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美术鉴赏课教学初探

2020-05-04 00:42深圳技师学院
广东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阿尔勒梵高美术作品

文/深圳技师学院 范 竞

面对新时期对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技能人才的需要,美术鉴赏课程教学需及时做出调整,要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专业素养为引导、设计创新能力为目标展开教学,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核心动力。为了达到这个效果,笔者在课程的应用性、教学方法和知识架构上作了以下探索和努力。

一、建立美术作品与现代设计的直观联系,提高美术鉴赏课的实用性

美术鉴赏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课堂的需要,必须从职业能力上做文章,学生只有看到美术作品的价值,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直接搭建美术作品与现代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直观的方法,生活中常常可见美术作品的影子,甚至现代很多设计大师的灵感来源于美术作品。为了把美术作品的应用价值告诉学生,笔者注意收集相关素材,增强美术鉴赏课的实用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

1.时尚家居业对美术作品的借鉴运用

图1,红、黄、蓝三原色和黑、白两色,被广泛地运用在服饰、家居设计、工艺、建筑、时尚等领域,表达出时尚、理性、严谨而不失热情的风格,这是分离派大师蒙得里安的《红黄蓝构图》(如图2)立体形式的再表达,这是现代设计师们对大师纯绘画艺术作品研读后的继承和发扬,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图1

图2

再如,在室内设计众多的风格中,有一种风格叫“洛可可风格”(图3),它与十八世纪在欧洲广泛流行的洛可可风格有什么联系?十八世纪法国路易十五公开的情妇蓬皮杜夫人广泛涉足文学和艺术收藏,在文艺界影响极大,逐渐形成了轻快、华丽、精致、细腻、繁琐、纤弱、柔和的艺术特征,追求轻盈纤细的秀雅美,纤弱娇媚、纷繁琐细、精致典雅、甜腻温柔,多用回旋曲折的S形和精细纤巧的雕刻,色彩娇艳明快,如嫩绿、粉红、猩红等,线脚多用金色。

图3

2.美术作品对动画游戏作品的影响

2017年12月8日在中国上映的动画片《至爱梵高》,讲述了梵高去世后,邮差的儿子阿尔芒为把梵高生前的一封信送到收信人手中而踏上了寻找画家生活轨迹的旅程,影片用梵高画作解读梵高本人,最终揭开梵高死亡之谜的故事。学生看了这样的动画片后,会对美术作品的现实意义有所了解,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产生想了解梵高艺术、生平及梵高在绘画界影响的欲望,这样更利于知识点的扩展,由此延伸到后印象派绘画及塞尚、高更等人的艺术,这样互动也利于加强对作品的深刻理解。《等了六十年的达利动画》这个动画短片糅合了达利、毕加索、梵高、埃舍尔等大师的风格,《阿尔的小屋》《毕加索和公牛》等动画作品,清晰可见是大师美术作品的再创造。这些短片视觉新颖,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脑洞大开,艺术水准很高,非常值得欣赏。

美术作品的价值同样在现代游戏作品中产生极大的影响。比如, 2014年USTWO 公司开发的解密类手机游戏《纪念碑谷》,就是一款高水准制作的游戏,用有趣的空间错位感交织出了清新唯美的迷宫世界,玩家在游戏中,通过探索隐藏小路、发现视错觉以及击败神秘的乌鸦人来帮助沉默公主艾达走出纪念碑迷阵,引导艾达到达终点。我们不难看出荷兰版画家埃舍尔矛盾空间的转换在游戏中的应用,埃舍尔绘画的特征在于利用空间扭曲与正负形转化来造成视错觉,游戏很好地在二维平面上构造三维的空间效果,让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达到“欺骗眼睛”的效果,在旋转和升降之间创造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建筑空间。这款游戏是埃舍尔的绘画作品以及宫殿、庙宇、修道院、教堂、清真寺等建筑的完美结合,每一帧都美得像屏保,每一章都是一次空间的探险。

达利的图底反转形对现代LOGO设计的影响、罗马柱式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中国古典纹样在纺织品面料和包装上的应用等,不难看出,美术作品对现代平面设计、动画、游戏、时尚产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设计作品是对大师作品的传承与发扬,而且这种影响呈现扩展之势。通过这些例子的介绍,学生豁然开朗,知道大师的作品与当代设计的距离如此之近,这样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美术作品本身,他们的眼界会扩展开来,自觉地把美术作品与现代设计联系起来,增加了课程的实用性与针对性。

二、运用信息资源,丰富教学手法

1.把优秀的网络视频文件引入课堂

很长时间以来,美术鉴赏教学方法以说明灌输为主。静态的图片和文字的展示已很难调动起学生的情绪,有声效的动态画面更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所以网络视频应该是一个比较能调动起学生好奇心的选择。当然,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网络资源的信息量巨大、覆盖领域广阔,但也良莠不齐,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上提取有利于课程教学的上品资源,需要教师花时间在网上冲浪——甄别、比较,筛选出有教学价值的适合学生的内容健康的视频资料。它常常在课堂上带给学生惊喜,会产生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介绍文艺复兴盛期三杰之一的达芬奇时,笔者在网络上下载了一段视频《探索发现秘境追踪》,片子介绍了《蒙娜丽莎》原型的各种说法(同性恋说、孕妇说、自画像说、丧子说等)以及各种学说的理论依据,对达芬奇在解剖学、医学、军事学、绘画、数学、机械学、工程学等领域也有详细解说,通过20多分钟的视频观看,学生对《蒙娜丽莎》和达芬奇就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在认知事物的态度上也更加客观、全面、科学、理性。

再如,在介绍后印象主义大师文森特·梵高时,播放了一段《梵高的阿尔勒》视频,在摄影师的镜头的推进下,我们追寻着当年梵高的足迹,跟他一起去感受明媚的阳光、湛蓝的天空、橙色的屋顶、金色的麦田,走过他的《阿尔的小屋》《黄房子》《吊桥》《露天咖啡馆》《阿尔勒医院的庭院》,也一起徜徉在《麦田的鸦群》《星空》所营造的意境之下,欣赏了阿尔勒的风光后,我们就能理解梵高来到法国南部的小镇阿尔勒后,内心的激情被唤醒,这位内心丰富、对艺术有着追求的画家在他的画作里恣意流淌的色彩激荡、热烈灿烂,是阿尔勒成就了梵高,同时梵高也成就了阿尔勒。这段视频信息量巨大,带给人视听感受和心灵的启发,是任何一个教师只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做到的。

2.适当运用新信息新技术

三尺讲台一支粉笔走天下已经成为过去,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新的网络技术与使用环境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善于利用资源,适当运用新技术产品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有力措施。比如微课资源的借用,互联网、微信的直接交流,微信朋友圈的资源,微信群功能使用,蓝墨云班课、高拍仪运用等。这些教学技术和功能便捷直观高效,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资源的运用也更多元,提高教与学效率的同时,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不妨多试。

当然,新技术的运用,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补充,它的“度”怎样把握,雕塑、绘画、建筑、工艺各部分又如何分配,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三、引入地理人文知识,加深对作品架构的理解

职业院校的美术鉴赏课除了强调实用性之外,还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使命,它对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良好品德修养、独立思考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里提及的重要地理概念可用地图作适当的补充解释,它丰富了教学手段,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成因的理解,增强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对后期设计素质的影响也很直接。

外国美术作品鉴赏,很大一部分是以地中海周边展开介绍的,因此,对地中海周围的地形、气候及行政区划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古希腊、古罗马(如图4)雕塑之所以有很大的差异与地理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罗马人务实的风格与长期的农业自然环境有关,而希腊雕刻的理想、庄严、静穆、典雅的风格亦不仅与它的气候、自然条件有关,也与希腊人喜欢扩张的浪漫主义气质有关。介绍4300年前的两河流域的《纳拉姆·辛石碑》时,学生普遍没有空间和地理概念,这时教师展示相关地图(如图5)就很有效果,这不仅对理解《纳拉姆·辛石碑》有帮助,而且对理解4000年前的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也有帮助。再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主要讲意大利、尼德兰和德国三个地区。尼德兰是个比较陌生的概念,用地图去解释的话,就比较容易理解,它其实就相当于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的一部分,位于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地区(如图6)。

图4

图5

图6

图7

文艺复兴,是美术史上的重头戏,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雕塑《摩西》,现藏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摩西是在埃及当奴隶的希伯来人(即以色列人)的后代,长大后受到上帝恩赐,带着60万希伯来奴隶逃出埃及,来到西奈半岛后,建立以色列国,所以摩西是古代以色列民族大智大勇的象征。摩西得到神的启示,建立著名的“摩西十诫”,一直是古以色列王国绝对的法权,经典动画片《埃及王子》讲的就是这个故事。如图7,非常直观地标注埃及、西奈半岛、以色列之间的关系,还能知道地中海、红海、苏伊士运河、苏伊士湾、亚喀巴湾和阿拉伯海之间的地理位置。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把“佛教十诫”与“摩西十诫”进行对比。这样去讲解美术作品,学生会觉得有趣许多,信息量大、有趣、人文知识得到扩展。

人文知识是美术作品、架构建立的关键,对关键节点流派的介绍不妨花时间让学生多了解作品背后的因素,教师应在这方面交代清楚。应用型人才既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也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搭建理论知识的框架,全面提升艺术素质、鉴赏力和创造力。

设计专业美术鉴赏课需要我们根据现代设计和时代的需要,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课堂多元、充实、实用,教学相长,教有乐、学有趣,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搭建美术作品与现代设计、现代生活的桥梁,今天的“美术作品”为明天的“艺术设计”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虽然有了比较好的回应,但还不完善,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只要教师不断创新努力,美术鉴赏课程这棵传统学科的大树一定能长出生机勃勃的新枝,焕发出新时代崭新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阿尔勒梵高美术作品
梵高的世界
《星月夜》和梵高
凡·高与一座城市的忏悔
致歉凡·高:一个城市的忏悔
被盗窃的梵高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我就是梵高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