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20-04-21 07:51侯生举
关键词:内科心绞痛有效率

侯生举

(无极县医院,河北 无极 05246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心血管内科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急性心绞痛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8例。对照组38例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55.46±4.13)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07±1.05)年;治疗组患者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4.79±4.17)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13±1.29)年;76例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对比分析价值和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38例患者均运用常规药物展开治疗,治疗药物为依那普利、拜阿司匹林,使用方法:依那普利每天口服一次,每次10mg,拜阿司匹林选用规格为每片0.1g,每天一次、每次一片。

治疗组:38例患者均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药物使用量为每日75 mg。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进行为期28天的治疗,进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3 评价指标

效果显著:临床心电图检查中,患者静息时出现缺血性得到显著改善。有效:急性心绞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缺血性下降的ST段上升>1.0 mm,导联倒置T波变浅超过1/2,尚未恢复正常。无效:无临床治疗效果,未达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式后,治疗组患者中26例有显著效果、9例有效,总有效率达到92.11%;对照组患者中10例有显著效果、13例有效,总有效率60.53%;结果表明,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n(%)]

3 讨 论

综上所述,心血管内科中,急性心绞痛是临床较为普遍的疾病,发作时患者绞痛感较为强烈,若疾病恶化将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急性心绞痛需要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应着重预防患者产生并发生,避免治疗过程中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分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式后,治疗组患者中26例有显著效果、9例有效,总有效率达到92.11%;对照组患者中10例有显著效果、13例有效,总有效率60.53%;结果表明,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探索探索分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常规药物并未达到显著治疗效果,然而将常规药物联合氯吡格雷应用,治疗有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内科心绞痛有效率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内转科型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心绞痛
很有效率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