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午餐,是“恰到好处的挫折”

2020-04-23 09:35李迪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自体错觉午餐

李迪

实行中小学午餐供应,其意义不仅在于解决了家长上班、接送孩子难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温尼科特曾经提出一个“恰到好处的挫折”的概念。简言之,一个婴儿在刚出生的时候,如果有一个人很好地照顾他,婴儿就会产生一种错觉:外部世界是由自己所创造的。在这种错觉下,婴儿会有一种无所不能的夸大感受(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这种夸大感受很快就会过去,婴儿很快就会遇到挫折——比如妈妈没有及时喂奶或换尿布。如果婴儿遭受挫折(比如照顾者短暂离开)的时间在X(比如三个小时)以内,对婴儿的自体感受仅仅是损伤,而这种损伤可以帮助婴儿破除全能的感受——这个世界不会以我为中心,我应该来适应这个世界——从而创造性地去认识外部世界。这就是“恰到好处的挫折”(如果照顾者让婴儿遭受的挫折超过了他能承受的范围,就会成为创伤,在此不做赘述)。

目前的情况是,家长要么事无巨细地爱护孩子,孩子自己无须付出任何努力,就能拥有所有,甚至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不少人认为,好家长就应该保护孩子免遭任何挫折和失望。事实上,对孩子过度保护,会剥夺孩子产生对自己的信念——有能力把握生活中的起伏。

因此,实行中小学午餐供应,不仅仅解决了家长上班、孩子无人接送等现实问题,还可以让学生短暂地离开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在集体生活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去面对挫折,在挫折中感悟怎样成为一个有合作能力的人。班主任溫和而坚定地指导学生就餐、清扫就餐场地;在学生发生冲突、出现问题后,及时引导学生讨论,并做出正确选择,使学生体验到了平等、宽容、被尊重,产生并发展出一种信念——有能力把握生活中的起伏。如是,他们会更加自信、自立、自强。

当然,这样的挫折因为有老师创造的保护环境,会给学生一定的安全感,同时又能在晚上就见到家长,不至于造成“自体夸大的创伤”。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这就是让学生感受到了“恰到好处的挫折”。

耳闻目睹同学们在就餐中发生的故事,我想到了《窗边的小豆豆》里“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那是多么富有诗意的情景:既有“食不言、寝不语”的锻炼,更有和谐有序、一起就餐的温馨,还可以避免孩子挑食。

最重要的是,这可能成为学生将来成年后的回忆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责编 晓 月)

猜你喜欢
自体错觉午餐
井下午餐
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哪个更安全
午餐
嘻哈中的真自体
错觉极限
有趣的错觉逗图
有趣的错觉逗图
脂肪推土机 Bulldozer “自体脂肪填充”大揭秘!
午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