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爱国主义在新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的体现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为例

2020-04-23 03:20赵锦宏李德安
物理通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物理

赵锦宏 李德安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1 引言

爱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1].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直砥砺奋进,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绩,然而,当下许多敌对势力时刻在威胁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2],因此,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在不同学科之中[3],教材作为核心的教学材料,其中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经过文献的查阅,发现语文和地理这两个学科已经有不少关于教材中爱国主义素材的研究,但物理学科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研究;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都指出中学阶段要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并且物理教材中也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因此,笔者从4个方面分析了爱国主义在教材中的体现,并结合物理学科特点,提出利用这些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建议.

2 教材中爱国主义的体现

2.1 展现灿烂文化 培养 “爱国之情”

古诗词蕴含着中华灿烂文化,教材中引用了不少古诗词来辅助物理教学.如在“参考系 坐标系”的内容中,引用了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襄邑道中》一诗,不仅能利用诗中的物理情境,加深学生对“运动与静止”的理解,而且还能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并且激发学生对中华语言文字文化的归属感.

建筑中反映着许多物理知识,同时也融合了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中国传统建筑通过图画、象形、表意、表音的形式表达文化内涵.以中国传统的桥梁为例,教材课题研究中的“桥梁的研究”一课,列举了中国各色各样的传统桥梁,如拱桥、石梁桥等,并展示了相关的图片.学生通过教师引导,上网搜索相关资料,或者实地考察,进行相关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课题研究能力固然重要,但教师更应该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加深学生对中国桥梁文化的感性认识.在进行课题研究时,研究物理与文化交织出的中国传统桥梁,能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具有的深远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教材中此类素材一共有5处.通过这些素材,让学生饱览诗词意,探寻建筑美,领略中华灿烂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2.2 抒发爱国情怀 争做“爱国之人”

我国有许许多多伟大的物理学家,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在物理学界取得的重大成就,更在于他们都有着浓烈的炎黄情结,为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做出了贡献.而物理教材中不乏他们的身影.

例如教材中“物理学与人类文明”一栏,提到了物理学家李政道的成就,他指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如此巨大成就的他,从未忘却中国的科技和教育事业,心里挂念着国内年轻人的人才培养,于1979年克服种种困难创立了“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李政道对这一项目呕心沥血,许多事务都亲力亲为,在项目实施的1979年至1989年这10年内,历经波折,培养出了近千名优秀的中国学子[4].

又如教材中学生实验的“实验的重要性”专题,引用了吴健雄利用实验证实宇称不守恒的事例.吴健雄除了在物理界有着杰出的贡献,还有着炽烈的爱国之心.她十分关心祖国的科技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曾经多次回到祖国进行访问讲学.她还十分关心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台湾同步辐射加速器等大型物理实验设备,亲自参与筹备建造工作,而且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她还在中国物理学会、南京大学等机构和高校设立了多种奖学金.“中国人还是中国人.”这是建筑大师贝聿铭对吴健雄的中国情结做出的评价[5].

教材中此类例子一共有6个.根据教材中的这些物理学家的事迹,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他们为我国科学事业、教育事业和国家建设做出的卓越奉献,学习他们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而不懈努力的革命精神,并以他们为榜样,争做一个“爱国之人”.

2.3 纵观社会变迁 树立“强国之志”

在70年的峥嵘岁月里,中国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前行.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人民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教材中也有不少的体现,下面列举两个关于中国交通变化的例子.

在“时间和位移”一节中,教材给出了从北京到重庆的线路图,并列举了从北京到重庆有多种不同的交通方式,这个案例在教材中主要是为了说明位移和路程的关系,但从侧面也体现了我国交通的飞跃性变化.翻看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时交通的窘迫:铁路能够通车的里程只有1万多公里,全国仅有3万公里公路;如今,翻开中国交通地图,横贯全国东西南北的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铁路网如条条巨龙,舞动在中国大地上.

另外,在“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节中,描述了北京交通的变迁.清朝时期的北京城大约是一个边长为5 km的正方形,当时最快的交通工具——马车的速度也大约只有5 km/h,时至今日,发达的公路系统、快速的轨道交通遍布北京,汽车、城铁的速度大约是几十千米每小时,北京的城区也由原来的五千米扩大到几十千米.

教材中关于中国社会变迁的例子一共有4处.纵使中国社会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其未来仍然需要大量的人才,教材中的这些例子,有利于鼓励学生以建设国家为志向,让他们在由衷的敬佩中立下“强国之志”.

2.4 彰显科技水平 实施“强国之行”

虽然中国的科技水平起步得比较晚,与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还有着一段距离,但中国的科技发展速度迅猛,非常多的科学技术已经领先于其他国家,跻身世界前列.而许多高新技术都是科学技术和物理学相互交织的结果,这在教材中也有所体现.

例如,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一节的习题中,引用了神舟五号飞船的例子,这一道习题实际上蕴含着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后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地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这是多么让人自豪的事情!不仅如此,我国的航空事业还在不断地发展,2016年,神州十一号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至此,中国航天事业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迈出了建设空间实验站的关键一步.可见,这道习题所体现的爱国主义情怀,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又如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中开篇给出的喷气式飞机图片,正是取材于国庆阅兵时翱翔在天安门上空的列列战鹰.中国的喷气式飞机主要机型为歼系列,也是目前世界上能够自主研发喷气式飞机的6个国家之一.遥想中国伊始,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科技水平还相对落后,当时拥有的军用飞机较少,在开国大典上还需要以飞机飞两遍的形式来使得整个大典更加完整.70多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军事装备力量也因此得到不断的加强,在2019年举行的大阅兵上,单单空中梯队就有海上巡逻机梯队、歼击机第一梯队、歼击机第二梯队等10个梯队,如此雄厚的军事力量,彰显了我国先进的科学技术.

教材中关于中国科技水平的素材较为丰富,一共有11个.在讲授教材中这类素材时,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目前国家的强大,产生自豪感、责任感,进而激励学生不断学习,将来为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贡献,真正做到“强国之行”.

3 利用教材中的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建议

3.1 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插图

3.2 适当拓展素材背后的故事

教师应适当地拓展教材提供的素材背后的爱国故事,发挥情感和语言的作用.故事具有艺术性、形象性,有深入浅出的优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通过故事塑造人物形象、讲述爱国事迹,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能起到树立榜样的作用,胜于讲苍白的大道理.比如教材中提到的物理学家吴健雄,教师除了向学生讲述她的科学成就外,还可以给学生讲述她大学时期的爱国事迹:吴健雄大一时正值“九一八事变”,中大的学子感到不公和愤怒,纷纷上街游行示威,她当仁不让地当上了游行请愿的带头人,那时冬天的寒冷也不能抵挡她爱国的热情,她精心设计游行时间和地点,讲究策略,坚决要求政府抗战,捍卫国家利益.通过这样的故事,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即使在求学的过程中,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国家做贡献.

3.3 紧扣物理教学内容

诚然,在物理课堂中,对物理知识的讲解是最重要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的例题中,探究飞机着陆后的滑行距离,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具体地理解飞机着陆后运动的物理情境,可以根据教材中给出的静态图片进行补充,在网上寻找飞机着陆的相关视频,比如大阅兵时歼10飞机受阅后返回机场时的着陆视频,并在课堂上播放.通过对教材资源的补充,化静为动,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飞机着陆运动的物理情境,更能给他们一个视觉冲击,让他们体会到我国目前军事力量的强大,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4 总结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科核心素养里面科学态度与责任的要素之一.通过上述分析,爱国主义在物理教材中有着多处的体现,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材,在物理课堂上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笔者分别从“中华灿烂文化”“爱国物理学家的事迹”“科技水平”“现代化建设”这4个方面分析爱国主义在教材中的体现;为了能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素材,给出了“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插图”“适当拓展素材背后的故事”“紧扣物理教学内容”这3个建议.物理学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应当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出既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有着满腔爱国热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5 000年的生生不息,100多年的不屈不挠,70年的逐浪前行,中国的未来也一定灿烂辉煌.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物理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