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2020-05-13 14:27张勇
小学时代·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小学音乐

张勇

【摘  要】  在流行音乐文化广泛流传的今天,加大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具有其必要性与紧迫性,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从小培养他们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更加重要。本文立足于小学音乐教学,就如何有效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了重点论述,旨在促进学生良好民族音乐文化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  小学;音乐;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策略

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当前国内音乐领域中的西方音乐文化、流行音乐文化、古典音乐文化等多元音乐文化之风盛行,使得国内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空间不断缩小,这不利于国人民族精神的培养与发展。小学是音乐素养培养的启蒙时期,此时渗透民族音乐文化,增强小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亲切感与喜爱,对他们未来传承与发展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展现民族音乐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本身是一类思维认知能力有限,依赖于自身感性因素的群体,非常容易受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或者说,兴趣是主导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热情与主观能动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决定着教学的成败。同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期间,也需要立足于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对民族音乐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与学习欲。实际上,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音乐魅力,这源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诞生了有价值的音乐文化。因此,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期间,教师可以结合我国民族音乐的多样化特性,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不同类型民族音乐文化的时候对它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小学音乐教材内容,挖掘其中关于彝族、蒙古族、藏族、朝鲜族等不同民族的音乐特征、风格与韵味等,使学生在仔细品味和鉴赏这些民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接受多样音乐文化的熏陶,这有利于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比如:我国藏族的音乐具有流畅、自然、朴实的风格,需要演唱者具有流畅的声音;蒙古族的音乐具有悠扬、宽广、自由的节奏以及高亢的曲调;朝鲜族的音乐具有流畅、自然、优美的旋律以及非常强的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只要一人放歌,常常会带领其他人不自觉地参与唱歌中,如《阿里郎》《桔梗谣》等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品。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小学生反复聆听、归纳和总结这些不同民族音乐的风格和特点等,使他们越发深刻、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方面的音乐文化,使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产生强烈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民族音乐文化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

二、挖掘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教学的开放性

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构建开放性课堂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要求,这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能动性,促进他们音乐素养的发展。考虑到民族音乐文化源于民间,所以教师可以大胆地挖掘各种地域的民族音乐文化,不断增强课堂教學的开放性。构建这种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的开放性音乐课堂,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对所学的相关民族音乐文化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基于此,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摆脱教材或课堂的束缚,引导学生积极地体验和感受地方性、家乡化的音乐文化,并且在学唱家乡经典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民族音乐文化意识与素养,有利于提升他们自主学习音乐知识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抓住课外音乐课堂教学时机,指导学生参与各式各样的音乐教学活动,如组织小学生积极地参与民族歌曲或乐器的相关兴趣小组,每周定期组织他们参与活动或教育培训,逐步培养他们热爱民族音乐文化或民间音乐艺术的良好情感,这种开放性的音乐课堂教学方式更有利于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如,教师可邀请本地知名的民间音乐艺人到学校为师生表演具有地域性的音乐艺术,让学生直接接触与体验民间艺术,并在这个过程中深刻体会和感受民间文化艺术的真谛与魅力,在体验原生态民族音乐作品的时候得到心灵的净化与情感的熏陶。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节假日时机,组织学生到山野放歌,学习如何喊“劳动号子”,歌声在山间回荡的时候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意识,并且对民族音乐文化形成更深刻认知。

三、创新音乐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大量教学实践与研究已经证实,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限制学生良好音乐素养与情感的发展。同理,为了引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活动,使他们对丰富、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深刻认知,提高他们学习和感受这些音乐文化知识的效果,教师要立足于音乐教学方式的创新。在对音乐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期间,教师要时刻立足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自主地开展音乐知识学习活动。

例如,教师在指导小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期间,可以有机结合民族音乐演唱和律动教学,充分发挥民族音乐普遍具有的“歌舞并存”特性,利用强舞蹈性和律动性的音乐文化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比如,针对民族音乐作品的教学,除了指导小学生学唱之外,教师也要注意传授给他们一些简单的配套音乐舞蹈,使他们一边歌唱一边跳舞,这个过程更容易深化他们对所学民族音乐作品的理解与认识,如针对《青春舞曲》《娃哈哈》这两首维吾尔族歌曲,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歌曲的同时学习维吾尔族特有的舞蹈动作,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开展专项主题活动,构建音乐文化平台

为了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歌唱能力发展,强化他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亲切感,教师还要注意积极地开展各式各样的专项主题活动,构建配套的音乐文化平台,力求他们对所学习的音乐文化知识产生更加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实际上,民族音乐文化起源于群众艺术,其传承与发展同样需要依靠全民的力量,所以营造参与和学习群众文化活动的气氛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专题民族音乐文化主题的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音乐能力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需求,对群众艺术进行创新加工,将他们创编成符合小学生表演的节目,为学生搭建简易的表演舞台,邀请社会人士或学生家长来校观看学生的表演,使他们对传统的音乐文化艺术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也可以起到宣传优秀音乐文化的作用。除了指导小学生开展主题展演活动外,教师也要注意深入当地的农村,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艺术,结合音乐教学需求,进行再加工和创造,使小学生可以真实地体会和感受到别样音乐文化的精神与魅力,使他们真正地当起了传承民间音乐文化的“小艺人”。

总之,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学校教育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举措。教师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立足于展现民族音乐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挖掘民族音乐文化,创新音乐教学方式和开展专项主题活动,科学地构建音乐文化平台,不断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倩昱.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探讨[J].才智,2020(02):207.

[2]杨旭东.当代教育背景下民族音乐传承的新思路[J].北方音乐,2019,39(24):29-30.

[3]李纷纷.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渗透研究[J].亚太教育,2019(12):82.

[4]秦雯.小学音乐基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教学方法及策略探究[J].内蒙古教育,2019(33):48-49.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文化小学音乐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对策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