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血栓病人中的应用

2020-04-21 07:51陈贝贝
关键词:致残率脑血栓康复训练

陈贝贝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急性脑血栓病在心脑血管病中所占比例高达60%以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疾病,以老年人患病率最高,具有极高的致残率。为了降低急性脑血栓病的致残率,提高治愈效果,特别重视对于急性脑血栓病人的病后康复训练。急性脑血栓患者的康复训练主要以早期的康复训练为主,还要结合长期康复的训练。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的意义在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改善身体各项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这对于急性脑血栓病患减轻家庭、社会负担以及尽快的回归正常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上年急诊科参与急性脑血栓病就诊的患者80例,将其分为两组。其中40例治疗中应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40例治疗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59±9岁;观察组患者男性23例,女性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1)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采取按照医院的常规护理流程实施护理。

(2)早期康复护理

观察组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常规护理的流程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的内容。主要护理内容如下:

(1)早期心理康复护理

急性脑血栓病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对患者及家属的打击较大。早期康复首要的目的就是通过专业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及其家属树立康复的信心,坚持治疗,不要放弃。具体护理人员可以先了解患者病情,然后细心、耐心的开导患者及其家属,并告知家属要增加对患者的关心和交流,从多方面鼓励患者树立自信心,排除不良情绪,积极的配合康复训练。

(2)早期肢体康复训练

肢体功能改善是预防急性脑血栓病人致残的重要条件之一。护理人员要制定详细的康复训练,每天定时帮助患者做指关节、膝关节、肘关节、肩关节的收缩、伸展等运动,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防止肢体组织及其肌肉组织坏死,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3)早期语言康复训练

语言也是急性脑血栓病人的神经功能障碍之一,护理人员应该把握早期训练的关键作用,指导患者读、写、听、看、说等语言功能,帮助患者矫正发音,刺激患者的语言功能活动。

(4)科学饮食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要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急性脑血栓病人的运动量较小,消化能力较弱,饮食主要以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为主。原则是科学搭配、营养平衡、适宜吞咽、易于消化。

2 结 果

两组急性脑血栓患者在我院的治疗效果如下1表所示。表1表明对照组40例中治疗无效6例、一般7例、显效18例、痊愈9例,患者质料的总有效率为85%,观察组40例中治疗无效1例、一般4例、显效14例、痊愈21例,患者质料的总有效率为97.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说明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急性脑血栓病人的治疗效果。

表1 两组患者综合治疗情况反映表

两组患者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及护理后,患者的FMA评分情况如下表2所示。表2数据表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1±7),致残情况出现3例,致残率为7.5%,患者的平均FMA评分为(72.69±4.41),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6±4,致残情况出现1例,致残率为2.5%,患者的平均FMA评分为(83.57±5.21)。对比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可发现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值较高,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要比对照组的短,这说明观察组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还能缩短治疗的时间,提高治愈情况,降低患者住院的费用,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

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护理前后均应用NIHSS评分检查患者的神经功能,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前NIHSS评分检查结果为18.41±4.67和18.38±4.88,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差异不明显,护理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8.88±5.39、5.96±5.11,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差异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的神经功能障碍差异明显更低,这说明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与改善急性脑血栓病人的神经功能障碍。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反映表(±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反映表(±s)

注:P<0.05

组别 n FMA评分 住院时间 致残情况 致残率 满意评分对照组 40 72.69±4.41 21±7 3 7.5% 84.77±3.18观察组 40 83.57±5.21 16±4 1 2.5 97.21±1.3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反映表(±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反映表(±s)

注:P<0.05

组别 n NIHS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0 18.41±4.67 8.88±5.39观察组 40 18.38±4.88 4.96±5.11

3 讨 论

急性脑血栓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但患病早期患者的神智较为清晰,生命体征较为稳定,身体各项功能的恢复功能较强。此时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具有较高的康复率。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患者身体各项功能指标下降,意识逐渐模糊,康复训练的难度将会增加,训练过程中患者的主动性下降,因而治愈效果就会降低。

早期康复护理就是通过及时科学的康复护理管理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实施三级康复训练,应用体系化的管理流程以及康复教育帮助患者进行功能康复护理及指导,降低急性脑血栓病的致残率与复发率,让患者早日的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因此,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于急性脑血栓病人的身体功能的恢复和痊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上所述,本研究表明早期康复护理确实在提高急性脑血栓病人的综合康复情况和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有着显著的效果,因此建议临床推广早期康复护理。

猜你喜欢
致残率脑血栓康复训练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急性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