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因子联合双歧杆菌对鹅口疮患儿的有效性分析

2020-04-22 04:45井冈山大学江西吉安343009
吉林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双歧例数杆菌

纪 军 (井冈山大学,江西 吉安 343009)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是真菌念珠菌属感染所致口腔黏膜急性假膜性损害,多见于婴幼儿时期,表现为不易擦去的白色斑膜,严重时将合并消化道以及呼吸道感染,危及生命[1]。当前临床治疗中冰硼散、龙胆紫以及华素片等药物具有较大的刺激性,在患儿与家长中接受度不高。研究更为安全、有效的干预方式受到多方面关注。本研究将探究鹅口疮患儿治疗中联用转移因子、双歧杆菌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经简单随机化方式自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鹅口疮患儿中抽取81例随机分为参照组、研究组。纳入患儿与《口腔科疾病》中鹅口疮诊断标准相符[2],在就诊前未使用其他药物,家长知晓本次研究内容且自愿参与,排除咽峡炎、疱疹性口腔炎、腹泻致中重度脱水、严重营养不良、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患儿。参照组39例,男女分别23例、16例,年龄3天~12个月,平均(6.1±0.5)个月,3-30d、31 d~6个月、>6个月且≤12个月分别8例、15例、16例;研究组42例,男女分别25例、17例,年龄3天~12个月,平均(6.2±0.6)个月,3~30 d、31 d~6个月、>6个月且≤12个月分别9例、16例、17例。通过比较两组患儿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参照组经基础治疗+双歧杆菌处理,经碳酸钠溶液冲洗口腔,制霉菌素片研磨成粉涂抹口腔,VitB2研磨成粉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0950032)口服,倒出胶囊中粉末,温水送服,1粒/次,1次/d。

研究组增用转移因子口服溶液(长春精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4290)口服,5 ml/次,2次/d。

两组治疗均在进食前30 min~1 h进行,治疗时间为7 d,共治疗14 d。

1.3研究指标:①干预前后两组免疫功能:包括CD3+、CD4+、CD4+/CD8+,抽取患儿大约3 ml静脉血,将流式细胞仪(美国BD FACS Calibur)单平台检测CD3+、CD4+、CD8+百分率,计算CD4+/CD8+。②临床疗效:根据《儿童口腔病学》判定[3],显效:干预4d后,口腔中白色膜状物基本消失,经口腔分泌物镜检无真菌菌丝、孢子;有效:干预4~7 d后,口腔中白色膜状物减少,经口腔分泌物镜检显示少量真菌菌丝、孢子;无效:未达显效与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③不良反应:统计干预期间药物所致不良反应。

2 结果

2.1干预前后两组免疫功能:干预前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均提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例数CD3+(%)干预前干预后CD4+(%)干预前干预后CD4+/CD8+干预前干预后研究组4256.20±5.1764.52±6.87①29.86±3.7540.57±4.82①1.32±0.041.69±0.37①参照组3956.32±5.0460.03±5.41①29.13±3.6735.01±4.27①1.33±0.091.53±0.32①t值0.1063.2510.8845.4790.6542.074P值0.9160.0020.3790.0000.5150.041

注:和干预前比较,①P<0.05

2.2临床疗效: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研究组4224(57.14)15(35.71)3(7.14)39(92.86)参照组3920(51.28)10(25.64)9(23.08)30(76.92)χ2值4.068P值0.044

2.3不良反应: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鹅口疮发生的直接原因通常为:乳母乳头不洁、乳具消毒不严格、哺乳者手指污染,娩出时产道感染,不当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血清微量元素失衡相关。在临床基础治疗中制霉菌素与碳酸氢钠应用广泛,但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且容易复发。双歧杆菌为消化道中厌氧菌,可抵御真菌、病毒、细菌等侵入,调节肠道微环境,促进肠道正常菌群生长繁殖能力的增强,防止病毒定植、入侵去,在鹅口疮治疗中与基础治疗联用可增强细菌抑制能力,但整体效果仍有可提升空间[4]。探究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中,干预后研究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增用转移因子可促进免疫功能的增强。CD3+抗原是已成熟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CD4+则能分泌活性细胞因子,CD4+/CD8+可将CD4+与CD8+的平衡关系反映出来,在比值偏低时提示免疫功能紊乱。转移因子为多肽氨基酸与多核苷酸混合物,其具有以下作用:促进受体免疫反应的扩大,对细胞免疫功能进行触发与调节,加快T淋巴细胞向效应T细胞的分化与增殖;增强巨噬细胞活性,提升其识别、消灭抗原的能力,及时将病原体清除;调节细胞因子生成,纠正免疫失衡[5]。另外,本研究还显示,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且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与仅使用基础治疗、双歧杆菌相比,增用转移因子可发挥协同作用,增强机体抵抗能力,抑制念珠菌的分裂、增殖,促进整体效果的改善,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鹅口疮患儿治疗中联用转移因子、双歧杆菌可增强患儿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疗效,并且不会造成副作用的增多,有广泛应用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双歧例数杆菌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乳杆菌属分类学地位变迁后菌种名称英解汉译检索表(二)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及其产品开发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
更正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