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价值评析

2020-04-22 04:45梁永前黄少敏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31
吉林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不合理药学处方

梁永前,蒋 凤,黄少敏,周 妮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3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强,因此对于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有资料证实,临床上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日益增多,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二大危险因素[1]。临床药学作为临床治疗活动中重要的支撑环节,对于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促进用药合理性、减少不合理用药造成的社会危害、进而提高医学的服务质量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12月实施药学干预前、后我院治疗的1 000例患者的临床用药资料,根据药学干预情况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中男225例,女275例;年龄15~78岁,平均(43.7±11.5)岁。观察组中男219例,女281例;年龄16~79岁,平均(43.9±11.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用药指导,以患者的病情为依据,为患者开具用药处方,并告知药物的用法、用量、用药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

观察组患者均给予药学干预,包括①健全合理用药制度:临床药师配合各科室的权威专家,参照医院的《处方管理办法》[2]、《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用药标准,健全医院合理用药的制度,通过制定药物应用的准则,使药物应用的相关制度成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的准绳。②成立医院处方点评小组:由药学部的临床药师组成处方点评小组,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对门诊处方进行定期点评、审校,及时发现不合格处方,从源头上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对于药师点评不合格,医师存在不同意见的要给以仔细分析,容许医生提出不同意见,要确保点评过程公正公开,并将点评结果予以公示,以对不合理用药行为给予警醒,并将其作为医疗质量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3]。③加大合理用药宣教:临床药师要协助医务科定期开展对于临床医师药学相关知识的培训及考核,发放药学知识培训手册,邀请药学专家进行合理用药的讲座,提升药学知识的解读力度;为临床医师增加更多可行的用药建议,积累更多用药经验,提高医师的用药水平;分析药物使用的经验和教训,确保各科室医务人员高度重视合理用药,尤其是在开具用药处方时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状况及病情特点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还要加强患者对于合理用药的认知度和用药依从性,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用药建议,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几率[4]。④优化合理用药方案:临床药师要参与到各科室的日常工作中,与医务人员紧密配合,耐心全面地分析患者的病情、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积极参与会诊和用药计划的制定中,对医生制定患者的用药处方进行核对和检查,包括用药指征是否合理,用法用量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重复用药,配伍是否合理及给药途径是否合理;还要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在保证疗效的情况下尽量降低用药成本,减少用药种类和用药剂量,避免过度使用药物造成的患者身体损伤和经济浪费;药师干预过程中如发现用药问题,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优化用药方案,确保药物的使用效果[5]。

1.3观察指标:①用药依从性: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划分为完全依从(主动按医嘱用药)、部分依从(在医护人员督促后按医嘱服药)、不依从(在医护人员督促后仍不按医嘱服药),总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②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分为无指征用药、用法用量不合理、重复用药及用药途径不合理,比较两组患者不合理用药的总发生率[6]。③满意度:两组患者对于用药服务的满意度,主要通过向患者发放用药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总人数×100%,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差异。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对照组患者用药总依从率81.2%,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比较[例(%)]

组别例数不依从 部分依从 完全依从 总依从性对照组50094(18.8)209(41.8)197(39.4)406(81.20)观察组50023(4.6)114(22.8)364(72.8)478(95.60)①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两组患者不合理用药比较:对照组患者不合理用药的总发生率23.00%,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比较[例(%)]

组别例数无指征用药用法用量不合理 重复用药给药途径不合理总发生对照组50026(5.20)57(11.40)24(4.80)8(1.60)115(23.00)观察组5005(1.00)17(3.40)11(2.20)3(0.60)36(7.20)①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3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总满意度81.20%,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例(%)]

组别例数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对照组500112(22.40)109(21.80)185(37.00)94(18.80)406(81.20)观察组500187(43.40)156(31.20)127(19.40)30(6.00)470(94.00)①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院门诊量的加大,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也随之加大,加之临床用药的种类丰富、规格型号繁多,若临床医师对于药品知识的掌握稍有差池就会给临床不合理用药带来可乘之机,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诊治效果和医院的医疗质量,还会加大医患矛盾,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7]。以往针对患者采用的常规用药指导只是按处方付药,叮嘱患者遵医嘱用药,药学服务不够细致和周到,缺乏专业性,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临床药学研究已经成为医院自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规避和减少不合理用药的行为依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目前医院药学工作的重点,这就需要接受过系统化药学专业教育的、从事药学服务的临床药师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临床用药的诊治活动中进行药学干预[8]。

临床药学干预对于规范临床合理用药行为、强化医药专业合作、加快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彻底解决看病难及看病贵的问题的意义就凸显出来[9]。药学干预过程中,首先要健全合理用药制度,使药物应用的相关制度成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的准绳;还要组成处方点评小组,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对门诊处方进行定期点评、审校,及时发现不合格处方,从源头上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还要定期开展对于临床医师的药学相关知识的培训及考核,发放药学知识培训手册,邀请药学专家进行合理用药的讲座,提升药学知识的解读力度;最后要注意对临床医师进行合理用药的相关培训,增强其合理用药的安全意识,临床药师要协助医师审核处方的合理性,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与医师进行交流,对于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处方要及时给予纠正,严重控制药物的用药指征、用法用量、用药途径、重复用药及配伍用药,确保药物的应用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减少不合理用药对于患者身心的影响[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通过给予药学干预,用药总依从率为95.4%,不合理用药的总发生率为7.2%,对药学服务的总满意度为94.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用药学干预有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对于提高用药依从率、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用药效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不合理药学处方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人间处方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处方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