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脑电图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功能损伤评估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4-21 07:51蔡诗昆
关键词:脑电图脑组织缺血性

吴 嶛,孙 颖,蔡诗昆,陈 冰,陈 泉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1.神经内科;2.新生儿科,江苏 淮安 2233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的70%,具有较高的病发率,属于神经内科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呈年轻化发展。随着对疾病深入研究,可发现患者在发病早期可因为脑组织突然性缺血缺氧导致神经元坏死、变形,直接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为了改善预后,对患者病情发生、发展起到监测作用,还需及时给予监测措施干预,其中以视频脑电图利用价值最高,其不仅对预后评判、疾病判定具有显著作用性,还可评估患者当前神经功能受损情况[2]。为了证实视频脑电图的有效性,本文便进行了深入报道,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8年09月至2019年06月期间收治。患者平均年龄(63.89±4.5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6.36±2.35)小时;性别:男性29例,女性21例。入选标准:(1)患者均存在视频脑电图适应证;(2)患者入院24小时内实施脑电图检查,均发现异常;(3)患者经MRI、CT检查,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排除标准:(1)排除发病前运用过脑电图干扰药物,比如巴比妥类药物;(2)排除合并TIA、脑炎、脑出血、癫痫患者;(3)排除存在颅脑手术史患者。

1.2 方法

患者在收治入院后,均实施脑保护、抗凝、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治疗,并在治疗期间给予视频脑电图检查。50例患者中,38例有效(NIHSS评分≤7分),12例无效(NIHSS评分>7分)。本次使用的视频脑电图描记仪为仪器为北京太阳电子科技公司的Solar6000B神经监护仪(可参考VEEG连接方法:将电极按国际通用 10-20 法则规定的位置正确安放到头皮上:将盘状电极凹陷处涂满专用导电膏,并使导电膏略有凸出。按照电极相应标示将电极安放到头皮上(电极线上标示已经标出电极为哪一导),轻轻压住盘状电极。用圆头的细棒沾少许火棉胶,均匀涂于电极片与头皮接触处,并用吹风机吹干。脑电转换盒 GND 安装于前额顶部,以减少 50Hz 干扰。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将所有电极安放好),在记录过程中需使用单极、双极导联,电极放置在10~20系统,在患者能够配合情况下完成常规16道参考电极扫描记录,检查时间控制在24小时内,并在检查后,将脑电图和检查到的图像保存,选取理想信号波段,分析功率谱,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期间的α、β、δ、θ波形。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各时间段的DTABR(α+β波和δ+θ波形比率)、BSI(大脑对称指数)。BSI计算公式如下: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对比治疗前DTABR、BSI无差异性(P>0.05),但在实施相应治疗后,可发现DTABR、BSI存在明显改变,两组存在差异性(P<0.05)。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各时间段的DTABR、BSI(±s)

表1 对比两组各时间段的DTABR、BSI(±s)

指标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7天 治疗后14天DTABR 有效组 0.78±0.56 0.61±0.22 0.42±0.05无效组 0.75±0.61 0.85±0.31 0.71±0.28 BSI 有效组 0.28±0.18 0.05±0.01 0.02±0.01无效组 0.29±0.19 0.32±0.18 0.21±0.11

3 讨 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病情重、进展快、预后差、并发症高、病程长等特点,属于神经系统常见病,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症状较为复杂,但随着深入研究,可发现大部分患者在发病期间,可因为血管闭塞、受损,引起脑组织损伤,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肢体瘫痪,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出现死亡、昏迷等症状。而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视频脑电图开始广泛推广于临床,其是目前评估脑组织损伤最为有效的诊断方式,能够评估当前脑组织损伤程度[3]。

视频脑电图最早是在1999年研发的,主要推广在神经外科病房和神经科病房,具备同时显示各个指标和曲线的特点,能够将生命体征指标和神经电生理参数指标融为一体,更符合临床监测需求,通过在精密电子仪器监控下,能够放大患者脑部自发性生物电位,对脑部疾病诊断具有显著作用性,且能够采用电极记录方式了解脑细胞群节律性和自发性电活动,得到检查图形,目前常用于颅内占位性病变、脑炎、癫痫等脑部疾病患者中,近年来,临床学者发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对神经元细胞产生威胁性,容易造成一定损伤,且在机体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可引起脑病变一系列生理、病变变化,出现脑水肿症状。分析本次结果,两组患者DTABR、BSI治疗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由此说明,视频脑电图能够有效判断脑组织预后情况,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和好转现象,出现不同改变,其中DTABR能够反映脑组织受损情况,当损伤越为严重时,其水平值呈明显上升趋势,BSI是预测患者残疾风险,若风险系数越高,水平值越高。

猜你喜欢
脑电图脑组织缺血性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电针对慢性社交挫败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组织p11、5-HTR4表达的影响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脑电图检查的到底是什么
MPTP诱导树鼩帕金森病模型的脑电图描记与分析
睡眠剥夺在癫痫患儿视频脑电图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缺血脑组织p38蛋白表达的影响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