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重症医学科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价值

2020-04-22 04:46吴晓君胡兴莉刘世敏罗昱伽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贵州遵义563100
吉林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计划性医学科针对性

吴晓君,胡兴莉,刘世敏,罗昱伽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贵州 遵义 563100)

气管插管属于临床中机械通气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支持治疗方案,一般应用在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操作过程中,这一过程中应给予相应的护理操作,最大程度上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现象的出现。非计划性拔管属于气管插管抢救中较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现象,主要是由于患者及无意识的拔管行为或医护人员评估失误导致的[1],提前拔管会导致患者病情出现恶化,影响患者的救治效果。因此有效的护理尤为重要。为了分析针对性护理对重症医学科气管插管患者的效果,我院针对收治的气管插管患者57例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将我院2019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重症医学科气管插管患者57例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气管插管患者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0~79岁,平均(45.52±3.26)岁;观察组29例气管插管患者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19~80岁,平均(45.55±3.29)岁。对两组气管插管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57例患者中主要包括呼吸衰竭、心脑血管意外、术后、重症肺炎、重度脓毒症休克等类型的患者。

1.2方法:针对对照组28例气管插管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主要包括基础性的病情监测、用药指导、环境护理、对症护理等基础性的护理措施。针对观察组29例气管插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具体如下:①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认知:定期组织重症医学科的护理人员参与关于气管插管、呼吸机等工作原理方面的学习与培训,强化其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工作及技巧等方面的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及全面素质。②针对性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非计划性拔管一般出现在每天的清晨8点以前、11点以后、晚上的11点以后等时间段,针对这几个阶段临床中应增派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护理服务及管理,最大程度上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③针对性的约束护理:针对意识尚未恢复清醒的患者给予约束带将其上肢约束,让其在昏迷或未清醒状态中无法摸到自己的颈部以上位置,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清醒状态给予每2 h松开一次的护理,在松开之后还应为患者实施被动的上肢运动处理,活动时间为10 min左右,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④针对性的行为护理:针对清醒的患者应给予相应的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结合患者及家属一起分析约束的意义及必要性,告知患者家属非计划性拔管的危害,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度及依从性;针对清醒及配合度良好的患者给予呼吸操训练护理,采用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方式,3次/d。每次半小时,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肌疲劳症状。⑤针对性拔管指征评估:在交接班的过程中对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指标等进行确认,观察呼吸机的参数是否存在异常,针对所有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内的患者给予撤机处理;针对意识清醒且指标稳定的患者给予代管吸氧1 h,若血气化验指标均正常就能撤掉导管。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后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后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后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例数约束不规范意识模糊 导管松动非计划性拔管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对照组283(10.71)3(10.71)2(7.14)8(28.57)20(71.43)6(21.43)观察组290(0)2(6.90) 0(0)2(6.90)28(96.55)1(3.45)χ2值4.636.764.28P值0.030.010.04

3 讨论

临床报道显示,导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医护人员的操作失误、患者自身的因素及导管器材等方面的因素[2]。大多数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操作过程中未能很好的对意识不清醒的患者实施相应的约束,导致意识不清醒的患者在昏迷状态中无意识的拔管;器械在运用及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松动的现象,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最后是患者方面的因素由于患者不舒适、极易出现恶心及口干等症状,加上患者及家属对于非计划性拔管的认识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拔管的发生[3]。因此临床中应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针对性护理干预主要是指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意识状态、疾病严重程度等为患者实施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认知、针对性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针对性的约束护理、针对性的行为护理及针对性的拔管指征评估等多元化的护理措施,最大程度上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患者救治效果的提高,利于患者康复及预后[4]。

综上所述,针对重症医学科气管插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显著,能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建议在日后的临床中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计划性医学科针对性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及实践探索
计划性护理干预结合放松疗法对焦虑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简介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超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计划性转入ICU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