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输尿管镜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的护理要点探讨

2020-04-27 22:47白云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9期
关键词:尿管导尿管输尿管

白云

(广西贺州广济医院,广西 贺州)

0 引言

目前,作为泌尿外科多发疾病之一的输尿管结石,其患病人数正在逐年升高,且多为女性。以腰腹部绞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腹胀、血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带来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因此,在确诊后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1]。手术治疗虽疗效显著,但若护理不当,却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术后并发症,因此,为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应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以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产生率。本次试验我们对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疗效显著,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8 年全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0 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包括39 例男性和21 例女性,年龄61~80 岁,平均71 岁;全部患者中,有18 例存在右输尿管结石、8 例存在双侧输尿管结石、19 例存在输尿管中段结石、15例存在下段结石。其中结石直径分布在0.5~2.5 cm,5 例还伴有肾积水,但肾功能示尿素氮和肌酐均为正常值,平均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 例,比较患者的基本信息,没有明显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硬膜外麻醉,选择低臀高截石位,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查看患者患侧输尿管开口,并在确定位置后插入导丝[2]。运用Odyssey 30W 钬激光系统操作Wolf 硬性输尿管镜进入膀胱,充分暴露手术视野;选择模式,将碎石能量控制在2 J 内,维持10~20 MHz 进行连续或间断脉冲方法冲击碎石,直至结石<3 mm 时便可不再操作,进行膀胱内冲洗,排出结石;留置导尿管。

1.3 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术前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情况及术中的注意事项,要求患者术中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术后对患者的饮食、体位、休息及引流管进行相应的护理。研究组除此之外,还进行术后整体护理,详细内容如下。

1.3.1 心理护理

由于受此类疾病的影响,患者可能出现排尿困难、排尿疼痛等情况。加之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不了解,极易产生焦虑、心烦等消极心理。因此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积极和患者沟通,告知其手术和疾病的相关知识,从而缓解其焦虑的心理状态,保证手术的顺利。术后会留置尿管,若患者无异常情况3 d 后拔管,但在留管期间患者可能出现一定的不适,因此需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告知其此不适是正常的,可通过听音乐等方式来缓解。

1.3.2 术后护理

随时观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1 d 每隔0.5 h 进行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测量,待各项指标平稳后改为每小时1 次。选择枕平卧位,8 h 后改平卧位。6 h 内禁食水,术后2 d内应维持输液量在2000~2500 mL,并叮嘱患者多喝水,每日饮水2000~3000 mL,多排尿,每日尿量保证超过2000 mL,从而促进结石的排出。查看引流管内液体的颜色、质和量,从而判断患者情况。术后第2 天可依照患者情况适当下床进行活动,但应由家属陪同活动,若有异常及时联系医生。

1.3.3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术后留置尿管,应将其妥善固定好,固定牢固不要令其移位。随时观察患者引流管情况,注意其是否通畅,不要打折、压弯引流管,留置尿管1 d 后,若患者无异常情况,可拔除尿管从而避免患者出现排尿障碍,若患者术后尿液颜色发红或加深可延长拔管时间。若导管发生阻塞,应用盐水进行冲洗从而保证其通畅。

1.3.4 留置双J 管的护理

为减轻患者腹压,应叮嘱患者适当下床运动,多吃水果和蔬菜以及高纤维素食物促进排便;及时排尿并练习站立排尿。①对于留置双“J”管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做好宣教工作,告知其平时应禁止进行剧烈活动;②若发生双“J”管脱落,应马上行膀胱镜下双“J”管拔除术,术后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消除其焦虑和害怕的情绪。③若患者出院时未拔除双J 管,须告知术后2~4 周进行复诊,而后依照具体情况拔管[3]。

1.3.5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患者术后极易发生膀胱痉挛,若患者发生下腹部阵发性胀痛疼痛、有尿意感、导尿管周围有尿液溢出则为此类并发症[4]。此时患者应冷静处理,轻者通过对小腹部进行热敷或改变体位即可缓解症状。若症状较重,应服用医生开的止痛药或告知医生令其调整双J 管的位置来减轻症状。此外,为防止膀胱痉挛出现,护理人员应知晓其诱发原因,如气囊导尿管的气囊内注水过多损伤膀胱导致膀胱痉挛。因此,若发生此类情况,可减少注入水囊内的水量(减少5~8 mL),从而减轻其不适。若患者症状较为剧烈,应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1.3.6 血尿

因尿道较为狭窄,手术或多或少对尿道或膀胱的黏膜和组织产生一定的损伤,这是正常现象。因此,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引流液发红或颜色发深的情况,但此类损伤较小,患者血尿量也较少,一般2~3 h 后即可消失。若患者出血量较大,出血时间较长,应立即通知医生,关闭造瘘管,从而有效止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待病情控制后才可进行活动[5]。

1.3.7 逆行感染

注意患者生命体征,若出现体温较高、膀胱刺激征或突发腰痛、寒战、高热等症状时,需考虑其是否存在逆行感染。注意患者伤口情况,进行抗菌治疗。术后留置导尿管每天更换尿袋,每天2 次进行尿道口消毒,防止其出现逆行感染。

1.4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及12 个月后复发率。告知患者术后一年复查肾- 输尿管- 膀胱摄影(Kidney-Ureter-Bladder, KUB)、肾输尿管B 超检查从而明确患者是否复发[6]。

1.5 统计学方法

所得信息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 进行分析处理,实施t 和卡方检验,P<0.05 代表两组之间差别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碎石成功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术后一年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别明显,统计学有意义,详细内容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n(%),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n(%),

组别 数量 碎石成功 住院时间(d) 并发症 复发研究组 30 29(96.7) 7.9±1.4 3(10.0) 0(0)对照组 30 26(86.7) 9.5±1.7 7(23.3) 3(10.0)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目前,输尿管结石的患病人数众多,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此类疾病发病急骤,对患者的排尿功能产生不利影响,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是,手术治疗却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术后若是护理不当,极易引起感染[7]。传统护理仅对患者进行护理,术后感染的情况仅通过服用抗生素解决,然而,因患者缺少相关的护理知识,往往预后不佳[8]。基于此类情况,整体护理应运而生,它针对具体情况对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护理。术后进行预防感染护理,并应用辅助设备令患者尽快恢复健康。这次试验表明,研究组在碎石成功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及12 个月后复发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因此,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行经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并进行整体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尿管导尿管输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输尿管抱镜救援装置的初步应用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输尿管硬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分析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ICU 患者导尿管相关感染及质量改进研究
危重症患者导尿管留置与拔除情况调查分析
骨科患者术后早期拔除尿管对其排尿功能及舒适度的影响
微输尿管镜治疗女性输尿管下段结石合并输尿管狭窄一例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