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道,即凡而圣通过《论语》探究孔子至圣与平凡的统一
——

2020-05-07 14:24杨胜祥
华夏文化 2020年1期
关键词:颜渊论语孔子

□杨胜祥

在中国历史文化上,孔子集前代之大成,开后世之新统,“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因此,孔子历来为人们所推崇与仰慕。孔子及其思想在历代大多为统治者所重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孔子地位的不断提高。伴随而来的是孔子不断地被神化,从人的形象逐渐走向神坛,变得神秘、庄严、肃穆,然而这恐怕不是孔子所希冀的。

子曰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我们可以考虑从一个平凡的、近人的角度来看我们的至圣先师,通过《论语》这本公认的准确资料探讨孔子至圣背后的平凡。

一、学习与爱好

(一)勤奋学习

孔子具有广博的学问和高尚的德行,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当我们瞻仰圣人光辉形象之时,首先要明白这样两点。

其一,孔子并非天生无所不知。孔子说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直接说明自己并非天才,而是通过自己不断地“敏以求之”,不断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述而》),从而成为一位博学多才、道德高尚、受人景仰的人。

另外,孔子一生都在勤奋学习、努力奋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青年时代,孔子就立下志向。一生勤学,转益多师,所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到了晚年,孔子也不停止其学习的脚步,“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综观《论语》一书,孔子对于学习方法、学习目的、学习体会的介绍不在少数,有关弟子教育、知识培养、品德养成等的言论也不可胜计。这正是其脚踏实地、学习不倦之体现。

(二)弦歌不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音乐是孔子的爱好之一,这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其一,孔子喜欢和大家一起唱歌。“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别人唱得好的地方,还要使人家反复地唱,然后和着人家唱。这与后来大儒们一本正经、讲经论道的形象大不一样。孔子是平易近人的。

其二,孔子平时喜爱唱歌。“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那么,一般的日子里,孔子必定是天天唱歌。

其三,孔子有时也会沉迷于音乐之中。“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不可否认,能够达到“不知肉味”的地步,与孔子对音乐的敏锐洞察力、高超欣赏力相关。然而更为重要者,大概是因为热爱而专心,正如一般人会沉溺于自己所热爱的事物。

其四,孔子遭受劫难之时,仍能不停止唱歌和弹琴。“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甚至到了生命尽头,还唱着 :“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音乐的精神是和谐平衡的,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去除人的烦恼,而求得天人合一,澄静平和。这也许是孔子热爱音乐的原因。

二、爱子女、爱学生、爱众人

(一)爱子女

孔子对于女儿的爱主要表现在他为女儿寻找到他认为值得托付的人。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论语·公冶长》)

孔子认为公冶长虽然身处监狱之中,然而并非是他的罪过,在肯定其德行的同时,为女儿找到了自认为理想的归宿。慎重地为女儿选择合适的夫婿是爱女儿的表现。

孔子对于儿子的爱则表现在对儿子的教育之上。不强迫他学习,也不放任不管。孔鲤是这样描述自己与父亲的一个生活片段的:

(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学诗乎?”对曰 :“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学礼乎?”对曰 :“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论语·季氏》)

孔子告诫孔鲤好好学习诗,好好学习礼。

(二)爱学生

孔子之时,官学势微,私学兴盛,孔子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开创私学,培养大批弟子。这一过程中体现出孔子对学生的关爱。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认真负责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亦师亦友,教学相长,收获知识与快乐。

例如,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孔子旁边之时,孔子一句“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可以在老师面前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接下来就是四位弟子各言其志,当然,孔子同意的是曾皙的想法——“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但他并不否认其他三位弟子的说法,只说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充分尊重了不同的志向(《论语·先进》)。

二是耐心面对学生的质疑与反驳,冷静引领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孔子周游列国时,路过陈地,遭逢断粮,跟随的人都饿病了,不能起身。性格耿直的子路愤愤不平地对老师说 :“君子亦有穷乎?”孔子冷静地回了一句话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坚持阐述正确的君子之道,劝诫之中隐含责备,正告之余不失和蔼(《论语·卫灵公》)。

三是对于学生的错误能够及时批评,防止其错误扩大化。面对“宰予昼寝”,孔子直接给予批评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批评直言不讳,这正是孔子关爱学生而怒其不争的表现。(《论语·公冶长》)

四是和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孔子遭遇匡人围困,与颜渊失散后重逢,“子曰 :‘吾以女为死矣。’曰 :‘子在,回何敢死?’”(《论语·先进》)孔子通过一种如释重负之后的调侃与戏谑,对颜渊的出现表现出高兴与放心,亲切、自然而又不失风趣。颜渊后来不幸早逝,时当暮年的孔子撕心裂肺地哀恸 :“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伯牛有疾将死,孔子握着弟子的手痛惜着说 :“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可见师生感情深厚。

(三)爱众人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通俗说来即是富有爱心之人。

“厩焚,子退朝,曰 :‘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首先关心人是否受伤,是孔子对人的生命与安全的尊重。“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论语·述而》)有丧者是哀伤的,孔子能够与人共同分担哀愁,能够想人之所想,哀人之所哀。这是孔子对于他人遭遇苦难的同情。“师冕见,及阶,子曰 :‘阶也。’及席,子曰 :‘席也。’皆坐,子告之曰 :‘某在斯,某在斯。’”(《论语·卫灵公》)孔子不厌其烦地提醒盲人,亲切关怀,和蔼可亲。这是孔子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尊重与关怀,由此可知孔子富有爱心。

孔子之仁还可延伸至更深层次,即对于人之外的生物的爱。“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适可而止,不过多杀戮,这是孔子仁的本质体现,和我们今天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谋而合。

三、幽默、愤怒与偏见

(一)幽默

孔子并非是一尊冷冰冰的神像,并非是高高在上、不苟言笑的存在。在《论语》中,我们能亲切地感受到他的音容笑貌,与人交往,教人知识,寓事理于轻松愉悦的气氛中。

《论语·宪问》载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原壤是孔子的故人,他在等候孔子时箕踞而坐。古人以箕踞为野蛮无礼之举动,孔子对此并没有厉声责备、严肃批评,而是采用了幽默的口吻来指出故人的缺点,还用杖轻敲原壤小腿,使其改变箕踞坐姿。从中可见幽默诙谐、平易近人的老朋友形象。体现了孔子“恕”的思想。

孔子的幽默亦体现于其对学生的引导教育。《论语·阳货》载: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 :“割鸡焉用牛刀?”

武城这样的小城邑,都能够受到礼乐的教化,符合孔子礼乐教化之理念。然而孔子没有直接称赞子游的笃信,而“莞尔一笑”,反问子游“割鸡焉用牛刀”。以鸡喻武城,以牛刀喻礼乐之教,形象生动,趣味盎然。脱离了普通说教的乏味与无聊。

(二)愤怒

孔子愤怒社会现状。面对礼崩乐坏的乱世,孔子也会展现出他的愤怒,谓季氏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季氏僭越礼制,孔子对此深恶痛绝。

孔子对学生怒其不争。“宰予昼寝”,孔子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季氏”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谋取财富而“富于周公”,然而,维护礼乐的孔子却有一个学生冉有帮助季氏扩充财富,孔子十分生气,怒斥道 :“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

四、理想、世俗与无奈

(一)理想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孔子的志是什么?“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笔者认为这与孔子所赞赏的曾点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所反映的理想是一样的,即改变礼崩乐坏的现状,回到礼乐文明、百姓安居的大同世界。这是孔子毕生为之努力的抱负。孔子认为自己有天命。如《论语·子罕》载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天命为何?应该就是实现他这个理想。

(二)世俗

孔子是人,也会有对世俗生活的追求。

对于饮食,他追求精益求精。“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对于衣着,追求合礼得体。“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吉月,必朝服而朝。”(《论语·乡党》)对于出行,追求符合身份。“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对于富贵,孔子亦有一定向往。子曰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

然而,对于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追求、富贵的向往,必须要在符合道义的前提之下,“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三)无奈

我们看孔子的一生,看到的不只是他的辉煌与成功,更多的是他的无奈与忧愁。

一是天道不行、礼崩乐坏。季氏僭越礼制,以大夫的身份去祭祀泰山,孔子的弟子没有办法阻止,孔子无可奈何,只有哀叹(《论语·八佾》)。当礼崩乐坏已经成为了普遍的现象,以至鲁国长期以来已经不再“视朔”,“告朔之礼”名存实亡。“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 :‘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可见其对礼乐的热爱,又见其无可奈何之深。

二是无法施展才能、改变社会现状。孔子长期没有遇到合适的君主,无法施展才能。“子贡曰 :‘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 :‘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可见孔子对于遇到明主的渴望与长期不可得的无奈。

三是弟子早逝、道业难传。孔子六十九岁时,唯一的儿子伯鱼先他而逝,七十岁时,最喜爱的弟子颜渊去世,七十二岁时子路在卫遇害身亡,孔子面对这一系列的打击,束手无策。特别是颜渊去世,“子哭之恸”,孔子把颜渊当做自己学问的继承人,不幸早逝,无怪乎他感叹道 :“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与痛心。后来当鲁哀公和季康子分别问 :“弟子孰为好学?”孔子的答案里都相同地出现了这样的话语——“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论语·雍也》、《论语·先进》)

五、君子之道,即凡而圣

孔子和平常人一样需要学习,然而学习的能力、努力的程度则有所不同。孔子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孔子对于自己兴趣的热爱与追求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作为父亲,孔子爱自己的子女,不是溺爱,不是疏远,他有自己的方式;作为老师,对于自己的学生,孔子有教育、有批评、有期望,最重要的是有真正的感情。他同样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不仅对世人,甚至延伸到万物,他的爱心是一种平常人所无法达到的大爱。孔子有时也幽默,但并不是玩世不恭、戏谑狡黠,他知道掌握分寸。他也愤怒生气,不是因为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是因为天道之不行,学生之不争。孔子与我们一样,都有理想,但他的理想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天下。他也追求富与贵,然而要以仁作为基础和前提。孔子也有无奈的时候,但悲伤之余,他并没有放弃。

美国学者赫伯特·芬格莱特把他研究孔子的一本专著命名为——《孔子:即凡而圣》,用“即凡而圣”来形容孔子是恰当的。孔子有平凡的一面,他的平凡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具有的,然而他至圣的一面,则不是我们可以轻易达到的。我们可以用《中庸》里的“君子之道”来解释孔子的即凡而圣。他的平凡是“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他的至圣则是“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总而言之,通过《论语》可以认识到孔子至圣背后也有平凡的一面,两者的同时存在印证了“君子之道”。

猜你喜欢
颜渊论语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是谁害了颜渊
是谁害了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