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识字教学渗透德育

2020-05-09 10:20姜姝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4期
关键词:尝试识字汉字

姜姝

德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我国自古就十分重视德育,《弟子规》《三字经》等读物都兼有德育启蒙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尝试将德育融入到教学中,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乃是重中之重,而且汉字本身具有表意的特点,其中不少字词都蕴含感情色彩,代表价值取向,因此,笔者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尝试将德育融入其中,这样能给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基础,让学生受益匪浅。

设置问题,发展辩证思维

促进思维发展和提升,这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学生能适当地提升辩证思维,那么就能更好地明辨是非,这对于德育有很大的帮助。在汉字教学中,笔者尝试结合生活情境设置问题,将学生带入到问题情境中,鼓励学生思考遇到问题该怎么办,并顺势将汉字融入到其中,促使学生在提升思维能力的同时也积极展开识字活动。

在教授二年级下册第4课《中国美食》的过程中,笔者不仅给学生介绍了各种中国美食,并引导学生学习了“香煎豆腐、红烧茄子”等中国美食的相关汉字,而且还将餐桌上的礼仪传递给了学生。笔者尝试设置问题情境,并将相关的汉字融入其中:“假设你和老者在一起吃饭,你爱吃的‘香煎豆腐放在很远的地方,你夹不到,此时该怎么做呢?是直接站起来夹,还是走过去将盘子干脆端到自己的面前呢?”笔者鼓励学生在这样的特定情境中展开角色扮演的活动,学生围坐在一起,用识字卡片代替菜肴的名字,一名学生先读出识字卡片上的菜肴,并正确书写,然后说出自己怎样做才是有礼貌的表现。“我先请老人吃‘香煎豆腐,然后再自己夹。”笔者又设置其他的情境:“若是你不小心将‘红烧茄子的汤汁弄到其他人的衣服上,该怎么办?”学生先写出“红烧茄子”,然后说出自己的解决方法。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识字更快,而且能促使学生的辩证思维得到发展,认识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爱的教育,学生在尝试解决生活问题的时候认识到该怎样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和社会生活中的其他人和睦相处。与此同时,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也能加深对于汉字的印象,提升识字效果。

应用对偶句式,实现探索式学习

不少蒙学读物中都带有对偶句式,这些对偶句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诵读,提升识字的效果。在应用对偶句式指导学生识字的时候,笔者还会特别选择一些展现自然科学现象的词句,运用俗语、谚语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这些词句中,往往蕴含着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能促使学生更积极地探索、发现身边的自然现象。

一年级下册第6课《古对今》中运用对偶的句式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在教授了这篇课文后,笔者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些辅助阅读的资料:“大家是否知道谚语、俗语呢?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的劳动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而成的,代表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其中有不少词句也是展现大自然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笔者首先展示了课文中的“秋风对细雨”,引导学生识字后,补充了“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并鼓励学生找出自己在本课中学过的汉字“雨、寒”等,让学生加深对汉字的印象,然后鼓励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并鼓励学生思考:“你觉得古人说得有道理吗?在古代,古人又是怎样发现这些科学现象的呢?你还知道哪些身边的科学现象吗?能否也将它们用对偶句的形式表现出来呢?”这促使学生积极探究自然,发现身边的科学。

应用对偶句式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现象和科学现象,这能促使学生激发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探索之心,也能促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提升,起到将德育渗透到识字教学的效果。

赋予学习启迪精神

在识字教学中,笔者还会尝试将远古神话融入到教学中,鼓励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了解中国的古代传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鼓励学生将远古神话和现代生活进行对比,引导学生积极提问,促使学生激发想象和创造的欲望。

在教授二年级下册第25课《羿射九日》后,笔者尝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后羿射日之后,你知道还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吗?”笔者将“嫦娥奔月”的故事告诉给了学生,并鼓励学生进行远古和现代的对比:“你知道现如今我们中国的‘嫦娥,除了代表古代神话中的人物,还能代表什么吗?”笔者将嫦娥探测器介绍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思考:“古人对月亮不了解,但是依然想要探究,因此编出了嫦娥奔月的故事,而现在的人,依然没有放弃对月亮的探索,因此发明了各种高科技的设备,这给了你怎样的启迪呢?”这样的学习将“嫦娥、探测器”等汉字和探究未知、敢于挑战的信念一起传递给了学生。

通过对比远古现代的活动,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激发,学生不仅产生了热爱祖国的情绪,对中国远古人类敢于挑战天地的勇气所折服,同时也钦佩现代人类敢于向未知领域挑战的信念,这样也能起到德育的效果。

结束语

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就是促进人的全面發展,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尝试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利用了识字教学,将德育的内容融入进去,利用汉字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接受心理展开教学。这种以人为本,回归生活的识字教学能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独特魅力,进而提升识字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甘泉小学)

猜你喜欢
尝试识字汉字
再试试看
再试试看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尝试
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