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流程化作业标准在护理缺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2020-04-22 04:46邢为红无锡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江苏无锡214000
吉林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流程化清洁剂合格率

邢为红 (无锡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江苏 无锡 214000)

消毒供应室不仅间接关系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工作质量也与各临床科室医疗质量密切相关,其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为了保证日后医疗质量,提供优质服务,还需规范消毒流程化[1]。同时通过流程化作业标准还能统一各项工作标准,减少医疗纠纷和院内感染率,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保证供应室工作质量[2]。而本文旨在探索不同管理方式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价值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试验对象的40例均在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集,而研究人员为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各有20例。观察组男3例,女17例;平均年龄(35.75±2.39)岁,平均工作年限(11.28±2.39)年;职称:5例为护士,12例为护师,3例为主管护师。对照组男2例,女18例;平均年龄(35.93±2.45)岁,平均工作年限(11.36±2.78)年;职称:6例为护士,11例为护师,3例为主管护师。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医务人员分别负责管理500件包装物,包含硬质容器类、无纺布类、棉布类等。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措施,根据医院标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且加强各个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知识宣教,制定恰当的防范措施,强化缺陷管理意识。

观察组采用流程化作业标准干预,主要内容:①加强专业知识宣传:护理人员需每月组织两次专科实践操作培训和理论知识学习培训,并给予分层级别培训,包括文献报道、设备操作、专科理论、基础理论等,为了方便日常学习,还需建立现场指导培训、播放操作视频、集中小讲课、建立微信群平台,并在月底进行综合考核,了解医务人员当前对消毒知识掌握度[3]。②健全供应室工作制度:制定标准化作业标准,首先需设置好去污区、灭菌区、检查包装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对各个区域进行相应流程化、细节化管理,并对灭菌失效期、品名、包外标识查对,遵守“三查七对”原则,且注意核对器械数量、体积、名称,并在核对无误后,放置化学指示卡,并填写标签,填写失效期、灭菌日期、责任人、包名等。主要优化内容:①选择水温和水质:要求漂洗、洗涤、冲洗时使用软水,消毒时和终末漂洗时,运用纯化水,手工清洗时,温度可维持在15℃~20℃,在加入多酶清洗剂或清洗消毒器械后,还需将水温超过45℃;②清洁剂的选择:在去除蛋白质(血液和体液)可选择蛋白水解酶清洁剂;在去除脂肪物质(如脂肪组织、骨髓)可选择脂肪分解酶清洁剂;为了去除干结蛋白质、脂肪或难去除物质的器械时,需选用脂肪分解酶清洁剂或蛋白水解酶清洁剂浸泡,手术器械需选择中性清洁剂;③润滑剂使用:为了保证器械的清洗干净,还需在烘干后,浸泡在润滑剂中,且在取出后,不可用手工擦干,可选择机械烘干;④包装:选择合适的尺寸,且让包装所有边边角角安全折进去,必须完全将物品包裹住,注意松紧度,以免空气排出和灭菌剂的渗透。对于已清洁的器械进行包装前,需检查其功能性和清洁度,确保各个器械的完好性和干净;⑤灭菌:严格检查辅料包装的完整性,及时做好灭菌处理,遵守无菌操作[4]。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护理缺陷率、物品清洗合格率、消毒灭菌合格率、发放环节合格率以及医务人员责任心、主动性、专业知识水平、技能操作水平。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2.0软件统计,当统计值存在差异,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两组护理缺陷率比较:观察组护理缺陷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各环节合格率比较:观察组物品、消毒灭菌、发放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管理效果比较:观察组医务人员责任心、主动性、专业知识水平、技能操作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护理缺陷率对比[例(%)]

组别例数有效期错误包内物品有误标签填写错误手术器械丢失观察组5002(0.40)1(0.20)2(0.40)1(0.20)对照组50065(13.00)43(8.60)58(11.60)52(10.40)χ2值9.854 26.532 515.243 510.258 1P值P<0.05P<0.05P<0.05P<0.05

表2 两组各环节合格率对比[例(%)]

组别例数物品清洗合格消毒灭菌合格发放环节合格观察组500498(99.60)497(99.40)495(99.00)对照组500415(83.00)398(79.60)422(84.40)χ2值12.523 511.425 810.325 6P值P<0.05P<0.05P<0.05

组别例数责任心主动性专业知识水平技能操作水平观察组2096.85±1.7497.55±1.0395.29±1.7494.36±2.54对照组2086.32±1.5988.63±1.5282.23±2.6585.22±1.65t值11.265 413.854 215.236 912.487 5P值P<0.05P<0.05P<0.05P<0.05

3 讨论

导致护理缺陷原因较多,包括工作标准不明确(如包外胶带位置不一、采集细菌超标)、管理意识薄弱、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操作流程不完善或不健全、“三查七对”原则未全面落实[5]。为了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还需加强流程化作业标准干预,从而提高质量管理,属于一项基础工作,能够提高物品灭菌合格率,及时准确清楚器械上污渍,延长器械使用寿命,降低器械生锈率,且能够规范转运交接、验收、灭菌、包装等关键环节标准化质量管理,进一步确保物品灭菌合格率和器械灭菌合格率,提高功效效率和质量,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操作技能水平[6]。分析本次结果,观察组护理缺陷低于对照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技能操作水平、各项环节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流程化作业标准干预可预防再次缺陷发生,加强医务人员工作责任心,减少护患纠纷,提高工作质量,完善流程作业规范,避免护理缺陷发生。

综上所述,流程化作业标准干预能够保障医疗工作安全性,避免护理缺陷发生,用于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猜你喜欢
流程化清洁剂合格率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企业人才招聘流程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化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
“具化 瘦身 流程化”责任落实3步走
职业教育教材开发与服务的研究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日企推出汽车零部件用清洁剂——可满足多样化材料清洁剂
德国开发出可用于洗涤剂清洁剂的活性物质精确释放用微胶囊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去年国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