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CT 在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2020-04-27 22:47江国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9期
关键词:占位性肾盂良性

江国燕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四川 甘孜)

0 引言

随着科技发展及经济水平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大大改善,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其中肾脏占位性病变患病率升高趋势明显,研究认为这种发病趋势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吸烟、酗酒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1]。RSOL(肾脏占位性病变)是常见的一类泌尿系统疾病,其中较多见的为RT(肾肿瘤),而RT 中又多数表现为恶性,即肾癌,这类患者首选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治疗[2]。良性RT 中最常见的是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嗜酸性细胞瘤,这类患者多可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3]。恶性与良性肾脏占位性病变的治疗方法截然不同,所以准确定性诊断RSOL 极为重要,关系到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好坏[4]。CT 是最佳的RSOL 诊断方法,能显示病灶内血供、灌注等详细情况,为RSOL良恶性判断做出参考[5],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我院收治的68 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78 个肾脏占位性病灶,经穿刺或手术确诊恶性病变28 例共30 个病灶,良性病变40例共48 个病灶。男性38 例,女性30 例;年龄20~75 岁,平均(50.8±1.3)岁;左肾占位性病变40 个、右肾占位性病变38 个;病灶直径5~58 mm,平均(20.5±2.9)mm。

1.2 研究方法

①增强CT:CT 造影剂用的碘克沙醇,CT 扫描机选择西门子128 排CT 扫描仪,扫描期间患者要屏气。先进行腹部平扫,再进行腹部增强扫描。以高压注射器在3 mL/s 的速率下经肘静脉注射80~100 mL 碘克沙醇,注射造影剂20 s 实施皮质期扫描,在45 s 实施肾实质期扫描,在5 min 实施肾盂期扫描。记录病灶实性部分各期的CT 值,再依据增强值确定病灶强化程度。②增强MRI:选择西门子1.5T 核磁共振扫描仪及核磁造影剂泛影葡胺,先接受MRI 平扫,再接受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常规FLSAH-2D T1WI、True-FISP 或HASTE T2WI 轴位扫描,层厚设置5 mm、视野设置240 mm,矩阵设置286×512,激励1 次,翻转70°,单次扫描19 s、间隔11 s,扫描8 次。增强扫描前高压注射器以3 mL/s 速率经肘静脉团注泛影葡胺0.1~0.2 mmol/kg,分别在0 s、30 s、60 s、120 s、150 s、180 s、210 s、5 min 时相采集动态增强图像与延迟增强图像。③阅片:由2 名专业的CT、MRI 影像学医师采取双盲阅片的方法对获得的CT 图像、MRI 图像进行阅读、判断,得出诊断结论。

1.3 观察指标

以手术或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增强CT、增强MRI 对肾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灵敏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准确性=(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 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 和χ2检验,P<0.0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或病理检查结果

①经穿刺或手术确诊恶性病变28 例共30 个病灶,良性病变40 例共48 个病灶。②30 个恶性病灶中包含乳头状肾细胞癌5 个、透明细胞癌10 个、嫌色细胞癌5 个、肾细胞癌4 个、肾盂转移性恶性间皮瘤1 个、肾盂癌1 个、肾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1 个、肾盂移行细胞癌1 个、囊性肾细胞癌1 个、肾未分化癌1 个。③48 个良性病灶中包括不典型肾囊肿7 个、肾包虫12 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 个、肾结核18 个、嗜酸细胞瘤1个、肾脓肿5 个、肾腺瘤1 个、纤维瘤1 个、炎性肉芽组织1 个。

2.2 增强CT、MRI 检查结果对比

以手术/ 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增强CT 对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92.00%(69/75)、敏感性为92.68%(38/41)、特 异 性 为91.18%(31/34),增 强MRI对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94.67(71/75)、敏感性为95.12%(39/41)、特异性为94.12%(32/34)。增强CT 对肾脏占位性病变性质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等指标与增强MRI 相当(P>0.05),见表1。

表1 增强CT、MRI 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对比(n)

3 讨论

CT 通过断层扫描的方式能清楚显示深静脉系统畅通性、病灶血管灌注模式、远处转移、周围组织侵犯等,定性诊断占位性肿瘤,避开周围组织的干扰,且可重复检查,对组织密度具有极高分辨率[6]。所以在肾脏占位性病变中CT 扫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检查手段。在MSCT(多层螺旋CT)应用下,扫描速度更快,肠道积气、积液的干扰更小,可以清楚显示肿瘤周边血管是否侵犯、邻近器官组织是否浸润,大大提高了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率[7]。MSCT 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对肾囊肿、肾癌、先天性畸形的诊断准确率达到了92%以上,且对一些直径较小的肾肿瘤也可准确检出。通过增强CT 扫描能清晰、逼真的显示出肾动脉三维空间结构、血管连续性,能全面判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具体位置、良恶性质、病变累及范围、局部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血管浸润情况等,为后续肾脏占位性病变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8]。

增强CT 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中,肾脏恶性肿瘤病灶在增强CT 中的典型表现在于皮质期快速强化、实质期快速消退,不均匀增强,血供少的肾肿瘤则为轻度强化。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增强CT 中表现出不均匀强化,部分组织增强,脂肪组织、坏死区不增强[9]。本组选择扫描分辨率极高的增强MRI 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增强CT 对肾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诊断效率与增强MRI 相当。

综上所述,对于肾脏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来说,为了获得准确无误的高效诊断图像,权衡医疗成本等各方面,增强CT 是最佳选择。

猜你喜欢
占位性肾盂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腹腔镜下肾盂翻瓣输尿管吻合术治疗二次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效果分析
影像学检查误诊儿童肾盂脓肿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21例体会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型术的手术新技巧探讨并1例报告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Bp-MRI灰度直方图在鉴别移行带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价值
Role of telomere shortening in anticipation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