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2020-05-07 18:47胡建宇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5期
关键词:医用化学实验教学

胡建宇

[摘           要]  在教育阶段,采用更加科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医用化学实验水平是医学院的当务之急。介绍了医用化学实验教学现状,阐述了教学过程结合互联网的重要意义,提出基于“互联网+”构建以微视频为核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学生、教师之间的交流,录制实验视频上传网络,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改善意见等方式,能够成功实现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    键   词]  “互联网+”;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微视频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5-0210-02

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和病理现象,如消化、吸收、排泄等都包含复杂的化学变化。人类生存必需的营养物质,如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人体内部的代谢也遵循化学原理。因此将医学研究与化学实验相结合,作为极其重要的病理检测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医疗手段,在“互联网+”时代,进行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更多熟练度较高的专业人才,能够有效缓解当前医学人才紧缺的问题。

一、医用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医用化学实验是医用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与医学相关的基本理论、化学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用化学思维应对相关医学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生化、药理以及临床课程奠定基础。当前医用化学实验教学课程情况如下:

(一)实验课堂教学时间较少,学习质量不高

总体来看,我国用于教学的医疗资源较少,医学院的学生大多数时间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实验课堂教学时间不多。医用化学实验所需的实验仪器,如分光度计、pH剂、容量瓶、锥形管以及针对特定实验对象所需的具体操作流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但很多医学院在课程设计上采用8节实验课总计16个学时的总时长,除去教师讲解环节,留给学生实际练习、操作的时间非常有限。一般情况下,实验室除了正常的教学课程之外禁止学生进入,尽管部分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验室开放次数,但缺乏教师的专业指导,导致学生无法及时解决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相当数量的医用化学实验完成度普遍较低,学习质量不高,没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一对多”实验教学,不利于学生掌握难点

当前医学院的实验教学环节,与其他专业一样,采用“一对多”的模式,由教师作为主体,面向广大学生进行授课,由此导致的问题如下:第一,为了整体把握学生对实验的观察、理解水平,教师在示范时,往往以难度较低的实验入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水平学生的发展。第二,一名教师带教30名左右的学生,在演示实验时无法保障处于各个观察角度的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和记住每一项实验步骤,当不同的学生进行练习时,出现的问题不尽相同,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只能尽可能地收集问题集中爆发点进行讲解,致使部分学生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答。因此学生在实验中经常发生操作不规范出现实验事故,导致实验失败甚至仪器损坏等情况。

(三)学生整体实验水平较低

由于课堂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加之实践机会有限,长期累积之下,很多学生对医用化学实验产生了急躁且厌烦的情绪。根据2018年对部分学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调研发现,超过80%的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够熟练使用医用化学实验所需的仪器并掌握相关的实验流程持否定态度,很多学生表示通过实验课只能学习到60%~70%范围的专业知识。令人惊讶的是大多数学生对转移溶液、性能保存等基础操作还不能熟练掌握。应该说,大多数医学生希望自身拥有治病救人的能力,也愿意为之付出努力,但不同于理论知识,受限于有限的实践次数,无法进行足够的练习,当理论与实践不能良好结合时,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二、医用化学实验教学结合互联网的重要意义

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传统的工作模式都得到了颠覆性改变,比如以实体店为主的销售模式近乎完全地转移到线上销售,电商、网商的兴起带动了快递等行业的发展。而教育工作也逐渐走出以教室为主要教学空间的传统模式,将更大的比重放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智能设备,通过微视频的制作实现了“翻转课堂”等符合时代潮流的教学方式,并且已经初步展现了成果。在很多中小学以及大学,在一些实际运用程度较高的课程如英语交流、话剧表演等,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以自身为主体的灌输式教育,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微视频的录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让學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不同角色,从多方面查找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1]。

根据我国高考相关数据显示结果,医学院的生源水平较高,普遍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来说,教师应该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改变实验课堂的教学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目的围绕学生展开,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教师的作用在于给出专业性较强的针对性指导,解答学生的疑惑。不仅如此,在智能设备大行其道的今天,在“互联网+”环境下,引导学生更多地将使用智能设备的观看意义不高的网络直播、玩网络游戏的时间转移到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自主录制医用化学实验视频,从而达到提升自身实验水平的目的,发挥网络这柄双刃剑正向的一面,对改善我国整体教育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事项。

三、“互联网+”时代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一)基于“互联网+”构建以微视频为核心的自主学习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育,无论是理论知识教育还是实验讲解,都将学生局限在教室之内,学生与外界的接触十分有限,特别是一些对实践动手能力有较高要求的专业,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身发展。因此医用化学实验教学应该基于“互联网+”构建以微视频为核心的自主学习模式。此种模式的具体构成方式如下:

1.从教研部门入手,改变实验课堂的教学步骤

教师将一些基础的实验课堂认知环节,如对医用化学仪器的介绍、对操作准则的解释、一些行业基础性实验步骤示范等,通过智能设备的应用软件制作成微视频,供学生观看。教学大纲一经确认,在短时期内不会轻易改变,因此教师在每个教学周期内进行重复性的基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紧张的医疗教学资源的浪费[2]。通过微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不仅极大地节省了教学资源,还能使学生对自身不理解的实验步骤进行针对性反复查看,进而由量变引发质变,将很多传统课堂教学步骤转移到课外,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微视频为核心开展的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关仪器的印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实现解惑的目的

传统的实验课,一个学期只有8节次16个课时,很多学生完全无法对仪器产生“熟悉感”,而通过微视频反复观看教师的操作,在掌握教学重点的同时还能做到对实验器材烂熟于心,在日后接触时得心应手。

(二)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学生、教师之间的交流

在“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工作变得更加容易。很多学生性格内向,在面对面谈话时容易产生紧张的感觉,从而形成心理压力,无法清晰表达内心真实想法。而通过智能设备,在网络这层虚拟的“窗户纸”背后,很多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可以实现无障碍交流,甚至能够畅所欲言,将心中对医用化学实验的所有想法尽可能描述出来,不仅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查清对知识理解的不足之处,还能及时发现良好的学术思维。比如在传统的医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演示过程中学生对一些步骤没有完全理解,在面对教师进行询问时无法描述出具体的实验步骤。而通过微视频进行学习时,学生不服输的性格会首先得到体现,在反复观看过程中很多问题随着观看次数的增加会得到自主解决,针对一些教学难点,学生可以通过截图、标注等方式让教师或者同学清楚地看到问题,从而不必花费额外时间进行解释,直接就问题进行探讨和讲解,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3]。

除此之外,利用网络平台,可以将学习空间向更广阔的地带扩展。通过不同的网络平台,与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人才共同学习、交流,不仅有助于开拓思维,还能在充分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到他人更加先进的学习方法,从而使自身得到全面提高。特别是对医学生来说,应该抓住特定的机遇,通过网络渠道了解更多关于病毒的解析、DNA序列确认等专业知识,增加知识储备。

(三)录制实验视频并上传网络,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改善意见

通过“互联网+”开展的微视频教学模式,可以将视线面向更加广阔的范围,不仅仅是通过教学视频进行学习,学生还可以将自己作为主角,录制实验视频并上传到网络,接受来自社会各界提出的改善意见。医务工作作为特殊行业,人们对其有着更高的要求标准。因此,学生进行视频录制的过程,其实是将自身放在公众面前,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不同于教师、同学以及同行之间的互相检查,公众具备的社会地位、认知水平、道德素质、评判视角大相径庭,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学生将来要面对的来自社会不同阶层、不同方向的工作压力,因此通过实验视频,提前了解到医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遭遇的方方面面,做好充分准备,能够帮助自身快速成长[4]。

总体而言,微视频面对的网络评价分为三类:第一,善意的批評或提醒。书本上的实验要求与实际工作很可能存在差别,或者是面对特殊情况时,常规的实验操作流程和可能无法达到检测目的,因此善意的批评或是对相关实验步骤的纠正、探讨,学生应该虚心接受,积极改进。第二,非专业人士的评论。在医学领域,任何其他行业都是不专业的,因此说外行话的情况非常普遍,加之学生录制微视频的实验室或其他环境,无法与医院专业的医用化学实验检测室相比,基于此,可以与网友充分交流,互相理解,交换不同行业视角的意见。第三,吐槽或是具备消极心理的负面评论。网络环境毕竟较为宽松,很多人抱着“玩”的心态,经常随口一说,对此种评论不必当真。而部分人的评论似是而非,没有就事论事,对于此种毫无建设性的意见,学生应该仔细分辨,对其中有道理的部分认真吸取,对其他内容自动屏蔽。总之,坚守初心,抱着学以致用、治病救人的态度,运用“互联网+”的环境,努力提高自身医用化学实验水平。

医学作为专业性极强且需要足够的开放性才能逐渐完善的特殊职业,在“互联网+”时代下,应该充分抓住机遇,利用微视频等方式的先进性和功能性,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当越来越多的医学生在医用化学实验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并勇于挑战时,必将促使我国医学事业攀登新的高峰。

参考文献:

[1]马汉俊,赵士博,韦雨忻,等.网络环境下基于PBL的“对分课堂”在医用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96):92-94.

[2]满雪玉,王安俊,张义娜,等.“互联网+”时代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1):109-111.

[3]苗培果.基于医用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改革与实践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05):183-184.

[4]林太凤,王惠琴,郑大威,等.医用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2):118-119,122.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医用化学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医用生物敷料栓对肛肠病术后疗效的观察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改良医用防护服的穿着舒适性与防护性能分析
医疗器械:千亿市场面临洗牌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奇妙的化学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