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的人民主体观

2020-05-08 08:43岳红
大经贸 2020年2期
关键词:人民群众马克思

【摘 要】 本文围绕马克思的人民主体观,分析其现实根基,明晰其内在蕴含的价值性和目标性等理论内涵,以期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人民主体观的继承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马克思 人民主体 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历史演进更替的主体,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推动国家建设的根本力量。马克思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确立其系统性的人民主体观。

1.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现实基础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这是马克思理论的基点。透过他对“现实的人”与劳动实践的相关阐释,我们可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现实基础,进而把握其深刻的内涵。

马克思所探讨的人民群众是“现实的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人类历史活动的主体是人,他们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的人。”、而现实的人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不断获得自我实现和自我解放的现实力量。这既反映了马克思对人之本质的把握,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以往错误观点的有力批判。针对费尔巴哈关于人是具有无限意识并能够直观超越自身界限之存在的观点,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的人是置于自然之中对自然直观的人,鉴于后者仅仅把人当作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探寻人的历史时脱离了唯物主义,因而,他把人的历史归结为宗教的历史。由此,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以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即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马克思指出,一切旧唯物主义只是看到了客体的客观性,却没有认识到主体的能动性。在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崭新的唯物主义的科学历史观,认为现实的人人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

一方面,对人类历史的考察应从人开始。在改造自然和创造人类社会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得以确立。有必要指出,马克思所指称的人并非离群索居处于固定状态不变的人,也非抽象精神的人,而是处在具体社会现实之中有血有肉的精神存在。全部人类历史是现实的人从事生产生活的历史。现实的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不是从现实的人出发,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思想就失去了基点,在现实世界的历史过程中就不存在改造世界的可能性了。在现实的人的基础上,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人通过与他人结成社会关系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另一方面,马克思人民主体观的实现路径是劳动实践。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以往的哲学思想之合理成分的基础上,马克思指出,劳动实践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对象化自己的本质力量的一个过程。实践体现了人的本质,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正是在劳动实践中,使得人成为物的创造者和历史的创造者,把人自身提升为历史发展的主体。历史的发展就是现实的人的實践活动的展开,实践是人类历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人的主体性在实践中得以确证。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也内在地统一起来。通过劳动实践,加速了人们通过劳动这个中介由分散走向联合的过程,成为相互依赖的命运共同体,从而促进了人民主体的实现。

2.马克思人民主体观的理论内涵

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具有丰富内涵。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实践主体、关系主体、价值主体、目标主体四方面加以把握。

首先,人民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实践主体。在“现实的人”的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阐述了人类在社会中的劳动实践创造了人类社会。在他看来,人类发展的过程首先是物质材料的生产过程,而人民是这一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劳动人民的劳动创造了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并且产生社会变革。因此,人民才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促进历史发展,人民群众中有无限的智慧源泉,从根本上通过实践改变历史。

其次,人民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关系主体。人是物质生产的主体,同时也是维持社会关系的主体。人类的活动在包括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进行。人在自己的活动和与其他人的交往中成为关系主体,产生各种社会关系,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也会随着人的实践活动发展或者转变。更具体而言,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发展变化,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不会自然而然地跟随生产力的变化实现和完成这种变化,它还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推动与促进。故而,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参与社会革命等活动来促进生产关系和其他关系的转变。

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价值主体。马克思始终坚定不移地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实际利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应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需求,因此社会评价标准也应该符合整体利益和需求,人民的处境可以直接反映社会结构或制度的状况。因此,只有实践活动的主体——即人民,才能反映发展情况,做出正确的评价。只有人民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尺度,没有人民作为主体,社会发展和社会评价就无从谈起。

最后,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主体。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的目标,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目标指向。马克思和恩格斯描述的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是他们致力于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最终追求。“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意味着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人可以不受任何来自外界的压力或条件的羁绊与束缚,使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得到自由、自主、自愿的发展与显示。这种发展是通过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消灭私有制、分工、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与差别,从而实现的每个人的能力、个性、观念的全面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到达之前,努力提升每个个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努力使人自身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正是体现了将人看作社会发展的目标主体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岳红(1996—),女,汉族,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人民群众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行政不作为”现象探析
从天长市人民群众看军队改革所作出的思考
毛泽东群众路线与当代价值研究
网络党建工作研究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