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教学手段,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魅力

2020-04-20 11:45洪涛
教育界·中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多学科教学手段课堂

洪涛

【摘要】多元的教学模式能够促动学生的不同感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作为美术老师,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将美术课上成真正的美术课。文章讲述了教师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寻找和发现丰富的教学材料,将多领域和多学科进行结合,创造了一个不仅仅是画画的美术课堂,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美术教学课堂中快乐的学习,避免只有老师参与课堂的现象。

【关键词】课堂;美术材料;教学手段;多学科

现在很多课程都提倡形式的多样性,美术课也是。在很多人眼里,美术课就是画画课,就是老师讲学生画的过程,其实这个观点是不对的。现在的美术课形式多样,但由于有的学校设备不齐全,很多美术课程都只能在室内完成,而且大多也是绘画课,这就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美术课就是绘画课。其实美术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多种材料结合、多种形式完成美术作品的范例,所以作为美术老师,应尽可能地实现材料、形式多样化的美术教学,同时要避免只有老师参与课堂的现象。

一、多样的教学手段激活课堂

一节好的课需要教师跟学生共同完成,所以教师要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共同完成一节课的美术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的教学技术也是日新月异,美术学习不仅仅是动手画,动手做,还需要学生去看,去听,去观察、去感悟。一节生动的、好的美术课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生动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就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了。比如,我在教苏少版四年级《海洋世界》一课时,以《海底总动员》的精彩片段导入,学生们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感叹大海真美,发现美丽的海洋中生活着许多我们熟悉的海洋生物,然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说说在海洋里都看到了哪些生物。这时,多媒体切换到深蓝色的海洋背景,播放动画,间隔地出现不同的海洋生物。这样的教学瞬间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依次跟着教师的步骤去想象。形色兼备,声情并茂的场景,强烈冲击学生的视听,让他们很快进入状态。再比如我在教授苏少版四年级《字的联想》一课时,以Flash课件展现了一个个汉字由原本的样子变成一个个装饰过的汉字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如何对汉字进行联想。直观的演示让学生瞬间集中注意力,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为了让课堂生动,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师可以在上课的过程多多采用道具激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苏少版三年级《剪纸》一课时,我课前在教室的窗户上贴上事先剪好的作品,坐在教室里的学生马上觉得这是一节特别的、有趣的美术课,上课的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了。只要学生产生了兴趣,最枯燥的、最难的艺术知识技能也能在充满传统文化艺术的氛围中被学生掌握。此外,窗上的剪纸也起到示范的作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直观性教学是要求学生利用各种感觉去感知知识技能,教师的示范及范作胜过讲解,凡是美的东西都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因此他们也会动手去创作。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式或手段。根据美术课的性质我们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很多,如讲授法。这是所有课程都可以采用的方法,但如果美术课仅仅采用讲授法就显得过于单调,也很难激起学生的积极性,这在学生完成作业方面也存在困难。为了配合讲授,演示法也很重要,在学生完成作业之前,教师可以示范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找到一定的方向。

二、丰富的美术材料丰富课堂

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可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方面。美术课程学习总目标也明确提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语言,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有段时间上美术课时,经常是我在上面讲,下面就有学生在画这节课的内容。也许是因为我的课不够生动精彩,或者是他们早就熟悉了我的教学环节,加上我讲得乏味,从而导致了这样不理想的状态。坐在办公室静想,我又想到了美术课程标准上谈到的,可以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让学生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很显然,我的课堂不是这样的。其实翻开现在的美术教材,也已不完全是绘画课程,还有手工、欣赏、电脑绘画等,但由于有的教师怕麻烦,就都改成绘画课了。而我考虑到学校设备等问题,通常也上不了那么丰富的美术课,所以长久以来就给家长、学生、主课老师造成一种印象,即美术课就是画画课。这种过于狭隘的美术观不仅限制了学生对美术多样性的认识与感受,也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对不同美术形式的表述。所以,学生会产生敷衍的绘画心理。

在美术表现中,想要随心所欲地发挥,给孩子一个更大的想象空间,必得借助一些表现媒介。纸和画笔不再是儿童绘画中主要的形式语言,多样的美术材料给孩子呈现了更多探索世界的途径。新颖的美术工具能刺激孩子的新鲜感,能让孩子们感到新奇和跃跃欲试,作业所呈现的效果也很明显。所以除了美术教材上所呈现的一些特殊材料,还应从生活中积极寻找多样的材料,比如冰棒棍子、小小的木头片,都能通过学生的小手创造出一个个精美的艺术品,像这样不起眼的材料还有很多,需要我们用心寻找。

如果教师因势利导,学生会逐步养成善于發现新鲜事物,主动研究新事物的习惯。如果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去收集,会让他们在收集过程中对材料的利用进行思考,那么收集来的材料就会得到有利的发挥。

三、多样的课堂呈现形式

“老师讲,学生画”是套路式的美术课堂,这样的美术课堂的弊端不言而喻。长久以来,小学美术教育重视对学生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而淡化、忽视了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的培养。审美能力的培养,不同于技能训练。欣赏,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儿童对艺术美的欣赏与追求,还缺乏主动性。无论是翻画册还是看画展,他们往往是走马观花,看完也不会进行思考和反思,这样当然谈不上培养审美能力,审美能力自然也不会得到提高。因此,美术教材上的欣赏课不容忽视,要上,而且要上得精彩。我们可以结合教材上的课题内容,以看儿童画展的形式,或者在平时的绘画课上组织一个儿童画展,让学生们充当小评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真参观画展,要说,要思考,逐步培养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

除了以画展的形式来呈现欣赏课的课堂,还可以如我上文所述,用丰富的来源于生活的各种材料呈现一个让学生积极动手的课堂,这样一来就彻底打破了老师讲、学生画的模式。

四、多领域、多学科结合创造综合性的课堂

其实,美术教学的各个领域并不是割裂开的,它们是一个整体,最难也最有利于学生的就是将各个领域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创造一个综合性的美术课堂。

比如苏少版一年级上册的《太阳和月亮》这一课,属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而在幼儿园阶段就有《太阳和月亮》的语言类课程,市面上还有同名绘本售卖。我们知道,绘本对孩子的听、说、读、记都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训练,同时每页的文字又结合了大面积的绘画加以形象化呈现,是意境的再创造。而一年级的这节美术课的教学目标也需要孩子能够形象地运用绘画手法表现太阳和月亮,还要求孩子根据自己画的太阳和月亮来编编小故事,自己做导演,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本课在教学方法上,可以运用太阳和月亮的绘本故事来导入,快速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同时营造轻松愉悦的艺术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故事。过程中不仅要摆脱已有的单一的画法来提高绘画能力,还要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通过绘本的文字形象语言与绘画的视觉造型语言互补、融合而创作情景交融的作品,让学生从中得到美的启蒙、美的陶冶、美的感受。这样的美术教学既融合了语文学科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我觉得类似这样的课程可以跟语文学科结合起来开设一堂关于绘本的课,这种新颖的方式也许从一开始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学效果也会更加的显著,最主要的是突破了长久以来各个学科各自为家的状态。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应该改变思维定式,积极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接点,设计出丰富多彩并突出美术学科特点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让美术课不再单纯地被称为画画课,让美术课堂作业的意义不再是为了完成一幅画,对学生的评价也不仅仅局限于一幅画的好坏。

猜你喜欢
多学科教学手段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