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桥机侧向提梁施工技术

2020-04-30 02:12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年8期
关键词:工字架桥机侧向

刘 诚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辽宁辽阳 111000)

0 引言

架桥机侧向提梁技术是一项新型施工技术,与传统尾梁施工方式相比,具有更好的技术技能和施工速度。侧向提梁不需要进行台背回填、轨道铺设等问题,因此不论是在施工质量还是施工工期的控制上,使用架桥机侧向提梁技术都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下大湾大桥第四标段项目,首先对侧向提梁和尾梁提升两种施工工艺进行对比,通过分析,找出适合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的工艺。在实践中,从施工工艺与机械维护等两方面进行控制,希望为相关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参考。

1 项目概述

下大湾大桥项目的总体布局为“T”形,主线长度为30 km 的双Y 立交设计。2 路4 车道按照高速公路标准进行配置,道路宽度为24.5 m。立交桥由4 个独立的坡道组成,全长约10.5 km,包括3 座坡道桥,总长1160 m。该项目桥梁结构众多,包括2 座高架桥,2 座天桥,5 座公路桥和3 座斜桥,桥梁总长3840 m。

2 侧向提升梁和尾梁比较

本项目在外省进行施工,因此相对应的资源较为紧张,而且工程中施工的桥梁较多,工期要求较为紧张。因此项目部从项目开始就将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在规定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作为本工程的一个重点课题。首先,结合施工单位施工经验和实际情况,项目部提出尾梁进给技术用于施工作业,以对桥式起重机进行改造,针对侧向提升梁的施工过程进行优化,对比分析见表1。通过两种施工工艺对比,发现在该工程中,侧向提梁技术在施工质量和工期方面具有明显应用优势,因此项目部决定使用侧向提梁技术进行施工。

3 桥式起重机侧向提梁的改造

3.1 架桥机的结构组成和性能参数

本项目使用JQG100 t/35 m 型公路桥式起重机,是混凝土桥梁架设的专用设备,适用于预制吨型梁、预制工字梁、预制箱形梁和平板混凝土预制梁。这种类型的架桥机使用的梁架设方法是尾梁进给法。由于本工程对于施工工期要求较高,并且根据现场情况分析,施工难度较大。为加快施工进度,经综合论证,项目决定使用侧向提梁法进行施工,这样就要求对架桥机进行相应改造,以满足施工要求。架桥机结构形式如图1 所示。

图1 架桥机结构形式

3.2 架桥机侧向提升梁和横向梁的改进。

JQG100 t/35 m 型桥式起重机需要达到侧向提升梁的目的。计算后,必须对前支腿和中支腿进行加固,具体情况如图2和图3 所示。另外,有必要对纵向桁架进行加工和加长,并增加4 台吊车。

加固和修改完成后,将通过当地合格的专业焊接检验机构以磁粉检验方法进行测试和验收,以确保侧面提升器合格。新增的立式桁架车、绞车等设备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焊接加固部件必须经过当地专业焊接检验单位的检验后才能安装使用。在后期施工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改造后的架桥机的安全技术情况,并指派专人记录设备的维护和运行情况,保证设备运行平稳。

表1 尾部喂梁与侧向提梁的技术比对

图2 前支腿补强示意

图3 中支腿补强示意

4 架桥机的侧向提升梁、横移结构测试

测试配重使用30 mI 型梁(60 t)和规格为Φ32 的钢筋,每根钢筋长12 m,每米重量6.31 kg,单根钢筋重量75.72 kg,每捆33 根,重量2.5 t。静载荷试验使用40 t 钢筋,即16 捆;动载荷试验使用30 t 钢筋,即12 捆。钢筋与梁所在的位置具有一定角度,本工程有12 个护角进行使用。

4.1 静载荷试验

侧面提梁静载荷试验为80×1.25=100 t,配重侧为20 t。

(1)检验人员需对梁的高程进行相应测量(左右为对称设置)。

(2)举起2 个10 t 的配重,将原起重机吊至起重梁一侧的极限位置,将纵梁移至起重梁的位置,测量并记录主梁和起重机的干扰。然后将原始起重机从吊梁一侧的极限位置移至对重一侧的极限位置,同时观察2 个纵向桁架的吊梁一侧是否被抬起(图4)。

(3)以上施工进行后,就需要尽快到提梁的位置就位,起重车的位置仍保持在侧面,I 型梁套筒钩压紧后,将举升小车移到对重侧,将30 mI 型梁举起10~20 cm,静置10 min,观察举升情况,同时对周围情况的变化进行详细监测。另外,检查起重机、支腿、绞车和其他位置的状态。然后放下工字梁,再次测量并记录主梁和吊车的变形。比较提升前后的测量数据,如果没有异常,则提升工字梁,然后进行下一个操作。当施工过程中出现非弹性变形的问题,需要即刻继续进行以上步骤,直到该问题完全消除为止。

(4)桥式起重机抬起工字梁,将其向前移动1 m,将桥台错开,然后再行进1 m。将配重钢筋10 t+10 t,即4 束+4 束,放置在原来工字梁位置下方。当其精准放到相应位置后,将其套在钢丝绳上。然后保证I 型梁保持在钢筋所在的位置上方。使用钢丝绳将工字梁抬起10~20 cm,监测10 min,观察主梁变化情况,并不断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然后放下钢筋,再次测量并记录主梁和起重机的干扰,提起放下数据进行3 次比对。如果没有异常,放下工字梁和钢筋,即可开始下一步的施工作业。当施工过程中出现非弹性变形的问题,需要即刻继续进行以上步骤,直到该问题完全消除为止。

图4 静载荷试验

(5)桥式起重机将I 型梁纵向提升1 m 以错开基台,并横越1 m 以将配重钢筋20 t+20 t(8 束+8 束)放置在原始I 梁定位并套进绳索。施工中,保证工字梁一直位于钢筋上部,使用钢丝绳将工字梁抬起10~20 cm,监测10 min,观察主梁变化情况,并不断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然后放下钢筋,再次测量并记录主梁和起重机的干扰,提起放下数据进行3 次比对。如果没有异常,放下工字梁和钢筋,即可开始下一步的施工作业。当施工过程中出现非弹性变形的问题,需要即刻继续进行以上步骤,直到该问题完全消除为止。

4.2 动载荷试验

动载荷试验为80×1.1=88 t,可以取90 t,配重侧取为20 t。

(1)提起配重,然后将架桥机运送到举梁位置,起重小车就移动到配重面的位置,测量并观察主梁和起重机干扰的原始数据。

(2)抬起30 mI 型梁,并按照I 型梁安装步骤移动桥式起重机,同时观察桥式起重机各部分的状态。如果发现问题,停止移动并进行检查和分析。移动之后,桥式起重机返回到初始测量位置,观察并记录主梁和起重机的干扰。完成后,放下工字梁并再次记录。在提升之前,提升时和降低之后比较测量数据。如果没有异常,继续下一步。若施工过程中出现非弹性变形的问题,需要即刻继续进行以上步骤,直到该问题完全消除为止。

(3)根据静载荷试验程序,将钢筋重量增加15 t+15 t,即6束+6 束。按照工字梁安装步骤移动桥式起重机,同时观察桥式起重机各部分状态。如果发现需要停止一次运动,则检查并分析。移动之后,桥式起重机返回到初始测量位置,观察并记录主梁和起重机的干扰。完成后,放下工字梁并再次记录。在提升之前,提升时和降低之后比较测量数据。如果没有异常,继续下一步。若施工过程中出现非弹性变形的问题,需要即刻继续进行以上步骤,直到该问题完全消除为止。

5 结束语

到目前为止,该项目已成功完成桥式起重机的横梁施工任务。桥式起重机侧梁提升的施工方案不仅加快了预制工字梁的架设,节省了成本和施工时间,而且有效地减少了对梁的要求,实现了工程技术方面的突破。架设机的侧向提升梁只是架桥机改造的一部分,相信有更好的方法来进行梁的提升,可以更好地适应各种困难的提升梁工艺的实施,为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加快施工速度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工字架桥机侧向
高速铁路1000 t 箱梁架桥机整体调头技术及应用
军航无人机与民航航班侧向碰撞风险评估
架桥机在铁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某低入口前桥用工字梁失效分析
吞吐怪兽架桥机
某轻型卡车前桥用工字梁疲劳寿命偏低分析及优化
DJ-180架桥机不解体调头的研究及应用
变废为宝
侧向风场中无人机的飞行研究
乘用车侧向安全气囊性能稳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