活动不顺畅现象;通过对患者浮肿部位进行按摩,促进血液流动。通过一系列康复训练,减少疼痛和肿胀,提高关节灵活度,增强肌肉的张力,改善预后[4-6]。

该研究表明,治疗后,观察组康复后的血液学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康复后的Barthel 评分为(58.34±8.73)分,高于对照组的(52.25±7.60)分,VAS 评分为(4.31±1.03)分,低于对照组的(6.14±1.20)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为了改善患者预后,不仅需要进行对症治疗,还需要采取科学的辅助措施,训练患者的肌肉,减轻疼痛和肿胀,恢复关节活动。康复训练能够优化患者血液学指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疼痛程度,应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肩手血液学中风
临床血液学检验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实施康复护理的价值评定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联护理在脑卒中中年患者肩手综合征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中风后肩手综合症的康复研究进展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
临床血液学检验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的分析质量要求》的适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