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读、写、评:三位一体作文教学

2020-05-13 14:30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习作目标评价

本刊记者

记者:丘校长,您好!关于贵校的“清单作文教学”,我们很感兴趣。请问它是如何产生的?您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吗?

丘苑银:为了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我校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清单作文教学”课题,打造出了“清单作文导读导写导评”三位一体的创新作文教学体式,实现了作文教学的变革。“清单作文教学”立足小学作文特点,以清单为指导,以单元主题训练为主,训练学生围绕作文清单进行写作,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以作文前和作文后清单为结合点,训练学生围绕清晰的作文清单目标进行评改,打通清单导写与清单评改的通道,挖掘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素材,关注学生心灵成长的历程,让学生自觉用文字自由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想、所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学生学情和年段习作目标,设置阶梯推进教学,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通过清单导读、清单导写、清单导评,指导学生在明确的目标下构思、写作、评价,引领学生提炼习作生成过程,升华学生的写作水平;最后通过特色评价机制分享习作成果,全面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写作素养。

关于它的产生,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我校党支部叶大仁副书记有一次和朋友聚餐,明白清楚的菜单引发了他的灵感。他想,把点菜“清单”引入作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目标不是更清晰吗?学生可以围绕清清楚楚的清单目标,自觉地培养目标意识,从而逐步自觉训练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提升作文素养。

我校语文团队在叶副书记和我的带领下,于2013年12月组建了“清单作文”习作教学团队。团队在整合语文教材、构建特色习作课程上不断砥砺前行。2014年,我校区级研究课题《小学清单指向习作评价有效教学策略》顺利启动,区级相关课题《新基础教育下单元主题梯次导写作文教学策略研究》《小学清单式作文评改实践研究》、深圳市课题《小学清单指向習作评改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广东省课题《小学清单式评改作文教学实践研究》应运而生。“清单作文教学”系列课题从区发展到市、省,按照“写景、写人、记事、应用文”四种内容开发相对应的作文课程,重构单元作文教学体系,探索出了清单作文“导读课、导写课、导评课”三课并行的课堂范式。研究内涵不断深化,产生了广泛影响。

记者:爱华小学一直致力于“清单作文教学”研究,这种作文教学范式跟传统作文教学相比,又有哪些区别呢?它教学的精髓又是什么呢?

丘苑银:语文课标中关于3~6年级习作标准有如下表描述:

从表格中可见,课标囊括了写作情感的培养、写作能力的内容训练、写作建议和评改建议。但从内容的安排上,我们看不到年级进步的阶梯,看不到文体特征及其写作要求。我们认为,课标仍停留在理念阶段——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明确的操作指导,也没有提出写作评价的能力基础,至于学生在哪个学段到底应该培养哪些文体写作能力,掌握到什么程度,教师和学生都不得而知。

我校的“清单作文教学”是以课标为理念指导,以落实语文要素为目标,以学生的作文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依据研究出来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写作、主动参与、互动评价,优化现阶段作文教学的一种创新教法。根据“清单作文教学”要求的课程开发,将作文要求细化为可操作的清单式行为,形似套餐点菜、超市购物一样,便于指导学生写作、自评和互评。

通过长期的实践研究,我们认为,“清单作文教学”包含“清”“单”“导”“评”四字精髓。“清”具体指的是写作目标清,表达条理清,单元主题内容清,年段勾连清,长程设计清。“单”就是将每次习作的目标清单用菜单列出,根据不同文体拟定恰当的习作清单和评价清单。“导”指围绕清单习作目标逐条引导学生写作,就像旅游时的导游图一样清晰明了。“评”指完成习作后,对着评价清单目标一一对标评改,“定量定分定星级”评价目标。更规范的评价标准,更全面的评价维度,能够让学生及时找到习作实际成效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辨析自己习作的不足之处,找出阻碍自身习作水平发展的关键因素,正确确立个性化的习作成长目标。每一小步的目标实现,最终累积为螺旋式上升的习作能力。

“清单作文教学”研究以“清”“单”“导”“评”四字精髓为本位,立足学生实际,将习作常识问题化,能力层级化,过程具体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作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作文清单是学生写作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案。它既是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表达、学会写作、学会修改、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又是教师指导教学的思维图、教师教学能力成长的规划图。总之,“清单作文教学”将力促师生共同成长,相互成就。

记者:通过您的分享,我们感受到了“清单作文教学”目标真的落了地。那么,贵校的“清单作文教学”校本课程的构成体系又是怎样的呢?

丘苑银: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结合课堂教学重构单元作文教学内容,落实了三种课型并行的课程模式。具体说来是这样的:

我们针对作文教学目标不清的问题,采用整体布局策略,分项分类整合教学内容,确定习作清单目标。年级与学段语文教师组成合作教学团队,根据教学的脉络、教材中学生应当提升的螺旋式上升的习作能力共同制作合理的习作清单。级级相缀,段段相连,形成“小学阶段作文能力树”,指导全校的“清单作文教学”。

然后我们用清单指导学生的习作过程,在整体课型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清单作文导读课”“清单作文导写课”和“清单作文导评课”三种课型并行的校本课程。

“清单作文导读课”就是借助教材每个单元的文本范例,引导学生从中发现每一篇习作的结构,然后学用结构,借助文本范例“导”读。教材就是极好的例子。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按照内容专题和能力专题来架构单元,以不同的文体体例、结构变化、遣词造句等,为学生学习习作、领悟习作精髓做蓝本。用好教材,做好“习作清单导读”的教学。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了写作方法,学用文本结构写小片段,达成当堂清单导读、导学、导写的小目标。

“清单作文导写课”形同于常规意义的作文指导课,但我们的研究又不同于常规意义的作文指导课。在“清单作文导写课”上,教师以合适的、可操作的、可落地的习作清单来指导学生写作,突出“结构清晰、条理清楚、表达清明、语言清通”的特点;教师教学时会在课前强调学习目标清单,课中学习时以清单为评价指导,写作表达时以清单一一对照,引导学生及时检查作文的“凝聚力”。总之,把清单的概念牢牢夯实在学生心里,让学生的目标意识、写作“向心力”强铸于心。

“清单作文导评课”和“清单作文导写课”的清单目标一脉相承。“清单作文导写课”既强调对类型作文特征的继承,又强调了不同类型作文中一些要素的交叉与融合,可以引入教师创文,也可以引入微课视频。在“清单作文导评课”上,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清单目标与习作成果一一对照、评估与反馈。清单作文的评改方式包括:个人自评、请他人评、同伴互评、合作共评、跨班级评、亲子评价、组内循环评价等。清单作文的评改标准是:立足语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依据“题目清新、内容清楚、结构清晰、表达清明、语言清通”的“五清”标准,把文章分为二星、三星、四星、五星四个等级,并确定了每一个等级的对应标准(二星为不及格)。通过评价,引导学生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学会准确条理地表达。

记者:确实挺有创意的。关于这三种课型的实际内涵,愿闻其详!另外,贵校是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现“清单作文教学”课程的实施,以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呢?

丘苑银:好的。清单作文“导读课、导写课、导评课”三课并行,打通了从读到写的通道,打开了学生的心扉,能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还原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学生在读写一体化的语文能力训练过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乐,这是最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下面我就详细谈谈这三种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1.清单作文导读策略

整体清单导读课文在主题单元教学中起着导向作用,主要任务是引领学生整体把握单元内容,学习写作目标和文体写作特色,把教材写作章法迁移到习作上来。围绕“读什么、练什么、为什么读、怎样练”展开,根据所学内容提出写作清单,围绕清单进行阅读,收集资料,归纳写法。清单作文导读教学流程六步法是:畅聊阅读,激发兴趣;围绕清单,品读文章;细品研读,读懂结构;整体回读,提炼方法;自我展示,拓展阅读;归纳整理,迁移训练。

2.清单作文导写策略

列写清单,学习典型课文,搭建写作支架,梳理自己的写作思路,实践写作活动。清单作文导写教学流程六步法是:话题引趣,激发兴趣;明确内容,制作清单;佳作引路,章法导写;自由表达,快速行文;习作欣赏,集体会诊;习作展览,分享借鉴。

3.清单作文导评策略

针对学生的作文对照清单进行评改,明确“改什么、怎么改、为什么这样改”等问题。清单作文导评教学流程六步法是:点赞起航,激发信心;习作展示,诊断病源;依托范例,章法引领;聚焦病根,落笔修改;互动评价,分享成果;二次重写,再次提升。

教师从课堂教学入手,重建作文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清单作文课堂学习过程,分享作文课堂成功感受,交流作文课堂的收获与不足。我们将“清单”分成三份:一份为“导读清单”,为阅读教学中学用文章的行文结构服务;一份为“导写清单”,在习作指导课上使用;一份为“评改清单”,在习作讲评课上使用。“作文导写清单”和“作文导评清单”一脉相承,不同点为:“导写清单”服务的对象是学生,采用陈述句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自我监控,边写边修改;“评改清单”使用的对象为老师和学生,采用疑问句式,在“导写清单”每一项的前面加入“是否……”等字样,作用是让教师和小组成员从读者的角度对学生、同伴的作文做出评定并提出修改建议。“评改清单”使目标更聚焦,更便于操作。课内外评改作文的权力完全下放,评改对象更加多元,评改过程更加有趣,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获得了习作的乐趣、习作的成就感,渐渐地就爱上了习作。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清单作文“导读课、导写课、导评课”三课并行的价值和意蕴。

遵循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可能。课堂教学唯一的价值追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应该是自觉的、内生的,也是自然的、应然的。他们需要的是自主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是教师的正确引领而不是横加干涉。教育的真正意义就是让学生自己从“现实基础”走向“生命可能”。“清单作文教学”课堂为学生自主发展和个性成长提供了可能。

培养学生清晰的目标意识、有序思维的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语言文字运用和思维密切相关,语文教育必须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清单”即清晰的目标,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学生在既定目标下阅读、思考、写作、评价,逻辑思维得到有效提升。有序思考是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不遗漏又不重复的一种思维方法。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听说读写中逐步渗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有序思考,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在师生平等的互动教学活动中,运用“清单作文教学”策略能促进师生多向互动,使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记者:丘校长,聆聽了贵校关于“清单作文教学”研究的创新操作之后,我对爱华小学的老师们为创新作文教学做出的探索生出由衷的敬意。只要是能促进师生成长的研究课题都是好课题。关于你们课题的创新辐射影响,我还挺感兴趣的。

丘苑银:感谢您的抬爱!我校全体“清单作文教学”研究人员立足实际,扎根日常,主动求学,勇于创新,引领学生乐于思考,乐于表达,乐于合作,乐于表现,乐于评价,打造出了开放灵动、平等对话的新课堂。在真实扎实的课堂中,自觉进行实践研究,努力擦亮爱华品牌,推动师生成长。

一是探索出了“三课并行”的课堂范式。以学课文、教结构、用结构、学表达等形式,从主题清单入手,年段联动,长程设计推进,探索并开设了“清单导读课”“清单导写课”“清单导评课”,三课并行同步推进教学,强化清单写作与清单评改学习的体验感和成就感,形成了清单作文教学的六字法课堂“写、赞、诊、引、改、升”,充分调动了学生习作与评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理论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以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清单作文教学”系列,编辑了《清单作文——那景》《清单作文——那人》精品教材。

二是得到了相关领域专家的认可。我们就课题研究经常举办经验交流活动,得到了国内资深专家的支持和帮助。华东师大李政涛教授认为,“‘清单作文教学具有前瞻性,打开了作文教学新视野,为作文教改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室主任黄积才认为,“这个课题具有创新性和可推广性,开展这样的作文研究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北京市顺义区语文教研员苏静林认为,课题“有比较突出的年段作文前后联动研究意义”。

三是课题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爱华小学开展“清单作文教学”研究以来,得到省、市、区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2015年12月16日,爱华小学“清单作文教学”成果在深圳市光明区成功推荐,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室专家、区教科研中心科研室领导,高州市和韶关市部分教师,各校科研室负责人及区域小学语文教师代表70多人参与推荐会。

我们的课题研究至今,从区级滚动发展到市级、省级,短短几年时间,成果累累。《小学语文教学》《作文教学研究》《广东教学》《特区教育》《作文报》《宝安日报》等教育报刊相继报道成果30多篇,学生在各大报刊发表文章50多篇。

记者:“清单作文教学”研究扎实、内涵充实、成果丰实、教学平实、研究真实。课程基于学情重构教学内容,在扎实的研究推进中重构习作教学新思路,寻找学生习作能力发展新路径,相信这种优质高效的教学研究会更上一层楼。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习作目标评价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习作展示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