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有效性策略

2020-05-09 10:20刘巧云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职汽修教学有效性策略

刘巧云

摘要:汽修专业的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科学技术以及工程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中,要赋予汽修专业教学有效性的新内涵。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师,至少要建立这样几点认识,才能为有效教学奠定基础:一是关注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二是跟踪最新的教学理念;三是研究汽修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要立足于两个目的: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促使学生掌握汽车维修技术。同时应当坚持这样两个策略:一是技术引领策略,二是成就激励策略。

关键词:中职汽修;教学有效性;策略

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对于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而言,教学的有效性有着特殊的意义。有别于一般的文化知识,汽修专业的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科学技术以及工程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尤其是在我国,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变化,以及社会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汽车的生产量与销售量已居世界前列,这对汽车维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要注意到这种变化,并且将其体现在有效教学的思路与实践过程中。本文就重点谈谈提升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有效性思路与策略。

汽修专业教学有效性的新内涵

赋予汽修专业教学有效性的新内涵,应当考虑教师、学生以及汽车技术的发展情况。

对于中职汽修专业教师而言,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营造丰富多样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实现提高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有效性的目标。这一点非常重要,可以说是新时代背景下,汽修专业教学有效性发生的前提。众所周知,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对于汽车这样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行业而言,如果汽修专业的教师不能够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那自然就起不到应有的引导作用。从教学实践来看,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师,至少要建立这样的几点认识,才能为有效教学奠定基础:一是关注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二是跟踪最新的教学理念;三是研究汽修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

对于中职汽修专业的学生而言,有效教学对应的是有效学习,有效学习需要梳理正确的学习理念。要认识到的是,汽车维修固然需要体力的付出,同时更需要智力的付出,因此不要认为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是一个体力活,对故障的判断是否准确,对汽车运行原理是否熟悉,能否用最低的成本解决同一个问题,等等,都是学习理念的重要内容。

对当前汽车技术发展情况的把握,主体也在于教师。传统的汽车维修以“修复”为主要任务,今天的汽车设计与制造已经是“模块化”的思路,而且当下的汽车技术越来越向智能化发展,其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有一个较大的难题,那就是汽车故障的判断与检测。很大程度上,今天的汽车检测已经非常依赖于电脑,但电脑还是由人来使用的,很多故障也不在预设之内,这就要靠汽车维修者去积累经验,形成判断依据。在中职汽修专业的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向这个方向指点学生,就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汽修专业教学有效性的新思路

上文从教师、学生以及汽车三个角度对汽修专业教学有效性的内涵进行了阐述,那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当有相应的教学新思路。一般认为,教学活动是师与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这一点对中职学生来说更为突出。在笔者的课堂教学上,师生的互动主要立足于两个目的: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促使学生掌握汽车维修技术。

实事求是的说,汽车维修专业的知识是枯燥的,成天限于故障的发现、检测与排除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尤其是面对一堆没有生命的机器,刚开始形成的那点热情很快就会消耗殆尽,这个时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促使学生掌握汽车维修技术,这是本专业教学有效性的应有之义。当然将这两点分开阐述,并不意味着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两者就是截然分开的,相反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

例如,在笔者的教学中一直坚持着“实车、实兵、实战”的思路,而且笔者经常在课堂上强调这一思路的合理性,剛开始学生对这“三实”思路还是认同的,后来学习某些知识的时候,就有学生提出不必“实车”,利用多媒体讲讲就行了。当学生有这一思路的时候,笔者就跟他们开玩笑:将来你们到了维修一线,遇到汽车故障的时候,难道会把我今天用的PPT拿出去查找吗?再进一步讲,假如遇到汽车发动机活塞的故障时,要想准确地从活塞环的功用及材料、活塞环的间隙、活塞环的结构以及活塞环的装配等角度去进行准确的判断,那只靠理论知识也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只有实兵面对着实车的时候,才能起到实战的效果。

再比如说上面提到的,现在的汽车设计以及制造,都有着高度集成的思路,一般的故障检测也是依靠电脑来完成的,事实上就算是用电脑去进行检测,还是离不开基于经验的判断。根据笔者与汽车4S店的维修师傅的交流,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遇到一辆有故障的汽车,首先还是应当基于自己的经验去判断。但是,这个观点常常得不到年轻徒弟的认同。用老师傅们的话说,“这些小年轻一遇到问题就捧着电脑上去了”,言语里所透露出来的那种可惜、可叹,让笔者认识到今天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技术,更要教给学生正确的维修理念。而要形成这种理念,就更加需要坚持上面的“三实”思路,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才有可能形成正确的汽车维修理念,在理念的驱动之下掌握最新的汽车维修技术。

汽修专业教学有效性的新策略

“三实”思路可以促使课堂教学中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这个教学策略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阐述。

从宏观层面来看,笔者认为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培养的人才,首先要坚持适应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倡“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际上“理实一体化”就是上面所说“三实”思路的一种策略化。通过“理实一体化”去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传授,同时密切关注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力求使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不滞后于市场发展趋势,这样就能培养出有竞争力的技术型人才。

从微观层面来看,中职汽修专业有效教学至少应当坚持这样两个策略:一是技术引领策略。汽车维修本身是一门技术活,因此要努力将这个专业的学生培养成“技术控”,技术控是理念与技术结合的产物。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经常引导学生就自己所学的技术知识进行交流,这个交流既发生在课堂上,又发生在课堂外;既发生在理论学习中,又发生在实训过程中……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形成以技术为核心的学习理念,就算是学生放假在家,笔者有时候也会在班级群里面抛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去讨论或者争论,这样都能培养学生掌握汽车维修专业知识的意识与能力。二是成就激励策略。笔者所在学校有着较好的实训条件,“三实”思路驱动师生更好地站在“实车”面前对实际故障进行判断与分析,并且提出维修方案。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总是努力找出学生思路中的闪光点,然后进行放大,这种激励策略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非常有价值,能够让他们在成就体验中强化对所学的知识及所选择的专业的认同感。

面向中职汽修专业的学生,必须坚持自身不断学习,坚持以生为本,坚持“三实”思路,坚持技术引领与成就激励策略,这样就能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兆和.探析提高中职汽修专业实训课的教学有效性[J].教育艺术,2015(4).

[2]王亮.浅谈中职汽修专业课上的有效互动[J].现代职业教育,2018(9).

[3]张弘.中职汽修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7).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中职汽修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
如何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
虚拟实验技术在中职汽修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