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审计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

2020-05-08 08:43虞旭迪
大经贸 2020年2期
关键词:会计师育人思政

【摘 要】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课程思政作为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切入点和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的重要抓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增强育人合力。专业课实现育人既是技术,更是艺术。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到底教什么?怎么教?本文以《审计》课程为例,深入挖掘审计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并探索审计课程“寓”教方法,以发挥课程独特的育人优势和作用。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审计教学

一、引言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承担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以思政教师讲授思政课程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显然已满足不了新时代的高校学生教育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孤岛”困境、“反差”效应、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急需改观。

所谓“课程思政”即课程德育,指的是学校以专业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恰如其分地运用教育方法、手段,将意识形态、价值引领的教育性因素渗透、融入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过程中,让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者的预先安排与设计,最终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思维方法。任何课程教学的第一要务是立德树人,任何课程教学都肩负德育的责任。在课堂上开展思政教育将不单单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也将是每一位高校专业课教师的本职所在。教师要精心巧妙地进行教学设计,不断探索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融入、渗透的技巧与艺术,围绕育人目标把“思政”教育恰当地融入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案例、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中。

二、审计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审计课程通过学习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程序、方法、技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知识,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技能,为各企业事业单位及社会中介机构提供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注册会计师是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检查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并检查企业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情况,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利益的驱动和职业道德的缺失,出现了大量审计失败案例。审计失败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社会经济利益分配失公和失效,导致社会经济秩序的紊乱和无序,最终损害了市场经济的有序性。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也要注重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遵守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本文以《审计》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蕴含审计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实现专业课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将德育渗透、贯穿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审计课程中的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人们精神和行为的发动机,是前进的引擎。大学生只有明确了理想信念才会迸发出前进的动力,才会有克服困难、不断拼搏的勇气和斗志。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和发展情况的综合体现,其信息的客观公允关系到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能否做出正确的决策。注册会计师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鉴证者,是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维护者也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参谋,是我国社会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在确保经济数据的真实、准确,及时发现风险所在,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大学生在学习审计课程的同时,授课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社会利益为先的理想信念,积极担当应有的社会责任。

(2)审计课程中职业素养、道德品质教育

注册会计师是资本市场的“看门人”,做好“看门人”首先要做到独立、客观、公正地做好专业服务,遵循职业道德。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建设,强化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特性,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规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注册会计师担当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然而,现在许多会计师事务所在获得高额审计费用后,并未履行其审计职能,没有实现审计目标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出现各种各样的审计失败。2016年以来,会计师事务所受到中国证监会处罚的案例就有15起,其中有3起是对重组资产进行虚假陈述;有3起是对IPO申报财务数据进行虚假陈述;有9起是因为避免退市对财务数据进行虚假陈述。尽管上市公司造假行为的系统性、隐蔽性使得注册会计师发现造假行为越来越困难,但对审计失败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失败的主要原因集中在未函证、未实施分析程序、证据搜集不足。审计人员未能严格遵守审计准则实施重要审计程序,未能保持审计工作中的谨慎性和职业判断,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有所欠缺是审计失败的内因。

高校作为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在人才培育方面,应坚持“教”与“育”的有效结合,积极推进德才协同育人建设。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从业者。通过案例分享和暑期实习逐步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教育学生坚守思想道德防线、廉洁从审底线,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为物欲所左右,不被金钱遮住眼,不放纵自己,不随波逐流。

(3)审计课程中的创新教育

新形势、新环境、新要求为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审计思路,丰富审计方法,改变以往固化的审计模式,从被审计单位具体工作业务出发,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大数据分析,主动出击,有的放矢。

三、审计课程创新“寓”教的方法

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在思政教育上避免牵强附会、割裂曲解、生搬硬套,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同频共振的立德树人效果。审计课程肩负起育人功能,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隐性渗透式寓教法。所谓的“隐性渗透”是一种看似无意,实则收效甚大的渗透式教学。隐性渗透式教育强调通过教师的学识素养、言谈举止,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的大脑和内心。教师要不断地增强人文社科素养,提高育人本领和能力。言传不如身教,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广阔的知识视野、深厚的学识积淀,才能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节拍,广纳社会信息,才能为“课程思政”铺垫良好的基础,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厚积薄发,喷涌而出,在育人过程中真正做到“和风细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

(2)自然结合式寓教法。真正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务必做到“德治融合”、“德计融合”。教师要在备课环节精心巧妙地进行教学设计,切实将“思政”的“盐”融入专业教学的“汤”。如在讲授审计风险知识点的时候,结合世界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因为安然公司造假而荣誉尽毁以及国内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因未严格实施审计程序,在审计过程中职业谨慎不够,没有有效的将检查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导致会计师事务和注册会计师通报批评、暂停执业等处罚的案例,让学生感受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实事求是、依法执业的重要性。如在课间向学生播放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员工改编的歌曲,“他有天的视野海的胸怀山的肩膀,他要问诊经济把脉市场为国勇承当,一张报告波动全球K线势无挡... ...”随着音乐缓缓流淌,让学生感受到注册会计师背负的使命与荣耀。

(3)专题嵌入式寓教法。在讲授专业知识时,将知识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有机融合。如在讲授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责任和职业期望、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等专题时引出注冊会计师的社会责任。注册会计师以客观独立的第三者身份对代理人出具的财务报告及其他经济信息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进行鉴证,以促使代理人真实报告有关信息,保护委托人利益。注册会计师负有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企业现代制度的完善等社会责任,学生在学习该部分知识时既要理解期望差距的客观存在,也要尽可能的缩小期望差距,查找财务报表中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积极履行注册会计师的社会责任,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

(4)情景体验式寓教法。在学生掌握注册会计师如何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企业真实的财务舞弊案例为背景,结合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等思政内容设计财务报表审计案例,鼓励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去做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各小组以情景剧形式进行作品展示。体验式教学可以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的感悟。

四、结语

围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审计课程必须秉承“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将思政内容贯穿教学大纲,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牢固树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教学理念,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作者简介:虞旭迪(1979.12),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浙江,学历:硕士,职称:讲师,单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研究方向:财务与审计。

猜你喜欢
会计师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