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

2020-05-06 09:03黄芳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1期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生存质量脑卒中

黄芳

【摘要】目的: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中社会延续性护理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延续性社区护理干预,统计并对比两组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实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中开展社区延续性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脑卒中;生存质量

脑卒中在临床中具有较高发生率,其特点包括致残率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等。在现代医学技术发展过程中,脑卒中患者生存率大大提升,但是患者多因此而致残,进而严重影响正常生活[1]。而患者、患者家属通常对康复护理知识缺乏了解,进而导致患者出院后难以系统性接受康复训练,最终对康复产生影响。为进一步提升脑卒中患者康复水平,本研究选择某社区脑卒中患者80例,对其中40例开展社区延续性护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患者均满足脑卒中临床诊断标准,并且不存在认知障碍、肿瘤、重要脏器衰竭[2]。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包括女23例、男17例;年龄范围45~78岁;平均(65.5±13.6)岁;其中出血性脑卒中5例,缺血性脑卒中35例。实验组包括女22例、男18例;年龄范围45~76岁;平均(65.3±13.6)岁;其中出血性脑卒中4例,缺血性脑卒中36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具体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护理、运动干預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社区延续性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①健康教育:每周通过电话对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让患者对疾病形成全面认识,充分掌握脑卒中自我护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例如饮食禁忌、血压控制要求、适度运动等。并结合患者情况开展康复指导,保证患者能够有效进行康复训练。②心理支持:通过电话或微信对患者康复训练执行状况进行了解,及时了解康复训练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性干预,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康复训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肢体功能康复指导:每月进行一次家庭访视,监督患者康复训练过程,应当传授患者正确的关节主被动训练、步态训练、体位训练方法,对患者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保证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告知患者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④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每月进行一次家庭访视,上门指导患者开展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使用碗筷、刷牙、洗脸、穿衣物等,让患者能够更好适应正常生活。⑤纠正不良行为:严格要求患者戒烟戒酒,指导患者坚持合理的作息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1.3观察指标

应用QOL量表对患者生存质量变化情况进行评价,主要包括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总评分,总分0~120分,患者生存质量越差则评分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QOL总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提升。该疾病具有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患者会因此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最终对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所以临床中一项重要课题就是怎样提升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这对于患者重返家庭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3]显示针对脑卒中患者开展系统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但是很多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后直接回到社区,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康复训练难以有效开展,最终对其康复产生影响。

社区延续护理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通常指的是护理从医院向社区家庭的延续,是一系列用于保证患者在不同健康照顾场所受到不同水平的连续性、协作性照护的行动设计[4]。其将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有效满足了患者的护理需求[5~7]。本研究针对部分脑卒中患者开展社区延续性护理,主要内容包括肢体训功能康复指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心理干预、健康指导、纠正不良行为等[8~11]。其中肢体功能训练指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肢体功能,尽快回归家庭和社会生活[12~15]。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对疾病形成全面认识,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康复训练和指标。纠正不良行为则能力引导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疾病的康复[16~20]。

本研究中,观察组QOL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可见针对脑卒中患者开展社区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席静文,张莹,董凤娇.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28(7):26-28.

[2]许继晗,苏永静,黄贤丽.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16,11(6):83-86.

[3]米雪,于宏丽,张婷婷.优质护理服务的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5,11(20):1860-1863.

[4]张小燕,许继晗,苏永静.初发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6,09(7):294-296.

[5]张敏,汪友兰,刘蕾.脑卒中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效果评估[J].护理学杂志,2015,30(5):30-32.

[6]蒙彩英,王艳丽.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7,38(4):651-653.

[7]吴金香,王元姣.家庭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居家康复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8):1698-1700.

[8]杨林,石鑫,月珍.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1(7):13-15.

[9]戴叶花,李小英,贺棋.脑卒中患者与家属延续性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理学报,2018,12(2):26-28.

[10]杨杰妹,潘成艳,叶爱素.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0):1430-1432,1433.

[11]刘向力,温春娣,官美红.延续性语言康复护理在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18):1365-1369.

[12]卢群,孙晓,施雁.上海108例社区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6,23(9):47-51.

[13]贺成芳,龙永梅,龙霞.延续性护理对降低脑卒中阿司匹林二级预防患者再入院率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4):691-692,695.

[14]丁蓉霞,戴琳峰.“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遵医依从性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7):65-67.

[15]董玉静,李葆华,侯淑肖.应用德尔菲法建立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方案[J].中国护理管理,2014,12(10):34-37.

[16]張伟峰,陈丽娜,钱德芳.延续性护理方案在空巢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0):143-144.

[17]李彤,孙红伟.浮针疗法结合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1):164-166.

[18]曹晶,何彩霞,黄楚真.社区延续性护理脑卒中患者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2):150-151.

[19]周燕,孟红君.团队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出院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6,15(2):179-181.

[20]庄红花,尹玉珊.专科护理门诊在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1):135-137.

猜你喜欢
延续性护理生存质量脑卒中
微信在痛风性关节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延续性护理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