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联合肺炎链球菌疫苗对小儿肺炎链球菌相关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2020-04-22 04:45罗玉萍黄攀樾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广东佛山528061
吉林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链球菌例数抗生素

罗玉萍,黄攀樾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广东 佛山 528061)

肺炎链球菌属于常见致病菌,严重威胁着儿童身体健康。肺炎链球菌相关疾病的特点为高发生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常会导致患儿出现脑膜炎、菌血症、中耳炎、肺炎等非侵袭或侵袭疾病[1]。所以,还需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以降低该病的危害性。本研究对我院34例肺炎链球菌相关疾病患儿在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基础上应用抗生素,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3月~2019年5月我院儿科所收治的68例肺炎链球菌相关疾病患儿,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34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1~6岁,平均(2.78±1.07)岁。研究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1~6岁,平均(2.94±0.98)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入选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相关检查确诊为肺炎链球菌相关疾病;②临床资料完善;③能积极配合本研究;④患儿和其家属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肺、心、肝等重要器官疾病或不全者;②免疫系统障碍者;③过敏体质者。

1.2方法: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具体表现,两组患儿均能予以降颅压、止泻、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在此条件下,对照组结合患儿具体病情,给予对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包括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对于严重者,可应用万古霉素[2]。对照组患儿均未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研究组患儿于2岁前均在相应医疗场所接种过肺炎链球菌疫苗,抗生素使用方法和对照组相同。

1.3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②观察两组治疗时间;③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体征恢复正常,病原菌生物培养基为阴性;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体征逐渐好转,病原菌生物培养基呈现阴性;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阳性体征减轻,病原菌微生物培养基中仍然有致病菌;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存在加重趋势,病原菌培养基中有致病菌。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痊愈例数)/总例数×100%[3]。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时间对比对比:对照组治疗时间为(11.09±6.48)d,研究组为(8.23±4.2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4,P=0.011<0.05)。

2.3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例(%)]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对照组3419(55.88)6(17.65)4(11.76)5(14.71)25(73.53)研究组3425(73.53.)7(20.59)2(5.88)0(0.00)32(94.12)χ2值5.314P值0.021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例(%)]

组别例数耳毒性肝肾损伤胃肠道反应皮肤过敏总不良反应对照组343(8.82)2(5.88)4(11.76)2(5.88)11(32.25)研究组341(2.94)1(2.94)2(5.88)0(0.00)4(11.76)χ2值4.191P值0.040

3 讨论

肺炎链球菌又被称为肺炎球菌,其一般隐匿在人的鼻咽部位,可通过说话、打喷嚏、咳嗽时释放的飞沫进行传染,并于带菌者感冒、受凉等免疫力低下条件下侵入,引发感染,从而产生肺炎链球菌相关性疾病。肺炎链球菌相关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致残率、死亡率,严重影响着患者身体健康,尤其是幼年儿童[4]。就肺炎链接菌相关疾病治疗工作而言,抗生素的使用必不可少。但对于患儿来说,其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于病理、生理、解剖等方面和成人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并且脏器发育尚不成熟,蛋白酶系统也不完善,排毒、解毒功能不强,因此,其对抗生素耐受性并不是很高,如果抗生素应用不合理,则会引发不良反应,不利于患儿身体健康。所以,临床上在治疗肺炎链球菌相关性疾病时,应根据患儿临床具体表现,应用相应的抗生素,以保障治疗效果。

肺炎链球菌致病性和其代谢参悟、结构具有一定关系,包括:神经氨酸酶、溶血素、荚膜等,其中,荚膜是肺炎链球菌的主要毒力因子。现阶段临床上已发现93种肺炎链球菌血清型和46个血清群,70%以上小儿肺炎链球菌相关疾病和13种较为常见血清型存在密切关系。但由于地域与时间的差异,导致肺炎链球菌血清型分布也有所不同。近年来,因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造成肺炎链球菌出现多重耐药性,耐药率呈现上升趋势。儿童自身免疫能力较弱,易受到该病的侵害,因此,为保护儿童群体,需找寻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降低该病危害性。有关研究表示,通过接种肺炎链接菌疫苗,可每年防止75万儿童因该病而留下残疾,每年挽救300万儿童性命[5]。肺炎链球菌疫苗可有效保护儿童生命健康,降低该病的危害性,减少社会医疗负担。肺炎链球菌疫苗虽然不能起到百分之百的预防效果,但可对大多数儿童起到较好的疾病预防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外内较多儿科学家均表示为儿童接种疫苗,使其获得免疫能力,是有效预防小儿肺炎链球菌相关疾病的最佳手段。此外,有关研究还表示,在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基础上,科学应用抗生素,则可有效降低肺炎链球菌相关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本研究中,在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基础上应用抗生素的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2.25%)和单一运用抗生素的对照组(11.76%)相比,差异较为显著,通过两组数据对比可得出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研究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了在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后应用抗生素能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更高,由此可见抗生素联合肺炎链球菌疫苗治疗肺炎链球菌相关疾病的效果更佳,值得广泛实践。

总而言之,在肺炎链球菌相关疾病治疗中应用抗生素联合肺炎链球菌疫苗,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链球菌例数抗生素
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及干预措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抗生素的故事
更正
变形链球菌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的制备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