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管理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体会

2020-04-22 04:46李海清李秀芬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广东肇庆526040
吉林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例数精细化病情

李海清,李秀芬,冉 婉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广东 肇庆 526040)

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一般病情较为严重,在发病后的十几分钟,为抢救的黄金时机,参与急救的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有专业的护理技能操作,与患者加强沟通以及心理干预也是急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因此,对于院前急救护理的管理要求较高[1~2]。为探究其精细化护理管理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我院选取了2016年4月~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院前急救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3例,心肌梗死16例,脑卒中51例,共计8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3例,心肌梗死16例,脑卒中51例共计8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对照组40例中,年龄23~39岁,平均(30.56±2.11)岁,消化道出血7例,心肌梗死8例,脑卒中26例;试验组40例中,年龄22~40岁,平均(31.22±3.39)岁,消化道出血6例,心肌梗死8例,脑卒中25例;两组患者病种类型,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和排除标准:入选标准:①所选患者均属于急救范畴内;②均经本人或家属同意签字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排除合并糖尿病患者,有家族精神史患者;②不愿意参与此次研究患者。

1.3方法:护理人员接诊后,迅速出车进行接待患者急救工作。对照组在急救过程中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干预,主要内容为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进行相关抢救工作,协助患者处于正确舒适的体位等。试验组实施院前急救精细化护理管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准确评估患者病情状况,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进行处理,尽量避免过多的搬动患者身体,若患者出现意识不清、呕吐等症状,应将患者头部置于一侧,便于更好排出呕吐物,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分泌物保障患者正常呼吸,对于出现抽搐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使用软纱布对患者舌头进行保护,防止舌头受到撕咬。②与对照组一致,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等状况,查看患者是否存在恶心、头晕头痛、瞳孔缩小或变大的状况,若出现,应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予以及时处理。③对神志尚清醒的患者,采取半卧位的体位,促使脑部静脉血液加速回流,缓解或降低脑水肿情况,安抚患者情绪,促使急救工作顺利进行。对神志障碍患者,去枕平卧,使其头偏向一侧,松解患者的衣领裤带,保障其呼吸顺畅,对情况危及的患者可予以高流量吸氧操作,缓解脑部缺氧状况。④测量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状况,对于血压急剧升高患者,采取紧急减压措施,给予患者酚妥拉明、利血平等降压药物进行降压治疗。⑤对患者进行初步抢救完成后,迅速告知医院急诊科,使其准备好院内抢救准备工作,同时仍应密切注视患者的各项指标状况,对意志清醒的患者予以安慰鼓励,可握紧患者双手,增加其安全感,缓解其紧张的情绪,对家属也予以适当的安慰,避免因家属情绪过于激动影响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⑥救护车将患者送到医院后,迅速将患者的病情以及各项指标数据告知急诊科医护人员,加快抢救速度,争取抢救时间。

1.4疗效判定/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模式现场考核评分状况:考核方法由急救中心对急救车箱内卫生,急救设备管理,消毒以及急救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满分为30分。②观察护理满意度:让患者对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护理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采取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满分100分,表中项目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其对应的分数为95分,65~95分,65以下,分值越高,患者越满意于这一护理管理模式,计算护理满意率。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两组不同护理管理后现场考核评分比较:试验组经精细化护理管理后车内卫生,急救设备,消毒隔离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例数车内卫生急救设备消毒隔离急救技术试验组4029.36±1.2229.99±0.0030.00±0.0028.96±1.01对照组4024.16±1.0928.69±0.0126.31±1.1122.35±2.25t值20.1020.00021.02516.951P值0.0000.0000.0000.000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试验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2%,对照组为80%,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例(%)]

组别例数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实验组4027(67.50)10(25.00)3(7.50)37(92.50)对照组4022(55.00)10(25.00)8(20.00)32(80.00)χ2值1.3160.0002.6355.980P值0.2511.0000.1040.000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院前急救领域也有较大的变化,进步显著[3]。急救抢救护理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医院整体服务质量,是衡量医院应急能力的重要标准,急救成功率与其急救护理设施以及工作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等密切相关,科学高效的院前急救不仅需依靠于急救医生的专业技术,也依赖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其护理效果对患者的病情导向以及预后康复等有重要意义。

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特点是精细操作其管理领域的每一项流程,以科技为基础,科学运用各种资源,强化团队协助,达到提高护理管理效率的目的,于护士而言,对其进行院前急救精细化护理管理能有效避免抢救过程中不必要因素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如急救药品准备不充分,仪器不能正常使用等。精细化护理管理已广泛被各医院所采纳,为探讨其在院前急救的应用效果,我院对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13例,心肌梗死16例,脑卒中51例共计8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所选患者的病情都较为严重,对患者本身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其进展较快,发病紧急的特点,因此院前急救工作尤为重要。在其急救过程中,采取精细化护理管理,使护理人员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尽自己最大能力协助急救工作,据有关研究报道,对患者予以院前急救精细化护理管理,能站在患者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护理人员接诊后,迅速跟随救护车抵达现场,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精确的评估,尽最大可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感受,通过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特征变化,有效控制了不良事故的发生,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提升患者的舒适度,进行血压测量监测,及时地予以血压控制,避免不利于生产的风险出现,最后经及时为急诊科汇报情况,告知急诊科医生患者各项指标数据等,能最大程度上争取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管理的现场考核评分情况,试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试验组护理满意度较高,说明患者更愿意接纳这一护理管理模式,对患者确有帮助。

综上所述,对院前急救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能提升院前急救成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例数精细化病情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更正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