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及对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

2020-05-03 01:15李海庭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00期
关键词:胃穿孔胃窦穿孔

李海庭

(临西县人民医院,河北 邢台 054900)

胃穿孔属于溃疡疾病常见并发症,病因主要是胃溃疡的患者由于暴饮暴食,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含量增高,继而导致胃穿孔发生[1]。对胃穿孔主要采取手术治疗,通过修补穿孔部位实现治疗目的,而常规开腹手术具体创伤大及术后恢复等缺陷[2]。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发展及微创理念推广,本院提倡采取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确诊胃穿孔的80例患者,研究时间2019年1月-2020年4月,患者加用良好手术指征及无气腹禁忌,本人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4~70岁,平均(42.25±1.42)岁;穿孔部位:幽门管14例,胃体小弯部13例,胃窦后壁10例,胃窦前壁3例。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2~70岁,平均(41.96±1.34)岁;穿孔部位:幽门管13例,胃体小弯部13例,胃窦后壁9例,胃窦前壁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方式,具体是采取气管插管全麻,在右上腹腹直肌做切口,借助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在明确穿孔部位后间断缝补全层,对穿孔处用大网膜覆盖并结扎固定,置入引流管。

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微创术式,具体气管插管全麻,充入CO2建立气腹,维持腹压13~15mmHg,置入腹腔镜探查,依据穿孔位置建立操作孔,吸尽腹腔内积液并观察穿孔情况,对全层间断缝合及用大网膜覆盖穿孔部位及做结扎固定。

术后两组均给药抗感染、胃肠减压及营养支持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效果,以手术顺利进行,穿孔修复且无出血为成功。统计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评价两组胃肠动力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成功39例(97.50%),对照组治疗成功38例(95.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下床活动及肛门排气各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胃肠动力恢复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胃肠动力恢复情况比较(±s)

3 讨论

对胃穿孔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既往开腹手术方式虽然有良好效果,而存在隐匿区域清除不彻底、创伤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等诸多不断,并且术后胃肠动力恢复较慢,这影响预后[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效果上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而胃肠动力恢复各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表明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对促进胃肠动力效果满意。分析原因是腹腔镜微创手术能借助腹腔镜置管探查腹腔状况,彻底清除病变及吸出积液,术中未用电刀及电凝,这减少对腹腔干扰,此外创面较小可缓解疼痛,这也有助于缩短患者胃肠动力恢复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对胃穿孔采取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方式可取得满意疗效,缩短胃肠动力恢复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胃穿孔胃窦穿孔
床旁胃超声评估剖宫产者围术期胃容量的临床价值
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及对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
细致化护理对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先天性胃窦隔膜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一顿火锅吃出胃穿孔
胃穿孔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后发生吻合口梗阻的影响因素
氩离子凝固治疗胃窦血管扩张症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关系的研究进展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穿孔瓷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