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与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于康复护理临床带教的效果分析

2020-04-16 06:17敬丽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21期
关键词:循证教学效果案例

敬丽

(郑州人民医院护理部,河南郑州 450003)

近年来,我国康复护理事业发展迅速,医学领域及社会大众对于康复护理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康复护理需求显著增加,且康复护理服务水平也需不断提升,急需培养康复护理人才,促进康复护理领域更好、更快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康复护理需求[1]。 为此,应积极提升康复护理教学水平,但是常规临床带教方式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循证护理是现代科学化护理理念, 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而案例教学法为高效的教学方法,两者联合可有效提升护理临床带教的效果,但是其应用于康复护理临床带教的效果尚不明确[2]。 为此,该研究选择2019 年6月—2020 年2 月在该院康复医学科实习的48 例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循证护理与案例教学联合教学的临床带教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康复医学科实习的48 例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常规带教组(23 例)和循证联合案例组(25 例)。 常规带教组,男1 例,女22 例;年龄20~22岁,平均(19.92±0.89)岁。 循证联合案例组,男1 例,女24 例;年龄20~22 岁,平均(20.99±0.97)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护理专业学生;康复医学科实习;学制4 年制;护生均自愿参与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非护理专业学生;存在肢体残疾者;合并精神障碍或既往重性精神疾病者; 语言沟通能力异常者;非全日制学生;实习不足1 个月,请假时间超过1/3 实习周期者,最后无法临床实习者等。

1.3 方法

常规带教组护生常规行康复护理授课带教,护生在病房实习,每周2~3 次集中授课。

循证联合案例组采取循证护理与案例教学联合教学,具体措施如下:(1)问题设定。 在临床带教中,指导护生了解循证护理理念,学习循证护理流程,树立循证医学意识,掌握循证护理的基本要领。 鼓励护生在康复护理临床实习中,发现问题,运用循证护理模式解决问题。 在护生康复护理学习中,带教老师根据康复护理要点,设定问题,指导护生根据问题展开深入学习。 护生学习期间,分为3~4 个小组,采取分组合作模式,沟通完成学习任务。 (2)查找实证。 设定问题后,带教老师指导护生学习利用护理期刊、医学文献库查找问题实证。 指导护生学会提炼关键词,利用万方、中国知网等全文数据库检索关键词,对文献进行初筛,再排除重复、个案报道等文献报道,提取符合设定问题的文献资料,并对文献资料进行汇总和分类整理。 (3)评价实证。 基于设定的问题,归纳总结查找到的文献资料,分析问题的循证支持依据,教师设定“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要点”为问题,指导护生从资料里查找该类患者康复护理要点的循证支持,分析患者脑卒中病位、偏瘫原因、疾病诱因、功能障碍、并发症风险等因素,根据患者个体特征,总结康复护理要点,设计康复护理计划,各小组总结有效实证和康复护理计划。(4)教学实践。带教老师对各小组护生实证总结情况和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计划评估,优化调整各方案,指导各组开始临床实践训练,引导各组对同类型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对康复护理措施进行适当调整,开始护理实践。 各组护生对患者进行脑卒中及其康复治疗相关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病情、并发症风险及防控措施,然后指导患者进行正确规范的康复训练,耐心教授患者学习偏瘫患者抗痉挛体位等护理知识,提升患者在康复护理中的参与度,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5)评价效果。临床实践训练后,各组护生对康复护理流程和实践情况进行报告,带教老师对各组护生护理计划、操作方法、实践效果进行点评和分析,总结各组的优点,指出各组的不足,与护生一起讨论解决问题、改进方法,促进护生掌握循证护理方法,学会自我探索问题、主动解决问题。

1.4 观察指标

1.4.1 康复护理学习效果考核

两组护生于康复护理学习结束后,均行康复护理理论知识考核(满分60 分)与操作技能考核(满分60分),统计两组各部分考核成绩及总分。

1.4.2 康复护理临床带教满意度评估

该院自拟康复护理临床带教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护生对临床带教满意度的情况,问卷分为学习趣味性、教学方法、教学启发性、带教管理共4 个维度,各维度评分0~30 分,评分越高表明康复护理临床带教满意度越高。 该问卷预调查显示,其Cronbach's α 系数是0.82,效信度良好。 两组护生学习结束后填写问卷,并当场收回问卷,两组收回问卷有效。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例(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康复护理学习效果考核结果

循证联合案例组康复护理理论知识考核评分、操作技能考核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常规带教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康复护理临床带教满意度

循证联合案例组护生学习趣味性、教学方法、教学启发性和带教管理满意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常规带教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两组康复护理学习效果考核结果比较

表2 两组康复护理临床带教满意度比较

3 讨 论

康复护理教学是临床护理带教的重要环节,但是教学内容复杂且多样,需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并需强化实践技能培养, 为临床领域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好的康复护理人才[3]。 传统康复护理临床带教主要采取灌输式教学,同时结合临床实践,教授护生相关知识与技能,护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沟通交流与信息反馈,不利于护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此应积极改善该教学状态[4]。

现代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探索能力的要求提高,而循证护理理念具有科学性探索护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可帮助护理人员主动提升自我护理能力,主动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进而提升护理质量水平,因而有必要在护理人才培养中积极应用循证护理方法[5-6]。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分析、 模拟等方式进行生动教学的可靠方法。 护理临床带教相关文献报道显示,循证护理与案例教学方法相结合,可有效提升护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教学效果提升显著,考核结果显示采用循证护理与案例教学方法者的理论知识考核得分较常规教学者可提升10%~30%, 操作技能考核得分可提升15%~40%,而总分可提升10%~40%,可知两者联合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但是其应用于康复护理临床带教的效果尚不明确[7-8]。 为此,该研究针对康复护理临床带教进行了循证护理联合案例教学实践研究,结果显示循证联合案例组康复护理理论知识考核得分(51.02±8.57)分、操作技能考核得分(50.89±9.05)分和总分 (103.48±16.25) 分均显著高于常规带教组的(42.03±9.57)、(40.18±8.67)、(82.47±17.5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循证护理联合案例教学法可有效提升考核成绩,教学效果较为理想,有助于提升护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该研究还发现循证联合案例组护生学习趣味性、教学方法、教学启发性和带教管理满意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常规带教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护生对循证护理联合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较为满意,有效提升了临床带教满意度,有助于提升护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临床带教方式,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且护生对该模式满意度较高, 在康复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借鉴。

猜你喜欢
循证教学效果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