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2020-05-13 14:34潘兴奕
理论观察 2020年3期
关键词:诗歌鉴赏策略研究高中语文

潘兴奕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3 — 0174 — 03

2017年新课标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本,这也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重点的要求,其中将“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高考的考查上还是在学生未来在社会上的发展与自我人生价值的体现上,核心素养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反观我国教育现状,中国传统文化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高中的诗词鉴赏教学变成了诗词类习题的得分训练。教师总结出答题术语套话和应试技巧,课上便成为了机械训练场所,导致课堂枯燥沉闷,教师没有成就感,学生也疲惫不堪。这从本质上体现的是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的缺失,且与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应将诗词教学的目的转移到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上,而高考成绩将作为学有所成的副加值变成水到渠成的事。

一、诗词意境对提升审美能力的意义

首先,中国的诗词歌赋是中国文化的宝藏,而意境又是鉴赏诗词中极具中国审美特色的理论,品评诗词中的意境对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其次,在青少年从意境审美中获得的不仅是对诗歌的审美能力,而且是从诗人身上学习其光风霁月的胸襟和至情至性的赤子之心的思想。诗人从诗歌中体现出的胸襟和抱负对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很大作用,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积极的思想基础;再次,个人价值的需求决定学习不仅仅是理性知识的掌握,而且有对人生、世界感性的认识。建立个人的审美需求,进而培养审美情趣、追求审美人生。将“诗意的栖居”作为人生追求,拥有丰富多彩、健康高品质的生活。

二、意境的含义

“意境”的概念自唐代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后,就成为了中国诗画家和评论家积极讨论的焦点话题,从狭义看意境立足于意象与景,升华于情感,简言之就是情与景的统一。“真景物”生成“真感情”而产生意境。而从广义来看,意境实际上是可脱离具体景象的“味外之旨”,蒲震元先生认为这种“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观点实际上研究的是“形象的直接性与间接性的问题,即特定的艺术形象及它触发的广阔的艺术联想与幻想的问题。”〔1〕宗白华先生认为意境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2〕自然界的景物是给诗人们绝佳的馈赠,而诗词则是对读者提高审美能力的馈赠,宗白华先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诗词是诗人将自然景象加入个人生活乃至生命的体验去书写,那么读诗便是了解一个人的喜好,接近一个人的灵魂。我们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与诗人在诗句中相遇,虽然互不相识,却可以在情感上相通。朱自清先生曾说:“诗的境界在刹那中见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在有限中寓无限。”诗歌不仅可以开阔人的视野,提高人的格局,拓宽人的生命。对于正处于价值观发展形成过程中的青少年来说,多读优秀的诗词歌赋,对其人生境界的提高有极大的益处。

三、如何从意境的角度提高诗词审美能力

首先,引导学生以多角度的审美方法深入诗词的赏析中去,如朱光潜先生提出的“移情”方法:“在凝神关照时,我们心中除开所关照的对象,别无所有,于是在不知不觉之中,由物两忘进到物我同一的境界。”〔3〕这得益于庄子的“物我同一”的观念,产生了一种“共情”感,能让学生快速进入鉴赏情境,以观赏古松为例,我们在全心投入時,会自然被松树遒劲高耸的枝干所吸引,进而感觉审美个体也像吸收了古松挺拔不屈的气概和古朴苍劲的意趣,甚至感觉合为一体达到庄子所说的“物我同一”的意境。这样我们看到李白“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白居易“森耸上参天,柯条百尺长”宋代石延年“直气森森耻屈盘,铁衣生涩紫鳞干”时,更能体会古松的特性。而这种拉近诗词和自我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易于入境。再者,“心理距离”的营造,宗白华提到:“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诗词中的意象总是频繁出现但是承载着不同的寓意,如陆游笔下的梅是孤高自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毛泽东的梅却是积极乐观的,同一个意象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对意境的影响也不同。但在教学中经常会让学生机械性地背诵,但是恰恰会让学生产生误解,所以在欣赏新的诗词时,应摒弃成见,从诗词营造的意境中去体味诗词的含义。“心理距离”与“移情”并不矛盾,在审美能力的培养中,前者是强调客观,后者强调的是投入。

其次,诗词的意境并不仅仅是诗人创作完成的一个作品,更是“气韵生动”充满生命力的艺术品,诗人每创作一首诗词都是创造出一个主观的小世界,邀请读者去这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中做客。需要学生从过去的扁平的、局限的鉴赏模式,进入到立体的、沉浸式的品读方法当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各种手段,如多媒体的加入,投影、音效等,当然这只是辅助性工具,必需要学生自身的全心投入。如学习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如果让学生根据情境马上就理解陶渊明所说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情是比较困难的,那么理解所营造出的意境就更困难了,即使是在介绍陶渊明的背景和写作风格之后。大部分学生所能说的只是教师讲授的复述,只能是知道但不是体悟到。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是对诗歌的句意理解,而且是对本诗意境空间的塑造。可以做视频、音频来配合理解,甚至可以做出模型去加深对田园的感受。从中可以感受到房前屋后榆柳绿荫笼罩、桃李硕果累累的生意盎然,远近虚实村庄田地井井有条。炊烟轻柔,鸡犬相闻动静结合使田园生活更加情趣十足。除了空间的意境氛围的浓厚,还应强调时间在意境中起到的作用,在诗歌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村人从容度日,生活富有节奏感,四方与四时相合,营造出一个无比和谐灵动的宇宙空间。如果学生能感受到陶渊明心中的田园有多么平凡而可爱,自然能体会到他离开官场后回归田园的欣喜惬意。

其三,以期学生能通过意境理念的学习对诗歌产生进一步的掌握,并由浅入深地去品评诗歌的高下优劣。宗白华先生提到蔡小石在《拜石山房词》中形容“意境”层次的三个境界极为精妙:“始境,情胜也。又境,气胜也。终境,格胜。”宗白华先生认为:始境,情胜指直观感像的渲染;又境,气胜指活跃生命的传达;终境,格胜指最高灵境的启示。如叶嘉莹先生曾举例比较晚唐诗人写的“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和杜甫句子“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认为前者虽然辞藻华美,但只是直观地写出了所见到的景物,诗歌只能算工整,并不能称得上是有意境。而杜甫加入“深深”“款款”表现了对蛱蝶、蜻蜓真正的欣赏和喜爱之情,是体现出他对大自然美景在内心中产生的感发,使诗歌更具生动活泼的意境。而两诗足可展现情胜和气胜的区别:能否传达出生命的灵动性。而能上升到格胜的意境最为难得,如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的意境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诗不仅用清新淡雅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田园山居图,而且表现出作者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尤其对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评价颇多,苏轼《题陶渊明饮酒诗后》说到:“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虽然学生未必能马上理解诗人“此中真意”,但是多品读意境高远的诗歌一定能逐步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从意境角度进行诗歌赏析是提高中国古典文化审美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训练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四、培养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必须要注意几方面问题

首先,要符合青少年年龄及心理特点,关注个体差异性。“意境不仅是从生活中获得心理认识的经验,而更趋向于从经验型逻辑思维向理性逻辑思维过渡。辩证思维的开始发展使他们学习思维更见系统的组织性和复杂的深刻性。”〔4〕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是拥有对诗歌分析的能力的,把主要的精力放到怎样引导和深入的方面。而每个学生由于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学习背景,对诗词的感受力是不同的,所以引导的方法又要有所不同,可以分小组,分诗词难度不同对待。

其次,满足应试要求之外还要高于应试要求。试卷的考查相对来说是表层的、浅显的,答案也是固定死板的,并不能由此推断出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发展潜力。通过阶段性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可以应对考试,更要使学生培养辩证思维和深入挖掘的习惯。

再次,课内外、校内外、学与娱乐并行渗入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审美能力的培养不是知识的掌握,而是感性的体验。课上的时间只是教师引导入门、教授方法的门径,课外的自我训练才是重点。这样的教育不能是功利的,并不能希望立刻得到效果,如果能在学生心中种下审美的种子,那么在其未来的人生中将会发芽结果。

五、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首先、积累大量艺术欣赏的直接经验,即阅读大量诗词歌赋。以期培养较好的语感。

王夫之曾说过:“十六而学韵语,阅古今人所作诗不下十万。”良好的审美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现今的教育越来越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增加了诗词歌赋的阅读量甚至是背诵量,客观环境的改善为提高审美能力奠定了基础。当然,从覆盖面和阅读量来看还是远远不够的,早期阅读大量诗词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巨大好处。

其次,学习一些专业的美学理论知识。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

高中生的学习思考能力完全可以掌握浅显甚至是有一定难度的美学理论知识。审美也要与时俱进,呼应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现代的教育偏于具体学科的知识,忽略了像美学、哲学、逻辑学一类纯理论的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育只具有实际生活的知识,而缺乏人生的智慧。

如今人们已经慢慢意识到了这些问题,有很多学校将朱光潜的《谈美书简》、宗白华的《美学散步》、李泽厚的《美的历程》等美学书籍的讲授作为校本课程甚至是将此作为必学书目。其中深入浅出的理论知识、具有丰富趣味性的诗歌例子都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基础。

再次,运用比较的手法

如相同的意象“月”在不同诗人的笔下有不同的思想情感。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相比较,同是借月抒怀,同是客愁思亲,两个诗人的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却截然不同。孟浩然的诗用茫茫旷野、垂垂天际、清清江水为背景营造出一个广袤而宁静的宇宙空间,烘托出孤独清冷的氛围,此时月与人亲近,恰能抚慰旅人的寂寞愁心。张九龄的诗则给人更多的是想象空间,海与月交相辉映,天地之间明丽壮美。寥寥几笔就营造出雄浑阔大的意境,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亲人相隔万里,共望一轮明月,更能唤起对与亲朋好友共度良宵的强烈渴望。

同样是写大江,李后主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他笔下的江水不可谓不壮观,融入了去国之思、亡国之痛滚滚逝去。但他的诗即使到达了悲哀的极致,也只是汲汲于个人的哀怨情仇,缺少自我的反省和超脱。相比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充满了旷达的气度和胸襟,在悲哀感慨之中有多出了一层超脱。

结论未必要统一,诗词未必要分出高下,每个诗人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的。而每个读者的生活背景、人生经历不同,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只要整个过程是积极的、审美的就可以看做是极大的收获。

最后,用“体验”的方式,因为美感不光是认识,更是“体验”

当今教育对诗歌的鉴赏常在于在字句上进行理性推断,缺少感性的体悟,这样的方式对了解诗歌的意境氛围、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还是有所不足的。柳宗元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自然界的美只有通过人们的欣赏才能彰显出来,而用“体验”的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审美观更加完整。

这项工作仅通过学校教学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教师可以提供思路和要点。比如要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我们不可能真的到赤壁去一探究竟,但可以多方位的去“体验”:在课上,通过学校的电教设备尽量创设情境,照片、视频、声音资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想象;在课外,通过游学的方式,或者布置家庭作业,到相仿的景點去感受空间的魅力。学生在广阔的空间中自然更容易贴近诗人的心灵。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小学教育中的看图说话在高中是忽略的状态,但这种能力却是很多青少年所欠缺的,如果问学生校园中甚至是班级中的一些细节,很多学生是说不上来的,他们没有具备观察的意识,自然谈不上发现美的眼睛。对此,教师可以有意地引导,比如观察上学路上所见的景象,寻找几个自认为美的意象并营造出一种意境来,长久积累必会提高感性认识。

一旦有了审美的基础就可以加深难度,如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题画诗,许多古代的诗人同时也是画家,画中诗是对画作的诠释,两者相辅相成可以帮助理解诗人营造的意境。唐代诗人王维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被苏轼称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用王维的诗和画或者是后人作画一同观赏、分析,自然会有更深入的体悟。

杜夫海纳提出:“灿烂的感性,就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用“体验”的方法,将学生从真实的世界带入诗人创造的世界中,以情感性质的形式揭示世界的审美意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个具有较高审美品位的人一定不是缺乏道德的人,一个具有审美追求的人一定不是消极颓废的人,只要拥有审美意识并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去学习、去感悟,摆脱世俗的功利性,那么,不必在乎成就的大小,一定拥有一个充实的、艺术的人生。

〔参 考 文 献〕

〔1〕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77.

〔3〕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5〕陈永正.王国维诗词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诗歌鉴赏策略研究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和阅读题的审题训练刍议
通过微课培养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