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超声助显剂在超声诊断胆总管中下段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2020-04-28 08:45潘秀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9期
关键词:中下段优良率胆总管

潘秀华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1)

超声诊断技术持续发展,辅助诊断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重要的疾病检测方法。在进行胆总管疾病检查时却常会受到肠胃气体影响,对显影产生较大干扰,因此诊断中存在较大局限性。有分析认为,临床采用胃肠造影应用于超声诊断效果显著[1]。因此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疑似胆总管中下段病变患者188例,分析胃肠超声助显剂在超声诊断胆总管中下段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疑似胆总管中下段病变患者188例,对照组94例,男40例,女54例,年龄19~63岁,平均(37.74±4.92)岁;观察组94例,男41例,女53例,年龄20~62岁,平均(37.14±4.71)岁。所有患者为入院后依据病史以及临床症状,分析认为高度怀疑有胆总管中下段病变。排除有胃潴留患者、急性胰腺炎患者、肠梗阻患者、幽门梗阻患者,排除有精神疾病患者、认知功能有障碍等无法完成研究的患者。所有患者自愿参建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在超声科进行超声检查,同时也采用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进行检查,调整腹部探头频率2.8~5.0 MHz。所有检测患者均在超声检测前约8 h禁止进食。对照组患者进行超声检测时,患者取仰卧位。探头与上腹检查,探头沿顺时针依据胆总管走向扫描,水平纵切胰腺头,之后向下显示胆总管下段以及十二指肠乳头,对判断不清状况则结合血流显像进行鉴别。

观察组化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后口服对比剂。超声助显剂为50 g,之后冲入500 mL温水,搅拌至稀糊,待冷却之后方可食用。服用助显剂后可使得胃部较为充盈均匀,同时可保证回声沿幽门进入十二指肠。检查胆总管中下段过程中同样可沿顺时针进行旋转扫描,确保扫描好胆总管横切面,扩张或不扩张位置均为重点检查对象。所有患者采用超声诊断后,再进行腹腔镜手术以及开腹手术,明确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患者和金标准相比检查确诊率,主要分析胆总管中下段肿瘤、结石以及十二指肠壶腹肿瘤发生率。其中内镜逆行胆总管造影、腹腔镜手术以及开腹手术诊断为金标准,金标准检查中,总管中下段肿瘤58例,总管中下段结石21例,十二指肠壶腹肿瘤15例[2]。②对比两组患者超声图像显示结果。优秀,声像表现时胆总管上段图像清晰,且回声强烈;良好,声像图表现时胆总管上段图像较为清晰,且回声较强;一般,声像图表现时胆总管上段图像一般,且有回声;差,声像图胆总管上段图像不清晰,无回声。优良率=(总例数-差的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本次实验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用(±s)表示计量资料,且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则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确诊率: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和金标准相比,观察组诊断结果更优,且观察组诊断中胆总管中下段肿瘤、结石确诊率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观察结果中以及十二指肠壶腹肿瘤确诊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诊断中超声图像质量:观察组患者,优秀56(59.57%)例,良好24(25.53%)例,一般12(12.76%)例,差2(2.12%)例,总优良率为97.87%。对照组患者,优秀52(55.31%)例,良好20(21.27%)例,一般10(10.63%)例,差12(12.76%)例,总优良率为87.23%。对比两组患者图像时发现,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7.87%,和对照组优良率87.23%相比,有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胆总管中下段疾病在临床辅助检查中有多种方式,可选择超声以及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等,但CT、MRI费用教高,且有禁忌证。超声检测中,检测费用较低、操作简单且无禁忌证,临床中受到广泛使用[3]。但超声检查中由于受到肠胃空气扰动,造影较为模糊,因此显示效果并不理想。

采用口服助显剂的方式进入胃肠道,进行超声检测中效果显著,可帮助胆总管中下段显示[4]。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和金标准相比,观察组诊断结果更优,且观察组诊断中胆总管中下段肿瘤、结石以及十二指肠壶腹肿瘤确诊率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可知,此种方式检测时,可提升检测准确率,帮助医师进行临床判断。

表1 两组患者胆总管中下段诊断和金标准相比结果对比[n(%)]

患者胆囊内多出现小结石,进行手术前判断是否有结石,直接影响治疗方式[5];部分有胆囊结石要进行胆囊切除患者,胆总管会出现各种程度扩张影响结石判断,同时患者也较为关注胆总管结石情况[6]。两种情况在临床中都较为常见,但排除胆总管结石必须保证胆总管清晰。常规情况易于检测但在上述两种情况时则较难显示。因此采用助显剂在此种状况下进行检测十分重要。对比两组患者图像时发现,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7.87%,和对照组优良率87.23%相比,有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分析可知,采用口服助显剂时检测图像显影较为清洗,易于医师进行诊断。

综上所述,采用胃肠超声助显剂在超声诊断胆总管中下段病变中,可提升显像清晰度,和确诊率,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中下段优良率胆总管
胫后动脉穿支带蒂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治疗小腿中下段严重开放性损伤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胃肠超声助显剂在超声诊断胆总管中下段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体会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腹腔镜治疗胆总管囊肿穿孔术中护理配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