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画学”对当代高等美术教育的启示

2020-04-20 11:46杨芃
文教资料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杨芃

摘    要: 兴建于公元1104年的“北宋国子监画学”,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官方创设的美术教育机构。虽然存世仅六年,但探索出了一套完备且独具特色的绘画人才培养体系,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本文通过“画学”的成功经验看当代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当下我国美术教育创新的探索之路进行总结,提出未来发展方向,为中国绘画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北宋国子监画学    高等美术教育    人才培养

一、“画学”的人才培养方式

在经历过“重文轻武”的政策变革及三次兴学运动之后,北宋是一个非常尊重知识分子,思想环境较为宽松,平民文化、市井文化蓬勃发展的朝代。虽然“画学”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只存在了六年,期间又经历了几次兴废的反复,却培养出了李唐等文化修养与创作能力兼优的画家,并且拥有了一套相对完整和成熟的绘画人才培养体系。这些成就使“画学”在北宋美术发展史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绘画管理史上熠熠生辉,至今仍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一)“以诗入画”的考核形式

“画学”被后人广为称道的,是它以古诗词命题选拔绘画人才的考核方式,成为画史之经典。例如“踏花归去马蹄香”“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竹锁桥边卖酒家”等诗句皆成为考题,要求考生在绘画形象中传达出诗的内蕴。久而久之,这种将诗与画相融合的风气便在北宋蔓延开来。宋徽宗开“画学”诗题取士制度之先河,使以诗入画、诗画合一在北宋的“画学”中得到完美的体现。这样考官在考查学生绘画基本技法的同时,还能看出他们对于作品气韵及内涵的理解,从而强调画者的文化修养。

李泽厚先生在《宋元山水画的三种意境》中谈道:“诗意追求和细节真实的同时并举,使后者没有流于庸俗和呆板,使前者没有流于空洞和抽象。相反,从形似中求神似,在有限中出无限,日益成为中国艺术高度发展的美学准则。”[1](63)这种以诗入画的方式是一种对于文学作品的二度创作,不仅鼓励画家们进行跨越艺术门类的联想,还提高画家对自身文化修养的重视程度,推进“院画”与“文人画”的融合。

(二)“艺文兼修”的课程设置

“画学”确立了明确的学科结构,共分为专业课与文化课两大板块。专业课分为“道释、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和屋木”[2](222-224)这六大门类。文化课则侧重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分为必修课和根据学生身份进行授业的选修课。《说文》《尔雅》《方言》《释名》是国子监是每个学生的必修。“画学”将学生分为“士流”和“杂流”,“士流”需要学习一部大经或一部小经,“杂流”则只需学习小经或者朝廷的律令。此外,“画学”还设置了有关画学理论的问答,用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从“画学”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它提倡的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教育,而是非常注重学生整体素养的综合性教育,因为其教学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艺术家而不是普通的画匠。从专业角度看,这些课程增强了学生对于绘画理论的认识,提高了他们的绘画技艺。

(三)“融合创新”的内在精神

笔者认为,“画学”的创立不仅提高了绘画人才的培养水平,而且蘊含着一股精神力量。“画学”是由宋徽宗创办的学校,后来并入“翰林图画院”,因此从某种程度讲,这里的学生绘制的画作属于宫廷绘画。但是“画学”从它的人才培养理念到人才培养机制告诉我们,宫廷绘画并不仅局限于院体画,可以打破原有思维模式的束缚,在与其他审美风格(例如文人画),或者说与其他艺术门类(文学诗歌)融合之后走向创新之路。我们可以从这种创新精神中提取出两种方式:一是一种艺术门类不同风格之间的融合,二是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融合。这种“融合创新”的内在精神一直激励着北宋“画学”的不断发展,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

二、当代高等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美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阶段,但是现在大多数高校美术专业采用的都是来源于国外的绘画人才培养模式,走上了一条思维略显僵化的发展道路,使本民族的人文精神和绘画技艺并不能很好地被传承下来,同时还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师生的功利主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功利化倾向。部分学生和家长将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看作一纸学历证书,有些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将重点放在谋求私利上。

首先从学生和家长角度说,美术高考因为对于文化课的分数要求相对较低,变成进入大学或者冲击名校的敲门砖。在这种“投机”目标的驱使下,学生能否认真学习美术本身就变成一个不确定的问题。其次从教师角度看,努力教学、科研和创作的成果可能还不如专注于画廊卖画或者参加展览获得的收益高。此外,国内还存在一种特殊现象,那就是对于国外举办的展览和设立的奖项趋之若鹜,这种行为除了表露出逐利的心态外,还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是基于艺术家对于生活的思考而创作的,一门心思地追求名利往往会适得其反。孙丽君在《论意义作为艺术品价格基础的可能性———基于现象学的考察》中提出:“艺术作品将人们从生活世界中唤醒的程度,构成了艺术意义的来源。”[3](72-79)从功利主义出发的美术作品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时代出现的问题,满足当下受众的心理诉求,因此无法与观众产生深层次的共鸣,艺术价值则会大打折扣。同时,美术教育者的功利主义将对学生产生影响,阻碍我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

1.有待优化的招生考试制度

目前美术生文化基础薄弱的问题大部分应归结于当下的美术高考制度。文化课要求不高及专业课考试模式的趋同让考生通过考前集训“半路出家”顺利进入大学校门。有的学生仅仅通过高三不到一年的时间练习绘画,从零基础的门外汉摇身变为未来的专业人士,这种现象使我们不得不对部分美术生的专业能力产生怀疑。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高的分数,一些美术高考培训班在摸清专业课考试的范围和题型后,只教给考生对应的知识点及技巧,要求学生模仿范画后记忆,以不变应万变。这种考前突击培训的投机性和范式化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忽视了考生文化底蕴的积累。优秀的绘画作品需要艺术素养的支撑,没有经过系统性训练及大量文化知识积累的“速成型”考生即使通过了考试,也很难在后续学习中补足功课。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