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桔果实脂溶性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2020-04-28 04:12李忠荣邱明华刘育辰
广州化工 2020年7期
关键词:越橘冻干粉溶性

颜 智,刘 刚,李忠荣,邱明华,刘育辰

(1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2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01)

越桔(Vaccinium vitis-idaea)又名越橘,为杜鹃花科(Erioaoeae)越桔亚科(Vaccinioideae)越桔属(Vaccinium sp.)植物,灌木或小乔木,常地生,少数附生。其果实是一种蓝紫色的小浆果,种子极小,甜酸适口,具特殊香气,目前已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酱等,具有延缓脑神经衰老、解除眼睛疲劳、增强心脏功能和防癌的独特功效[1]。此前已有学者对高丛越橘[2]、半高丛越橘[3]、矮丛越橘[4]、兔眼越橘[5]等不同类型的越橘果实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越橘品种间含量存在着较大差异,但都主要以醇类、酯类、萜类和酮类化合物为主。由有学者对高丛越橘蓝丰、半高丛越橘北春、矮丛越橘美登及野生品种越橘果实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证明4种果实皆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在溶液质量浓度相同的情况下,4 种越橘果实花色苷溶液的抗氧化活性与花色苷含量呈一定的量效关系,野生越橘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高[6]。

本研究以越桔(Vaccinium vitis-idaea)果实为材料,经正己烷超声提取脂溶性成分,采用GC-MS技术测定其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并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对越桔果实的冻干粉提取物进行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测试。

1 材料与仪器

1.1 药材与试剂

越桔果实于2016年采自云南省丽江市,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郭永杰助理研究员鉴定为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越桔(Vaccinium vitis-idaea)果实,并保存于-4 ℃冰箱内;正己烷和甲醇为分析纯(20180319),利安隆博华(天津)医药化学有限公司;维生素C。

1.2 仪 器

VGT-2120QTD超声清洗仪,深圳市威固特洗净设备有限公司;GC-MS仪(配有标准质谱图库WILEY、NIST),美国安捷伦公司。

2 实验方法

2.1 越桔果实脂溶性成分的提取

称取50.16 g越桔果实,碾碎,用正己烷超声萃取两次,每次100 mL,过滤,合并两次的过滤液,40 ℃减压浓缩,提取物干重52 mg,得率0.1%。将提取物溶于1 mL正己烷,进样器吸取5 μL进行GC-MS分析。

2.2 越桔果实冻干粉的提取

取越桔果实冻干粉末10.12 g,加50 mL甲醇超声提取30 min,减压回收溶剂,提取率9.7%,加分析甲醇配制成5 mg/mL溶液。

2.3 越桔果实冻干粉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以0.5 mg/mL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以2.2中配制的提取液为样品,进行DHHP活性测试。

2.4 色谱条件

DB-5 MS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进样量1.0 μL;柱流量1.0 mL·min-1;分流比:20∶1;进样口温度260 ℃;程序升温条件:初始温度50 ℃,保持1 min;再以10 ℃·min-1速率升至200 ℃,保持2 min;然后以15 ℃·min-1速率升至270 ℃,保持30 min。质谱条件:电子轰击离子源:E1+;离子化电压:70 eV;离子源温度:230 ℃;传输线温度:280 ℃;质量扫描范围40~500 amu。

2.5 越桔果实脂溶性成分定性定量方法

未知化合物质谱图经计算机检索同时与WILEY、NIST质谱库相匹配,并结合人工图谱解析及资料分析,确认挥发性物质的各个化学成分。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得各成分相对质量百分含量。

3 结果与讨论

3.1 越桔果实脂溶性的得率及GC-MS分析

共提取得到越桔果实脂溶性成分52 mg,得率0.1%。对脂溶性成分进行GC-MS分析,其总离子流图见图1。

图1 越桔果实脂溶性成分的GC-MS总离子流图Fig.1 GC-MS total ion flow diagram of liposoluble components in Vaccinium fruit

采用标准质谱图库WILEY、NIST检索图1中的各色谱峰,并逐一核对、解析质谱图以确定各组分名称和分子式;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本研究共分离得到46中脂溶性成分,共鉴定了其中44个组分,占总峰面积的97.28%,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化合物是α-香树精、无羁萜、β-香树精、西米杜鹃醇、二十四烷,分别占19.18%、13.85%、11.6%、6.24%、6.19%。其中α-香树精含量最高,是越桔果实脂溶性成分中最主要的化合物。

表1 越桔果实中的脂溶性成分及相对含量Table 1 Liposoluble components and relative contents of the Vaccinium fruit

续表1

1926.77Tetradecane,2,6,10-trimethyl-0.08914905-56-72,6,10-三甲基十四烷2027.23Hexadecane0.177544-76-3十六烷2127.732-Nonadecanone0.59629-66-32-十九烷酮2228.09Hexanedioicacid,bis(2-ethylhexyl)ester0.553103-23-1己二酸二异辛酯2328.14Tetracosane0.401646-31-1二十四烷2428.67Eicosane,2-methyl-0.6971560-84-52-甲基二十烷2528.78Hexadecanoicacid,2-hydroxy-1-(hydroxymethyl)ethylester0.09423470-00-02-羟基-1-(羟甲基)棕榈酸乙酯2628.90Phthalicacid,di(2-propylpentyl)ester0.121(2-丙基戊基)邻苯二甲酸二酯2730.00Eicosane,2-methyl-0.7891560-84-52-甲基二十烷2830.7613-Docosenamide,(Z)-1.099112-84-5(Z)-13-二十二碳烯酰胺2930.88unkown0.65未知3031.081,2-Benzenedicarboxylicacid,dinonylester0.14884-76-4邻苯二甲酸二壬酯3131.30Octadecanal0.3638-66-4十八醛3231.37Phthalicacid,hept-3-ylnonylester0.1453-庚基壬基邻苯二甲酸酯3331.66Phthalicacid,6-methylhept-2-ylnonylester0.0936-甲基壬基-2-庚基邻苯二甲酸酯3431.99Tetratriacontane6.19214167-59-0三十四烷3534.00Oxirane,heptadecyl-1.54367860-04-2十七烷基环氧乙烷3635.01unknown2.065未知3738.301,30-Triacontanediol3.52636645-68-81,30-蜂花烷二醇3839.80Octadecane,3-ethyl-5-(2-ethylbutyl)-0.24955282-12-73-乙基-5-(2-乙基丁基)十八烷3939.99β-Sitosterol0.69583-47-6谷甾醇4041.29β-Amyrin11.603559-70-6β-香树精4142.81a-Amyrin19.183638-95-9α-香树精4243.17simiarenol6.2481615-94-7西米杜鹃醇4346.09Lupeol4.859545-47-1羽扇豆醇4446.69D:A-Friedooleanan-3-ol,(3-3.965085-72-3表木栓醇4547.56Friedelan-3-one13.855559-74-0无羁萜4651.70Tricosane-2,4-dione0.89365351-36-22,4-二十三烷二酮

3.2 越桔果实冻干粉的抗氧化活性测试

本实验以0.5 mg/mL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以2.2中配制的5 mg/mL的越桔果实干粉粗提物为样品,进行清除DHHP自由基活性测试,实验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在5 mg/mL的浓度下,越桔果实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清除DHHP自由基活性。

表2 越桔果实冻干粉提取物的清除DHHP自由基活性结果Table 2 DHHP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of freeze-dried extract from fruit of Vaccinium

4 结 论

本研究通过GC-MS法分析并鉴定了越桔果实脂溶性成分的化学组成,共分离获得46个化学组分峰,鉴定了其中44个组分,占总峰面积的97.28%,以烃类、酯类、萜类和酮类物质为主,而其余组分由于质谱匹配度过低而无法进行确证。2009年张春雨等曾利用GC-MS的方法对半高丛越桔果实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共检测出3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主要以醇类、酯类、萜类物质为主,并依据贡献大小确定2-甲基丁酸乙酯和β-芳樟醇是半高丛越桔的特征香气成分,同年又对高丛越桔果实进行分析,确定了2-甲基丁酸乙酯和丁酸乙酯为高丛越桔的特征香气成分[2-3]。孙海悦等[7]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 检测了矮丛越桔和半高丛越桔十个品种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29种挥发性成分中主要以醇类(7%)、酯类(20%)、烃类(28%)、醛类(17%)、酮类(28%)为主,其中酯类的含量最高,乙酸辛酯、3-甲基丁酸乙酯和戊酸乙酯的含量较高对以酯类为主要挥发性成分的越橘品种香气品质贡献较大。与上述研究相比,本研究中化合物的种类明显较多,含量较多的几个化合物种类也不相同,可能是由于其他研究人员采用的是新鲜果实切片用静态顶空方法分析,而本研究则采用保存一段时间的果实并且用正己烷提取分析的方法所造成的差异。另外也可能是因为不同种的越桔果实之间本身化学组成差异较大而造成实验结果的差异。

王化等对笃斯越桔和欧洲越桔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比较,作者先对提取物进行初步纯化,鉴定主要成分为花色苷,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结果表明在提取物浓度为0.6 mg/mL时其DPPH自由清除率分别为69%和71%[8]。而对越桔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结果显示在提取物浓度为0.6 mg/mL时DPPH自由清除率为39%[9]。本研究采用的是粗提物浓度为5 mg/mL的越桔果实提取物,与阳性对照组0.5 mg/mL的维生素C相比(DPPH自由基清除率77.82%),DPPH自由清除率为71.71%,具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猜你喜欢
越橘冻干粉溶性
红豆越橘酵素发酵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N-烷基化壳聚糖/白芨多糖复合材料制备
冻干粉护肤,效果真的很好吗
脂溶性维生素:营养需求之外的功能
黔产丹参脂溶性成分的研究
不同施肥处理对笃斯越橘产量的影响
越橘EST-SSR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猪瘟高免血清冻干粉的初步研究》图版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红豆越橘果汁及发酵果酒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