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生态思想

2020-05-14 13:38赵秉峰冷琳琳
理论观察 2020年2期
关键词:恩格斯马克思生态

赵秉峰 冷琳琳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前瞻性。深入探讨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意义重大。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的基本内涵

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首先要明确其基本内涵,它是我们进一步探讨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的出发点和前提。

(一)文化生态的基本内涵

为了明确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的基本内涵,我们首先应明确文化、生态、文化生态的概念。文化是一个复杂而多义的概念,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对之有不同的诠释。这里的文化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文化,主要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生态简单地说就是指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它是生态学使用的概念,是研究动植物及其环境间、动物与植物之间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一门学科。后来,生态学的研究逐步渗透到包括文化范畴的各个领域。文化生态(也有学者称之生态文化)是文化与生态的合成词,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文化生态的涵义、特点、功能、建设、保护与发展、理论的应用、研究局限与展望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但一般而言,文化生态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理论、观点特别是方法来研究文化现象的一种理论范式,“是指文化系统与外部要素之间以及文化系统要素之间交流互动而生成的一种动态发展的、有机的生态关系” 〔1〕。文化生态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是文化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自组织性、安全性等原则,其目的是达到文化系统运行的最佳化。

(二)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的基本内涵

目前,对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研究的学者寥寥无几。在发表的几篇论文中,在探讨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的基本内涵过程中,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人与自然实现本质统一的价值观为核心,并在人的劳动实践、社会制度、生活消费层面上展开,从而构成具有内在逻辑关联性的理论整体。”〔2〕该观点是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阐释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内含的价值观、生态实践观、生态制度观和生态消费观。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给后人留下专门的文化方面的著作,更没有对文化生态概念进行过理论阐释,但可以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的梳理去寻找其中存在的大量的文化生态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不同时期的经典文献中,他们从不同的层面、视角、语句对文化生态进行了描述和阐释,我们把这些思想资源综合起来,便构成了既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又有内在有机联系的基本思想。它是以社会生活整体层面、静态的社会结构层面、动态的社会生产实践层面并按层层深入的理论逻辑展开的。而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从社会生活的不同维度出发,以上述三个不同的层面阐明文化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的生态关系,通过对同论敌的论战以及对资本主义文化生态的评判来构建自己的理论系统。

总之,学界目前对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的研究不多,同时也缺乏拓展性的研究。因此,以经典著作为基础对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资源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考证是我们的一种尝试和努力,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的梳理去进一步寻找其中存在的文化生态思想,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其文化生态思想的内涵。

二、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的形成历程与逻辑结构

通过不同时期经典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献中的文化生态思想既存在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历史过程,又存在一个以社会意识、精神生产、意识形态等为基本范畴和以社会生活整体、动态的社会生活生产、静态的社会结构等几个层级结构为框架的展开逻辑,是历史、逻辑和价值的有机统一。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的形成历程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经历了一个从理性决定论的文化史观到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的转变以及晚年发展完善文化生态思想的历程。一方面,在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深入研究世界各国精神文化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文化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为了构建系统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生态体系,同各种错误的意识形态文化进行坚决的论战。另一方面,他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其动态的理论体系,形成了系统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生态体系。其主要体现在:首先,《德意志意识形态》在批判各种错误思想的基础上首次对唯物史观作了比较系统的尝试,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文化生态思想的历史前提、解释原则以及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进程,实现了文化观上的历史嬗变,从而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由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文化观向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的转变的基本完成。其次,《共产党宣言》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对世界历史视域下的文化问题作了系统阐发的纲领性文献。它作为国际共运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第一次完整的系统的阐述。全篇自始至终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的基本精神,阐述了阶级斗争理论、生产方式决定作用原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等,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为全世界无产者及其政党的文化共享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再次,《资本论》对拜物教等资本主义文化进行了批判。作为工人阶级“圣经”的《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的基础上,首先充分肯定了以资产阶级文化为主导的文化生态在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进步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尤其揭示了资产阶级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学说,阐述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根据对资本主义固有的、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的分析,论证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并明确提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3〕它不仅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发展,体现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而且標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最后,在《人类学笔记》中,马克思对人类文化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阐释了农村公社的地位、特点及解体,预测了“非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发展前景和改造途径,阐明了家庭的发展历程及性质、氏族的起源等理论问题,证实和发展了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成文史规律和史前史规律,为历史文化和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的逻辑结构

从文化系统内的各种文化要素在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关系上看,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指的是文化系统内的各种文化要素在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统摄、引领下交流互动及其与社会生活、物质生产、经济与政治等不同层级结构的外部要素相互作用而生成的动态发展的有机生态关系。其具体的展开逻辑是: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多篇文献中从社会整体的层面提出了“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4〕的文化唯物论的基本原则,确立了文化根植于社会生活的基本立场,阐明了文化与社会生活之间动态的生态关系。第二,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文献中从“现实的人”出发,通过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确立了文化的实践内涵,又以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种社会生活实践方式的交互作用阐明了文化生态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第三,马克思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通信》等多篇文献中从社会结构层面揭示了阶级社会各种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了意识形态在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和维护阶级统治的重要作用。第四,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文献中以世界历史视域阐释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而导致的文化安全问题,阐明了文明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内在联系。第五,马克思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等文献中对其文化系统中的三个文化要素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及其内在联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哲学、政治经济学是基础,而科学社会主义是落脚点,它们之间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缺一不可的有机联系的文化整体。第六,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学笔记》等文献中从历史环境与文化的差异性方面分析了文化多元共存的原因,阐明了由于不同文化交流互动而使文化复线生态发展成为可能,落后地区文化也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的当代文化安全的意义

文化安全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已经是可以经验的事实。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文献中就阐述了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由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而导致的文化安全问题。文化安全问题必须通过良好的文化生态来解决。因而,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对当下的文化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从总体上说,最强势的文化才是最安全的文化,最强势的文化恰恰是通过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文化系统诸要素交流互动与“社会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不断发展、创新的文化实践逻辑获得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对外文化的交流,积极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精华,排除其糟粕,克服自身文化的局限性,逐步形成一种最强势的文化,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实践证明,一种最强势的文化往往是通过对外交流形成的,而只有最强势的文化才有成为最强大的国家的可能性。其次,从意识形态安全来看,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不仅有意识形态本质、功能、作用的认识论启示,也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应如何”的文化自信的价值论支撑,更有在文化生态中加强主流文化建设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的实践论启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我国始终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主导的主流文化建设,提倡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反对和抵制封建主义、资产阶级的腐朽的文化,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权威性和主导性。再次,从民族文化安全来看,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民族文化安全不只是对本土文化现状和价值的守护,为了保持民族认同的文化基础不受威胁的“文化纯洁性”的努力必然导致文化系统的封闭和僵化。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的启示是,既要对外源性文化要素进行创造性改造与系统外部文化环境优化,以生成新的文化生态;又要对文化系统内的各民族文化进行文化生态性的保护,以维护文化基因的安全。一方面,我们要对外源性文化要素进行创造性改造与优化同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态性保护同时并举,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文化的合力,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另一方面,我们應认真把握对中外文化改造、优化和保护的质与量。从质上说就是要认真鉴别精华与糟粕,决不能把糟粕当作精华来改造或保护;从量上说就是把握好对中外文化的改造或保护的层次、数量以及侧重点。最后,从公共文化安全来看,在一元与多样的张力中形成动态发展的、有机的文化生态关系是其关键。在目前中国的文化多样化的现实境遇下,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文化生态是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和迫切要求:一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动摇。二是承认文化的多样性,以客观的态度包容各种多元文化。三是努力构建一元主导、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态系统,即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多种文化共同生存的文化生态系统。四是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动态性。无产阶级政党是先进文化的体现者,文化安全不仅取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文化生态态度,还取决于其文化生态思想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充分说明了我们党能够与时俱进,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合理因素,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形成动态的文化生态思想。而2020年初国内出现的“疫情”从反面证明了违反马克思恩格斯公共文化安全思想带来的恶果。

〔参 考 文 献〕

〔1〕胡海波.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生思想探讨〔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07):113.

〔2〕宋周尧.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化思想的基本内涵〔J〕.岭南学刊,2006,(03):1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恩格斯马克思生态
最有思想的句子
德国多种活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