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效园本教研助推幼儿园自主性游戏质量提升

2020-05-13 14:14毕霞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5期
关键词:助推提升

毕霞

摘要:实践证明,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研究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升幼儿园自主性游戏质量最有力的保障。本文通过各种实例论证有效园本教研对幼儿园自主性游戏质量提升的助推作用,阐述了有效园本教研可以培养具备自我反思、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能力的教师群体,帮助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关键词:有效园本教研;幼儿园自主性游戏;提升;助推

纵观我国学前教育,游戏的研究和实践一直在进行,但是对于游戏的研究始终处于概念辨析和意义认识的初始阶段,真正做到让幼儿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自主性游戏,还是近些年南有安吉、北有利津的游戏模式在学前教育领域开了先河,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很多幼儿园纷纷效仿,但大多浮于表面,很难深入。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对自主性游戏的概念理解不清,不能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不敢给孩子自由选择的空间,自主成为游戏的形式,孩子的游戏水平始终无法提高,不能真正体现游戏是儿童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试图依托课题“幼儿园自主性游戏质量提升的行动研究”,开展有效的园本教研活动,通过扎实、有效、创新的教研活动,不断助推自主游戏质量的提升。

一、有效园本教研助推自主性游戏质量提升的理论建构分析

1.教研模式——多变性

自主游戏推进需要追随教师的成长、幼儿的发展,因此具有多变性,在实际过程中需要整合优化各种教研形式,选择适合不同情况的教研模式,才能有效提升游戏的质量。

2.教研时间——随机性

在自主性游戏的园本教研中,随时需要研修活动来支持和探究幼儿的发展。在需要的时间开展小范围教研活动是更加科学、有效的园本教研,具有随机性的特点。

3.教研内容——针对性

原来的园本教研的内容多为全面、共性的研讨内容,更多的时候是为了教研而教研。由于教研问题针对性不强,教师教研积极性不高,导致研讨的效果不明显。现在教师追随游戏的发展进行教研,教师和孩子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园本教研过程中得到一步步发展。

4.教研效果——显著性

多元的教研模式,灵活的教研时间,针对性的教研内容,通过有机整合,充分发挥教研模式的不同性质,使得教研效果特别显著。

多元的教研模式交织在一起,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成长又提升了幼儿的游戏行为,呈螺旋式上升状态,形成一个个良性循环。

二、有效园本教研助推自主性游戏质量提升的具体教研形式

1.行政引领式教研——为自主性游戏的开展指方向,定调子

在自主性游戏开展的初期,行政引领式教研模式是非常重要的。领导带动,依靠行政引领一步步推动自主性游戏活动顺利开展。

(1)行政领导班子以个别自主学习和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幼儿自主游戏的相关内容,明确自主性游戏活动方向,制定幼儿园自主性游戏推进实施方案。

(2)怎样合理划分场地?怎样保证游戏时间?游戏材料怎样收集?如何进行组织管理?围绕着层层递进的问题,通过行政引领式教研活动,组织大家各抒己见,展开深入研讨。

2.问题诊断式教研——在自主性游戏发展中理思路,解问题

从集体教学走向自主游戏、从教师本位走向儿童本位、从知识技能习得走向综合素养发展,这是一场学前教育实践的华丽转身,是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的彻底转变,在这场改革中,在自主性游戏开展的实践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非常正常的,所以针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通过问题诊断式教研,帮助教师解决问题和困惑,促使教师研究欲望与兴趣不断增强。

在问题诊断式教研活动中,大家教研前提出问题,并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地梳理,进行分类诊断,组织教师研讨。

问题解决的途径:

(1)组织教师自由谈论,结合自己的游戏实践,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思想碰撞,提出问题解决方案;

(2)进一步学习、研究,查找资料,在实践中不断尝试,解决问题;

(3)专家引领,针对问题邀请专家、骨干教师进行讲座,给予理论指引,帮助解决问题。

问题诊断式教研模式,通过聚焦典型的问题,多角度原因分析,最后拥有切实有效的改进策略,自主性游戏质量在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断提升。

3.课题研讨式教研——在自主性游戏进展中学思考,促提升

随着课题的开题,园本教研又登上了新的台阶。课题研讨式教研,使我们的教研更为科学和系统。以课题为核心的研讨模式,使得教研围绕游戏时间、空间、材料、教师有效指导、家园互动等方面展开研讨。我们制定了长期规划、中期目标、短期任务,逐步展开,在游戏时间、空间、材料、教师有效指导、家园互动等方面进一步展开研讨,助推自主性游戏质量的提升。

4.实景体验式教研——在自主性游戏拓展中互交流,共讨论

实景体验式教研通过现场观摩幼儿游戏过程,让教师在亲身参与的游戏实景中,认真观察、发现问题,及时交流,用群体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新颖的教研形式,提升了教研的效率,在参与中触动思考,在讨论中表达见解,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研讨流程:带着问题——跟踪一个班级进行深入观察——记录——研讨解决

(1)进行实景观摩,观察游戏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

(2)围绕观摩的游戏全过程,大家各抒己见,对游戏活动进行剖析,将自己在游戏观摩中看到的问题全部表述出来,并展开热烈的讨论。

5.案例分享式教研——在自主性游戏的扩展中会解读,善分享

案例分享式教研是老师们最喜欢的。生动的案例故事,能给老师最直接的经验,并容易产生共鸣,引发思考,对游戏的扩展有很大的帮助。

(1)每班一位教师进行游戏故事的分享。她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游戏故事剖析.

(2)游戏故事分享后,老师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和质疑,大家进一步研讨解决,为游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和想法。

6.网络交流式教研——在自主性游戏的推展中提效率,谋发展

网络交流式教研是开放式的、论坛式的、互动式的,更是共享式的,方便了大家相互探讨学习,切磋借鉴,浓郁了教研组的研究氛围,既提升了游戏质量,又促进了群体研究的深入展开。

(1)通过对网上资料的搜集整合,汲取精华,进行资源共享。

(2)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的特殊性,教师很难在同一时间离开孩子坐在一起进行教研,因此,网络交流式的教研活动就显出一定的优势,在网上提出问题,进行主题网络式教研,大家各抒己见,进行深入的探讨。

(3)在游戏中观察到孩子的状态,拍下照片视频,及时上傳QQ群,大家一起分享,互相点评,互相学习,在肯定中鼓励,教师的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劲头更足,充满成就感。

为了促进自主性游戏质量的提升,我们通过形式活泼、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一步步推动自主性游戏活动的开展。然而理念到行为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依然会面临诸多的挑战和问题,一切都刚刚开始,未来任重道远,相信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依托有效园本教研,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玩出快乐,玩出智慧;我们的教师也在不断地教研学习中感受游戏无穷的魅力,进行真游戏,真学习,真发展,在游戏中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邱学清.关于儿童的自主性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2001(6).

[2]包建国.教研培训一体化: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学案例[J].学前教育研究,2012(1).

[3]郑莉.基于幼儿自主游戏的教师专业发展[J].幼儿教育,2016(6).

[4]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助推提升
依序而行,高效助推复述能力生长
加速打击犯罪 多维助推复工
永修县:“三变三不变”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名师引领 助推成长——福州华侨中学简介之二
互联网助推小学生“数据分析”素养发展
名师引领 助推成长——福州华侨中学简介之二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