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全国高考物理卷选择题评析及启示 ①

2020-04-28 03:19
物理之友 2020年3期
关键词:选择题试题考查

(1.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中学,河北 张家口 075000; 2. 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河北 保定 071000)

2020年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该体系既是前一阶段新高考改革的全面总结,也是今后高考改革和命题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高考题是高考评价理念的最直接体现,而选择题是高考物理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选择题的考查内容以及方式进行研究,对于领会高考评价体系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近三年全国Ⅰ卷中的选择题统计分析(如表1),谈一谈新高考评价体系下物理选择题的命题特点及教学启示。

表1

1 近三年全国卷选择题命题特点分析

1.1 注重对物理知识的全面考查,突出试卷结构的稳定性

从选择题结构来看,选择题基本被力学、电磁学平分,在2017年选修3-5调整为必考内容后,最多会分出一道考查原子物理的试题。电磁学中静电场、磁场、电磁感应基本每年分别考1题,而电路通常融合在以上三模块中考查,近三年没有涉及交流电、理想变压器的考查。力学知识点(包括匀变速直线运动、静力学、动力学、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功能关系、动量)界限不明显,综合性比较强,但动量、共点力平衡、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是考查热点,曲线运动、功能关系通常会融合在其他知识中考查,近3年全国卷Ⅰ中各物理知识点的考查题数统计如表2。

表2

1.2 注重对物理必备知识和常见物理模型的考查,突显基础性和综合性

纵观近三年高考选择题,没有偏题、怪题、难题,考查的物理模型都是常规模型,包括常见的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弹性碰撞、匀强电场、匀强磁场等,涉及的知识点也基本是考纲中要求较高的Ⅱ级考点,如2019年高考选择题除14题考查点是Ⅰ级考点之外,其余试题均为Ⅱ级考点,可以说高考重在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思想方法的考查,突出体现了新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基础性要求。鉴于题量限制和高考选拔性的要求,命制综合性选择题是高考物理的趋势,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如2019年的第17题将安培力大小巧妙地与并联电路相融合。第21题将天体问题与弹簧类问题相融合,利用图像给出有效信息,综合考查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功能关系、胡克定律等,对学生能力要求很高。这一类命题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必备知识,具备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了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基础上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

1.3 关注物理情境的创设,突出应用性和创新性

虽然近几年高考物理考查内容比较基础,但通常是“常考常新”,往往会创设新的物理情境,考查必备知识,将物理知识融入实际生产生活、前沿科技或社会热点中,强调学以致用的同时,使得试题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如2019年第18题以篮球运动员扣篮为情境考查竖直上抛运动,2018年第20题以2017年人类第一次探测到引力波为背景考查双星问题,2017年第18题以隔离外界振动对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扰动为背景,考查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突显了新高考评价体系所强调的应用性和创新性,这一类命题对学生的模型建构、推理论证能力的考查较为深入。

由近三年全国卷Ⅰ选择题考查内容和方式来看,试题很好地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中“一核四层四翼”的理念。第一,特别重视基础知识的广覆盖、低视角,对中学物理教学有正面的引领作用;第二,关注试题的综合性,强调知识点融会贯通、交织成网;第三,强调学以致用,试题情境与前沿科技、社会热点联系较多;第四,关注高阶思维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

2 教学启示

2.1 构建结构化的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强化物理知识与实践情境的关联

学生是很难从散乱的、无序的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要从大脑的物理知识库中迅速搜寻到解决问题的物理原理,必须构建结构化的物理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构建思维导图、研究性学习,对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提炼升华。如在静电场一章中,我们要构建静电场的概念,从力的角度和能量角度两方面出发,研究其物理属性,将电场强度、电场力、电势、电势差、电场力做功等物理概念与运动、相互作用、功能关系等有效串联起来,形成优化的物理知识体系。

在构建了优化的物理知识体系后,还必须学会用物理观念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强化物理

知识与实践情境的关联,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做到:(1) 增添物理知识与实践情境相关联的教学内容。如把跟学生日常生活、前沿科技、社会热点等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引进物理课堂,善于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做物理实验,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科学探究建构物理概念,得到物理规律;(2) 采用有利于建立情境关联、优化的教学方式,如尽量用实物演示代替多媒体演示,尽可能用学生的操作代替教师的讲授,布置一些开放性的学习任务,在学生实践活动中植入趣味性和创造性元素等。

2.2 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物理模型,由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化

做物理题就是运用物理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求学生能够将某一个实际对象转化成物理模型来处理。不少学生之所以觉得物理难学,物理题难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建模能力不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精选一些物理模型如板块模型、抛体运动模型、圆周运动模型等,通过一题多解、变式训练,促使学生能够经历“真实情境—建立物理模型—选用物理规律—借助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解决或解释一些实际生活中遇见的问题或现象。

2.3 优化教学策略,挖掘物理学科的育人功能

物理学的发展承载了无数科学家的智慧与努力,他们巧妙的实验设计、创造性的研究思路、实事求是的态度、永不言弃的精神都是中学物理教育的宝贵素材,在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展自然之美、析万物之理的同时,培养学生乐于探究,提升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的德育功能,达成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因此,我们要优化教学策略,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材,挖掘物理学史、物理实验教学、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素材,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学家研究自然的思想方法自主探索,建构物理观念,并逐步将这些思想方法深入内化,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选择题试题考查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单项选择题狂练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