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族地区艺术人才培养基础的思考

2020-04-20 11:46尹云彦车如山
文教资料 2020年4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民族地区高等教育

尹云彦 车如山

摘    要: 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和前提,高等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继续和发展,其招生模式、教育理念、课程设置等对基础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在审视艺术人才培养现状后,本研究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方面,提出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中艺术人才培养的建议:基础教育阶段应自我夯实基础,高等教育阶段应主动扶持基础教育,如把当地高校资源分享给基础教育、高校主动对接基础教育等,进而形成系统的艺术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艺术人才培养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前提,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中小学教育的继续和发展,其招生模式、教育理念、课程设置等对基础教育具有导向作用。自1999年我国高等院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步入大众化阶段,伴有众多质疑和诟病——艺术人才培养基础薄弱、能力偏低、适应性不强等情况屡屡出现。因此,针对目前两个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应该把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作为一个系统综合研究,用高等教育的视角审视基础教育,解决目前人才市场上出现的有关艺术人才的一系列问题,探索出艺术人才的最佳培养方案。

一、影响民族地区艺术人才培养基础的主要因素

在我国,实施中小学艺术教育,一是为了培养艺术家而进行的专门化艺术训练,二是将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落实方式之一。然而,在一些地县,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不乐观,艺术教育仍然是教育的一个“盲区”,艺术课的开设往往有名而无实。

(一)艺术教育得不到足够重视。

部分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仍然是家长和社会关心的重点,学生的全面素质得不到重视。通过对广河一中的实地调研与访谈发现,在艺术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些领导者——校长领导力发挥不佳,对艺术课程认知不足、执行力不够;一些实施者——艺术教师对艺术课程的认知不足,专业知识结构不能满足艺术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不能把握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没有正确认识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教学观和学生观;一些保障者——艺术课程保障机制不完善,缺乏规划,管理不严。见微知著,一些中小学把艺术课程看成是“副课”,在课时安排和执行中或敷衍了事,或被语、数、外等主要科目占用,或直接让学生上自习课,存在艺术课程被边缘化等情况。普通高中逐年在扩招艺术学生,但实际报名的学生并不多。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风气难以营造出来,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艺术教育愈加不受重视。

(二)艺术教育师资质量相对偏低。

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音乐教育也是如此。对基础教育来说,教师的“质”和“量”是两个基本维度,城市音乐教师遭遇“质”提升的瓶颈,而地县及农村的音乐师资则处于“量”不足的状态。新课改要求下,艺术课程需要教师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由课程的讲授者变成开发者和引导者,学生由听课者的被动式学习变成参与者的主动式学习。广河一中75%的音乐教师毕业于省内大专院校的相关艺术专业,在校期间所学内容有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有效地调动知识技能储备,只能采用无异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教唱流行歌曲的教学内容单调且陈旧,学生只是被动地“听”,不能发挥中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特点,难以充分调动学生思考,对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学习合作能力的培养很少触及。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走出学生必须由教师“教会”的误区,未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三方面具体目标。加之学校重视文化课成绩及艺术教育评价系统的不完善,导致一些艺术教师在教学中逐步被同化,教授内容极为简单,在教学时既无压力又无动力,不用花大量时间备课,更谈不上在教学中开拓创新。久而久之,专业技能逐渐荒废,导致民族地区中小学艺术教育停滞不前。

(三)硬件设施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隐性课程是学生思想意识形成的重要诱因,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学生主体成长发展的重要精神食粮[1]。教学设备属于物质类隐性课程,不重视教学设备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广河一中有关艺术课程的软硬件设备配置比较全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有助于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通过调研发现,广河一中的教学设备存在重装备轻使用现象,艺术教室多数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当上级来检查时,这些教室才会全面开放。在每年的庆国庆活动中,学生排练需要场地,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专门的舞蹈教室。校领导认为,学校对艺术教育的投资捉襟见肘,对于现有的艺术教育设施更要做好保护。教师是教学设备的使用者与分配者,其专业素养及教学设备的使用水平直接决定教学设备的使用效率。中小学教学设备使用率低下的原因与师资力量息息相关。

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艺术人才培养的对策及建议

(一)基础教育阶段:自我夯实基础。

1.正确认识艺术教育的作用。

实施艺术教育,要从执行者、监督者、参与者等方面正确认识艺术教育的邏辑起点、认知过程与实践终点,正确理解艺术教育的审美生活、主客互融与人文精神[2]。其一,艺术教育的审美作用。从西方美学史的历程看,亚里士多德、康德、卡西尔、杜威等都将审美生活作为哲学层面,逐渐成为艺术教育的主流观点,为艺术教育的逻辑起点提供理论基础;其二,艺术教育的主客互融。主体与客体的互融指在审美对象中培养审美情感,在现实世界中形成审美态度,在创造美的事物中实现审美理想,以上三者造就主客互融的艺术教育。其三,艺术教育的人文精神。教育形成的是世界观,艺术教育形成的是对所有学科的综合性影响的教育,艺术是一种独特的人类成就,艺术影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触及人的精神领域,是艺术造就了人的完整个性,应将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内容。

中小学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开启心智、开辟创造潜力的作用,能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做好中学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学习,效率会更高。教学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认知符合由浅入深的规律。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它可以融入各个学科,教师可以采用适宜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艺术课之外的教学中,对学习内容进行观察、解读与运用,着重发挥学生的多种感知觉与思维能力,获得更高层面的知识综合,让学生在文化课的学习中获得艺术的滋润及艺术品位的提升,做到艺术教育与其他课程教育相辅相成。

2.突出地方特色,彰显课程优势。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民族地区是原生态的艺术文化创作环境,是独具特色的艺术教育“殿堂”,为艺术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提供良好的平台。因此,民族地区的艺术教育有必要结合自身优势,开设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与活动。

民族地区的艺术教师多为本地人,他们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收集与整理民族民间艺术素材,用于课堂教学与校园活动:(1)将民间广为流传的民歌特点引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使课堂变为民族歌曲的传承之地;(2)在课外活动时间成立兴趣组,将具有艺术天赋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3)定期举行校园艺术活动;(4)提取民族文化元素,将民族舞蹈改编成校园课间操,在早操或课间操时间进行表演,同时进行美育活动与体育活动,不仅能传承、发展民族艺术,还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5)以民族文化和学校特色为基础,发展并利用本民族艺术文化,结合学校教科书,创建出属于本校的、学生喜欢的校本教材,以促进民族地区艺术人才的培养。

3.加强师资力量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的成长是行动、学习和反思三者构成的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3]。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这些角色统一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有不可低估的作用。1972年英国的《詹姆斯报告》提出教师教育“三阶段理论”,将教师的专业发展贯穿职前培养和职后进修的全过程,构建教师教育“培养、任用、培训”一体化的新模式。师资是发展艺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要充分促进和深化艺术教育,当务之急是拓宽教师培训渠道、扩大艺术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中小学不妨与当地高校联系,建议高校艺术教师到民族地区中小学支教;有条理地安排艺术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到民族地区开展中小学专业实践,逐步实现民族地区艺术教育的师资专业化。在相关培训过程中,以教育学理论构建为主线,培训内容尽可能接近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使被培训者正确区分“教”与“告诉”,正确理解教学环境中的参与者,加强对培训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的过程、教与学的效果的传递,实现培养与培训一体化。缓解学校艺术教师紧缺的事实,加强对现有师资的思想教育,积极鼓励并支持青年教师进行艺术专业进修,这样才能将民族优势发挥到最大。

(二)高等教育阶段:主动扶持基础教育。

我国正规的艺术人才培养主要在高校进行,高等学校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既是高等学校的当然使命,又是基础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高素质的音乐专业人才需要坚实的人才培养基础作支撑,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音乐人才的培养基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高等学校在人才选拔时的局限性很大。因此,除构建合理的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专业化的高等教育外,还要打好基础,实现两者的恰当衔接,培养出专业化的人才。

1.把当地高校资源分享给基础教育。

针对部分中小学艺术课程开课率不高、师资短缺、活动形式单一、教学资源不足等情况,高校可将教师资源适当分配给资源匮乏的中小学,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提高艺术教育水平,尤其是民族地区的艺术教育水平[4]。

统筹协调,实现高校与中小学的“帮扶”教学。针对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提出了推进教师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其中举足轻重的一个环节是高师院校教师要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新教材和新教法,并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本科教学和教师培训中,执行落实到每一位高校教师的行为上[5]。借此,相关部门可以统一协调,安排高校的艺术专业教师利用课程以外的时间到中小学进行授课,将距离相近的高校和中小学进行“一对多”的帮扶教学,即一所高校协助多所中小学,利用共同的教师资源和教学设备完成高校和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双方发挥资源优势,协调课程安排,兼顾各个阶段的艺术教育,完成艺术教育资源的共享;中小学艺术教师可根据自己的课程安排去高校旁听艺术课程,学习高校艺术教育的方式方法,与自己的课程进行对比,把握正确的方向,完善中小学的授课体制。

推广艺术讲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高等院校教师可定期推出一系列音乐赏析、美术作品鉴赏等方面的讲座,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推广艺术知识。讲座进行的同时,鼓励中学生对高校教师进行艺术知识的请教,高校教师酌情对中学生进行指导。

举办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由政府主办、高校承办,为中小学艺术教师进行相关师资培训。其一,集中培训。每年由政府统一组织中小学音乐教师参加高校的艺术类专家讲座、专题论坛、主题沙龙、专题研讨、外出参观学习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其二,实践培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則,在集中培训完成后,选送部分优秀教师到相关高等艺术院校岗位以跟岗的形式进行实践锻炼,为期半年;其三,针对民族地区的艺术特色,开展专题学习。如“花儿常识及表演基础”“齐家陶韵文化的来源与发展”等,提高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师对本土艺术文化的认识与运用,丰富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其四,开展“微”系列活动。积极开展面向音乐教师的“微课”“微报告”“微视频”“微论坛”等“微”系列活动,加强教师间沟通,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彰显音乐教师的教学特色。通过以上四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学水平,带动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此外,该办法还可以增加高校与中小学之间探讨教学方法、承担科研项目等机会。

2.高校要主动对接基础教育。

专业化的艺术人才培养,不应只重视高等教育阶段,中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艺术学科招生政策虽不断进行调整,但依然存在为“上大学”而学艺术的情况,专业学习时间短、专业素质差、基础不牢固等情况屡发,高校艺术新生在艺考阶段所学知识和大学所修课程不一致,学习上有“代沟”。高校的招生只考虑选拔问题,没有关注基础教育,造成人才培养的非连续性,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不紧密。基于此,建议高校改革招生制度,可以考虑发展一些对口地区、对口学校进行订单式培养,定向招生。

在“订单式”培养模式下,高校与中学签订招生协议,携手拟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中学一方主要按照高校意愿并结合市场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传授学生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为高等院校的后续人才培养提供扎实基础。此外,提高办学条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构建有特色的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高校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进入高校。这种合作性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为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保证,既解决高校招生问题,又解决中学升学问题。

高考就像指挥棒,引导着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弗莱科斯纳认为,决定大学发展前景和质量的基本因素是中等教育,大量高素质的中学生才是大学永不枯竭的源泉[6]。如今我国高考的标准与高等教育的生源需求不完全相符,高等教育对生源质量不满意,其素质不符合培养要求,导致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法上出现分歧。要实现整个教育系统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加强各级教育的衔接。因此,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应从基础教育抓起,只有重视各阶段的教育及其衔接,才能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君.中学音乐第二课堂中参与主体的多维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7(34):65-66.

[2]任麗娟.关于“隐性课程”的几点思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04):46-48.

[3]荀洪梅.中小学艺术课程实施现状研究[D].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13.

[4]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5]闫俊霞.实现高校与中小学艺术教育资源共享的模式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5(06):97-98.

[6]张胜前.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良性互动的“教研培一体化”的实践操作及启示——以广西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4):115-118,123.

[7]刘利军.关于基础教育与大学教育对接的问题研究——对构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桥梁的思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4(24):157.

[8]王博闻.我们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问题研究[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1(04):7-10,37.

[9]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0]巩曰光,梁广.高校学科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S2):168-170.

[11]李华,马静.基于精准视域下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12):27-31,43.

[12]李国仓.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J].中国高教研究,2015(02):54-58,63.

[13]别敦荣,夏颖.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与素质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17(07):17-21.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民族地区高等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