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迁移创新能力的策略探究

2020-05-11 05:55潘金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44期
关键词:学科能力策略探究核心素养

潘金妹

【摘要】英语迁移创新能力是英语学科能力的一项重要能力,而英语学科能力是基于核心素养下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能力体现,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从初中英语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拓展三个阶段的教学活动设计和开展,探讨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迁移创新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能力;迁移创新能力;策略探究

英语迁移创新能力是中小学英语学科能力的其中一项重要能力,指特定学段的学习者在个体知识、思维、人格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面对新的情境,通过想象、批判、评价等,整合已有知识和信息,探究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其中包括推理判断、预测想象和批判评价三个方面的能力。笔者认为,迁移创新能力则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升华,有效的迁移创新能力培养不仅能促进中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其他两项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探究,笔者结合初中英语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拓展三个环节的活动设计和开展,对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迁移创新能力的基本策略进行了有效的探究。

一、充分的课前预习准备,为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课前预习准备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方向,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英语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应注意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的新词汇、语法进行预习,同时针对教学内容,帮助學生寻找需要在课堂上讨论的问题,最后有效解决存在难题。同时,重视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基于对课文的理解,再通过发掘与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或者延伸思考得出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具有在教师的启发下能主动发掘新的问题,并为问题预想解决方案,为迁移创新提供有效信息。第二,通过任务指引达成先学后教。在预习的任务中,学生要学会根据课本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一些运用将要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的问题,培养让学生思考的习惯,养成思维品质。我们通过鼓励学生在对文章预习时,对文章提出的观点或做法在实践中验证,让学生在验证中归纳,质疑,预测和评价。例如,仁爱版八年级下册Unit8 Toipic1 Section C是一篇有关穿不同颜色和款式的衣服对体型表现有不同影响的课文。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试穿不同颜色和款式的衣服,以验证是否符合文中陈述的观念。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迁移创新能力做好铺垫。第三,鼓励学生主动拓展,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整理并归类,并对相关信息素材进行分析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增长知识,帮助学生加强理解课文,并能让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发表新观点时作为有效准备。同时,在搜集、分类、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扩展,自信心得以增强,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创新,有效促进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仁爱版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2 Topic1SectionC是一篇有关noise pollution的危害的文章,布置学生预习时,我先让学生词汇预习,预先了解课文大概内容,在思考课后给出的问题后,评价文章提出的危害之处是否全面,如没有,还有哪些危害?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或生活经验作为观点支撑证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推理判断、预测想象、批判评价能力都能以锻炼,学生迁移创新能力的养成得到有效促进。

二、巧妙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迁移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迁移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活动额设计尤为重要。要把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着重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设计前应收集学生课前预习所得资料,而不应只从文本本身出发。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在充分内化课文的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相应的输出活动。第二,活动设计应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识特点为根本原则,对学生的认知和相应的迁移创新能力欠缺要素进行评估,结合学生关注的问题和需要拓展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实践活动。第三,活动设计应做好充分的预测,并随课堂实践中师生的教学生成迁移创新。在制定教学活动时,我们应预留一定的可变空间,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适当调整教学活动设计,尽可能让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中真正学有所成,使他们的思维能力能以提升。例如,在设计Keeping safe on the street(仁爱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6 Topic3 Section C)教学活动时,笔者根据布置的预习内容,以及让学生预先收集的有关“What  can we do to keep safe on the street?”的资料,结合文章中提出的几种“How to keep safe when walking on the street”的方法,开展主题为“A new way to keep safe on the street”的小组模拟演练活动,让学生在创设情境,表演、观看其他小组表演的过程中推理判断每组的“new way”是什么,通过预测想象若真正实行的效果,反思改进,进而批判评价每组的“new way”的可行性。这个活动有效启动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迁移创新能力得以大大提高。

三、科学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教学模式,促使迁移创新能力的养成

在当今课程改革发展趋势下,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要想科学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促进迁移创新能力的养成,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科学组建合作小组。在创建学习活动小组时,我们应该尽可能结合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考虑,根据每一次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培养目标能力需要调整组内成员,不应固定组内成员。第二,组织开展开放性的小组合作活动。开放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小组内活动中,各种推理判断、预测想象、批判评价活动都不应受到限制,而应鼓励和引导组内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思维角度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我们在课堂小组活动时应设有组外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这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提高。第三,问题导向完成小组合作任务。在学生解决一个接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学目标其实已得以达成。而且,学生推理判断能力、预测想象能力特别是批判评价能力会能得以充分发挥和提升。例如,根据仁爱版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8 Topic2 Section C教学内容,开展“设计School Uniforms”为主题的小组活动时,我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根据学生对衣服颜色或风格不同的喜好划分小组,用绘画或卡片制作校服。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组内交流,组间采访调查,让他们多方面综合考虑。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包含组内和组间交流合作,个人及组内成员思想碰撞,动手制作,反思总结等环节,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预测想象能力和批判评价能力都得以锻炼和提高。

四、利用课外拓展,发展和巩固迁移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迁移创新能力最终的目的是要回归现实,在实践中运用所得思维能力,解决学习上或生活上的问题和发现新的问题。因此,课堂的结束不代表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结束,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上运用习得的推理判断,预测想象和批判评价能力,养成反思和总结的习惯,使学生的迁移创新能力的巩固和发展。

例如,仁爱版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7 Topic2 Section A 是一节有关食物制作的课,涉及到制作材料、制作方法及如何用英语表述制作过程的内容。结合1a的对话内容,我们在课堂上开展了一个以培养迁移创新能力为目的主题为 “How to make the most delicious fried rice”的教学活动 。在课后,我引导学生回家后,结合课堂活动创新得出的方法迁移制作炒面或小吃等,用英语写出制作过程、结果和感受,回校后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发展迁移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英语迁移创新能力是英语学科能力的一项重要能力,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不可忽视。通过近两年的跟踪研究表明,在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上,充分的课前预习准备、巧妙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科学开展的小组活动教学模式以及课外拓展非常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并让他们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都能够训练他们的推理判断、预测想象和批判评价的思维能力,最终提高学生英语迁移创新能力,达成英语学科能力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蔷,胡亚琳,陈则航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英语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68-96.

[2]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112-156.

猜你喜欢
学科能力策略探究核心素养
试论依托中学生物课程发展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整体认知”思维与高三历史复习
变式训练,助力学生能力培养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实现学科能力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