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省档案数据中心为我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贡献档案力量

2020-05-13 02:33浙江省档案馆
浙江档案 2020年4期
关键词:档案馆数据中心建设

李 波/浙江省档案馆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全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政治任务。前段时间,省档案馆在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系统总结近几年来省馆档案工作、深入分析档案发展面临形势任务、准确把握档案事业时代主题的基础上,对标对表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提出了争当全国档案示范标兵的10项具体目标。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建设省档案数据中心,推进省数字档案馆迭代升级,建设与“重要窗口”相适应的现代化模范省馆。

一、深刻认识建设省档案数据中心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性责任感

(一)建设档案数据中心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建设“重要窗口”的实际行动。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了浙江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新的目标定位,提出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七大任务,特别强调要加快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做好浙江一切工作的指南针和定盘星,极大地鼓舞了全省人民,也为我们建设档案数据中心提供了重大机遇、增强了强大底气和动力。建设省档案数据中心是档案工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建设“重要窗口”贡献档案力量的非常之举,也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抢抓档案发展先机、占领档案发展高地的战略之策。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落实到践行档案初心使命上,落实到档案事业当前要干的事上,推动省档案数据中心建设早日见效。

(二)建设档案数据中心是推进“数字浙江”建设,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客观要求。建设“数字浙江”是浙江勇立潮头、面向未来,着眼竞争力、现代化、高质量的核心战略。建设省档案数据中心就是要在市县厅局档案数字化的基础上互连互通,打破档案信息孤岛,加快汇集全省档案内容、档案利用等数据,有助于健全档案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是“数字浙江”在档案领域的具体应用,做到早建早主动早得益。

(三)建设档案数据中心是服务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践行档案为民的迫切需要。服务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浙江档案融入大局、服务大局的重要方面。建设档案数据中心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加快汇集全省民生档案和开放档案信息,为百姓提供更加便捷的档案查阅公共服务,实现民生档案“一网通查、即时办结”;同时可加快政府部门间档案数据共享,促进跨部门政府服务事项的流程再造和业务协同,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这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系统性成果的重要方面。

(四)建设档案数据中心是高标准实现档案工作“三个走向”,推动档案馆迭代升级的重要举措。档案工作要走向依法管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三个走向”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显著优势和改革发展的根本方向目标,是我们做好档案工作的根本遵循。“三个走向”是一个有机整体,内涵丰富、相辅相成,而每一“走向”又自成一体,具有特定内容,有大量工作可做。建设档案数据中心,就是要依托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档案管理法治化、开放社会化、治理现代化,推动传统档案向现代档案、向智慧档案转变。

省档案馆电子档案长久保存基地

(五)建设档案数据中心是发挥档案馆主体作用,推动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档案馆工作是档案事业的主体,必须要有与主体相适应的能力、水平、作用、形象,扛起主体该担当的担当。我们要推进档案理念、机制、方式、技术创新,不断开辟档案工作发展新境界。建设档案数据中心是撬动各项档案工作转型发展的战略支点,是增强档案馆影响力、塑造力、凝聚力的杀手锏,是档案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可以更好地发展和提升档案馆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发挥档案馆在本地档案发展中的龙头引领作用。

二、科学谋划,精心制定工作方案

省档案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是:在各地数字档案馆和区域档案共享利用服务平台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涵盖档案目录、开放档案全文、档案工作的档案数据总库,实现档案数字资源、档案工作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为全省档案馆搭建展示协作平台、民生和开放档案的利用服务平台、服务党委政府的决策智能辅助平台,提升档案馆平台一体化、数据共享化、业务协同化、管理智慧化、服务知识化水平。

目前,建设省档案数据中心已有一定基础。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走在全国前列,电子档案接收正在全面推进,“一网查档,百馆联动”已经建成,“长三角”民生查档一体化正在推进,十六项便民档案在线办理服务已经开展,这些为建设档案数据中心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建立省市县档案馆和有关部门的档案数据交换枢纽,为档案数据往来提供安全快速通道。在馆际共享方面,利用全省联通的政务外网,采取一定的网络安全防护手段,建立馆际数据交换和数据访问的技术接口,实现档案数据安全可靠传输。在馆室共享方面,一是依托政务服务电子档案交换平台,加快电子档案数据移交进馆,确保档案信息安全;探索厅局部门档案室利用电子公文办公系统实现公文在线实时归档。二是深化馆藏数据向档案形成部门和依申请利用部门共享,为各业务部门工作流程再造和档案数据在线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立省市县互联互通民生档案和开放档案共享数据仓,持续改善用户查档体验。分期分批汇总全省民生档案、开放档案以及专题档案资料的目录数据,同步规划汇总全文数据,提供接口与市县档案馆互联互通,方便查档群众和异地档案馆工作人员快速获取所需档案内容,建设网上档案,不断提高网上查档、掌上查档、异地查档跨馆服务的用户满意率。

(三)建立档案管理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实时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在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基础上,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全省档案资源和档案工作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建立查档用户行为分析大数据,发挥省档案数据中心监测和预警作用,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决策提供更加精准、及时的信息服务,为我省争当省域治理现代化排头兵提供有力的档案支撑。

(四)搭建档案馆智能展示服务协作平台,促进各档案馆间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为全省档案馆搭建智能展示服务协作平台。平台可以汇总展示各地在档案资源建设、开放鉴定、抢救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情况,也可以在线开展档案利用、编研、展览等馆际协作,各级档案馆都可以在共建共享中拥有获得感。如,在这次抗击疫情斗争中,许多档案馆都主动开展了疫情防控档案资料的征集建档工作,今后可以建立汇总专题库,全省档案馆都可以共享收集成果。每个馆也可以从平台上获取各地共享的编研成果、虚拟展厅等内容。

(五)建立省馆档案管理智能化平台,在全省档案馆中打造样板。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内部系统集成、管理集成、技术集成,优化省馆内部档案接收征集、档案数字化、档案数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流程,加强内部管理协同,促进档案实体管理和档案数据管理一体化、智能化。在档案密级管理、开放鉴定、利用审批等方面,深度挖掘内容管理、人工智能的技术潜力,实现档案开放到期提醒、机器智能辅助鉴定等功能,解决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人手紧张的问题。有关应用经验和成果在全省交流共享,促进市县档案管理服务智能化进一步提升。

三、通力合作,加快推进建设工作

建设档案数据中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地档案馆积极支持,协同推进。

(一)建立协调机制和联络机制,统筹推进省档案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在省档案局的指导下,省档案馆将建立省档案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合作机制,邀请各市档案馆参与。省合作机制协商协调项目建设的总体把握和重大事项。省合作机制和联络处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有关协调会议,推进省档案数据中心建设。

(二)组建涵盖业务和技术人员的工作专班,各级档案馆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省档案馆将整合电子档案管理处和灾备中心的主要技术力量,抽调有关处室业务骨干组成项目建设工作专班,承担需求调研、方案编制、系统开发、测试联调、运行维护等工作。市县档案馆也要组建项目建设工作专班,负责相关业务和技术工作。

(三)制定项目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省档案馆今年的主要任务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抓紧编制项目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专家论证,通过信息化建设项目审查,申报财政预算。在规划和方案编制过程中,会抽调部分市县的业务技术骨干共同参与编制,或作为专家参加论证,到时候要请有关档案馆鼎力支持。

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要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要充分利用现有工作基础,保护原有投资,有些功能可以在原有系统上拓展延伸,有些数据可以利用原有数据。先期可以把档案数据中心主要功能“四梁八柱”框架搭起来,逐步建立功能完备的系统和体系。坚持统分结合、兼顾特色,尽量吸收一些各地原有的成功实践经验,尽量满足各地现有的一些特色做法,成熟一项马上推进一项。

省档案馆树立人才强档的理念,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加快形成与档案数据中心功能发挥相适应的档案人才结构。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市县档案馆的技术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档案馆数据中心建设
关于间接蒸发冷机组在数据中心中应用的节能分析
太原市档案馆牵手百年胡氏荣茶共寻文化脉络
浅析数据中心空调节能发展趋势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2017第十届中国数据中心大会榜单
when与while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