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青年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2020-05-08 08:43宋超
大经贸 2020年2期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新时代问题

【摘 要】 党员发展是我党保持活力和先进性的关键因素,青年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心,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一线党务工作及思政教育人员,要紧跟时代潮流,主动深入了解新时代下95后、00后青年学子的群体特征与思想诉求,持续有效学习,强化改革意识,继续摒弃思政工作上的陋风陋习,为更好的助力我党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壮大、带动建设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党员 问题

一、引言

自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召开的第一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商讨会议起,90多年来我们党栉风沐雨、砥砺奋进,领导全国工农革命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了近代历史上各个时期关键性战役的胜利。2020年初全国遭逢世界性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传播,无数党员干部在危机时刻身先士卒,成百上千医护行业的优秀儿女经过层层筛选逆流而上“火线入党”。他们义无反顾地冲向防疫、抗疫最前沿,去到最危险也是人们最需要的地方。这些无一不彰显了共产党人担当的精神与追求进步的可贵品质。在任何时期,我党始终严把“党员入口”,都为队伍的生机不断增添活力源泉,一代一代极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中国全世界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二、学生党员发展标准逐步成熟

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经历的形势变化和任务发展看,党章中关于入党条件、标准上的重要变迁过程,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情况的真实映射。从这次抗疫期间一线战士们“火线入党”可以看出,我党入党标准发展有着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环境要求下,从中青年知识分子中大量发展立场坚定、愿意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党员是党中央要求全社会,尤其是高等学校党组织持续加强的工作重点。大学生是极富朝气的人才储备群体,在大学生中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培养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改善党的结构,加强队伍建设的需要,是关系到我党我国前途命运的大事。

自《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中组发〔1990〕3号)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通知》(中办发〔2014〕33号)文件相继出台以后,关于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规范标准逐年拔高,截止目前,一名年满18周岁的大学生团员原则上需要在认真书写入党申请书后经至少半年的申请人考察期,再至少一年的积极分子考察期才有可能被党组织按程序发展为一名预备党员。这充分贴合我国当前较为稳定的社会国情和各方面高速发展的需要诉求。全面从严、先锋表率的党员特质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反复强调要求下,将深深烙印在95后、00后青年党员的心中,成为国家今后继续保持腾飞的关键因素。

三、当代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普遍问题和特征性问题

往年来,高校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主要存在着的入党主动性不足,入党动机多元化,重发展轻教育,重发展前教育轻发展后教育,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等问题。高校本身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常规培养上,发展前进行教育落实而不重考察收获,入党后的持续培养教育难以为继、措施不力,教育内动力及外部约束力缺失。当代的大学生群体以95后甚至00后为主,在上述这些以往普遍问题上,又衍生出伴着这一代青年人所独有的“发展老大难”特征性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对入党前后教育的新网络媒体格式诉求增多,对线上线下党课形式、质量、时代感要求显著提高。相比85后大学生,00前后的大学生从小生长在成熟的网络环境下,对于功能更新频繁的新媒体工具的应用及开拓能力远远强于前几代人,对于新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及适应能力甚至比教师群体更强。任何方法、任何形式、任何内容的真实可靠性,00前后大学生都可以自行通过网媒进行搜索比对、群体商议(自媒体)来判断及定位。以往大量黑板板书式的照本宣科,或是浮于形式(摆拍)的外出实践,对于他们的吸引力和认同感远远比不上一次精心设计、内容详实、旁征博引、富有时代气息的优质党课教育。传统党课授课方式难以激发兴趣,有“时代错位”之感,讲课风格适合的青年讲师大多理论基础较弱,难以凭风趣的内容将理论升华至学生心中。新时代下党员培养教育不但要跟随中央的原则要求,还应尽可能精简数量,提高质量,而优秀的授课人员数量稀少、培训力度跟不上、而需求缺口大,这对高校大批兼职的党务工作者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2.校园“功利主义”横行,大环境建设需不断改进,思政工作者考评重心应重新回到“以学生为本”。当下校园有两个广为流传的说法,一是青年大学生在家庭、校园、社会的共同影响下很容易成长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二是越来越多名声在外的教师未必能做好本职工作——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因为其时间精力都耗费在出书立作,赴外交流中去了。后者中自然不乏有教师党员,甚至专职思政工作者,其出于自身发展考虑,往往将学生的思政教育甚至身心健康保障压在一个很低的阈值下,只要不出现重大事故,则对其来说便没有问题,可以调配全部注意力忙碌自己的规划。对于模仿能力强的青年人来说,有这样的教师党员做 “表率”、身边充斥着的放养式或流于形式化的思政管理,学生们很难不发挥自身优势带着调侃进行网络传播,网络传播力量极为强大,若再加上大环境的默许与高层领导的无魄力不作为,无疑会给社会风气和时代进步扯上不必要的后腿。

3.群团组织、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趋严重。高校中在党委领导下的学生群团组织,其建立初衷和主要工作已经由紧跟党中央脚步加强政治学习、维护学生群体自身权益及为学校发展建设出谋划策变为麻木机械地完成教师交给的重复的、含金量低下的“指标任务”、“打卡任务”。并且在群体当中形成广泛的“规则原是如此”的不抗争不质疑不建议不改良的默认风气。学生是高校的主体,高校建设的主旨是围绕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而服务,若青年学生中普遍存在这种“佛系”、“无为”的思潮,则按照党章要求出来的有思想、有主见的学生党员反而会成为另类遭受同龄人的鄙夷嘲笑,最后不但无法带领同龄人共同进步,甚至可能会由那些“有方法、有手腕”的学生干部所取代。此外,作为高校最基层的党组织,学生党支部由于学生多,教师少,在党员发声、提议中受重视程度往往不够,这既因为学生党支部有改革创新想法的人员数量稀少,自身理论水平不足,也有其权责不高,无法得到党员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相同的有效容错纠错机制保障的缘故。实际上,由于高校环境、学生身份的各自特征性,高校党员发展和党支部建设应在党中央推出纲领性文件基础上,有众多极具创造力自我革新。

四、展望

针对大学生党员党性的锤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校需要把对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贯穿于党员发展的全过程。本次疫情防控期间,广大90后、00后青年逆流而上,奔赴抗疫一线,舍生忘死日以继夜,被习总书记称赞“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作为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我们不能辜负党中央、总书记的殷切寄望,也不能辜负这些在新时代下成长,相比革命先烈同样优秀和勇敢的年轻人。我们不但要更加注重加强对大学生党员发展前后的教育引领,也要持续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和岗位责任心,用更多更好更富有特色的培养模式对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因材施教,解决实际问题。

以大学生党员为代表的青年一代将逐渐成为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绝对核心,高校要站在一个全新的战略高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生党员发展前后教育的工作意义,教育对象及教育主体存在的时代性问题,强化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创新力,正确发挥学生群团组织的形象作用,为全球疫情灾害过后我党带领建设全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全国全世界人民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这一伟大使命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郑显松,芦卫红,刘轶君.从入党条件的变迁看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4(02):72-77.

[2] 丁铂.新媒体下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教育[J].现代交际,2019(23):148-149.

[3] 杨捷.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路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作者簡介:宋超(1986—),男,汉族,安徽铜陵人,合肥学院先进制造工程学院辅导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大学生党员新时代问题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