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2020-05-14 13:30卢文巧
中外医疗 2020年2期
关键词:心理状态护理干预并发症

[摘要] 目的 對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护理干预的价值予以探讨。 方法 方便选取于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入住该院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者96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图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5.8% vs 81.3%),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11.2±1.6)min vs(16.5±1.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1,P=0.024;t=15.247,P=0.000);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前心理状态间一致性明显,观察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53.2±0.7)分vs(60.2±2.1)分和(54.5±1.2)分vs(62.1±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09、8.314,P<0.05);两组并发症的对比(20.8% vs 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5,P<0.05)。 结论  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穿刺效果,也可缓解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予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 护理干预;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穿刺效果;心理状态;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0)01(b)-0128-03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Lung Biopsy

LU Wen-qiao

The fifth Wards of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Shandong Chest Hospital, Jinan, Shandong Province, 25001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ercutaneous lung biopsy. Methods Convenient elected a total of 96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ercutaneous lung biopsy in the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7 were enroll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chart method. One-time puncture success rate, puncture time, psychological state before and after care, and complication rate.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one-time punctu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95.8% vs  81.3%), and the puncture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1.2±1.6) min vs (16.5±1.8) min],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031, t=15.247, P<0.05);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 . The SAS and SD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53.2±0.7)points vs (60.2±2.1)points] and[ (54.5±1.2) points vs (62.1±1.6) points],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21.909, 8.314, P<0.05);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20.8% vs  4.2%),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6.095,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ercutaneous lung biopsy can improve the puncture effect, relieve negative emotion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discussion.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Percutaneous lung biopsy; Puncture effect; Psychological state; Complications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经X线、B超或CT引导,在病变部位刺入细针,对病变细胞或组织予以抽取,通过病理学检查来对肺部疾病进行诊断的技术[1]。常规检查方式难以确诊肺内周边型病变,以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代替可使疾病诊断准确性得到明显提升;对手术不耐的晚期肺癌患者来讲,予以药物化疗和放射治疗前,可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来诊断病理类型。该技术操作简便、诊断价值高,无需借用X线机、“B”型超声波仪和CT机之外的特殊仪器,可在短时内获得检测结果,促进检查工作效率与水平的提升。尽管该术式属于微创操作,但仍是侵入性操作的一种,可导致气胸、咯血等并发症,影响诊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也不利于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2]。为此,该院对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8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成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实验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96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分组方法为随机图表法和均分原则,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男26例和女22例,年龄在22~60岁之间,均值(41.8±1.6)岁,病灶直径8~50 mm,均值(27.2±1.5)mm,穿刺部位:20例左肺穿刺,28例右肺穿刺;观察组男女各24例,年龄、病灶直径的范围依次为20~59岁、10~49 mm,均值为(42.1±1.5)岁、(27.5±1.6)mm,左肺穿刺21例,右肺穿刺27例。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满足肺周围占位性病变诊断标准[3];②无经皮肺穿刺活检禁忌证;③对该次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功能损伤严重,生命体征波动明显者;②穿刺部位皮肤感染者;③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④精神状态不佳,依从性和配合度有限者。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式

用常规手段进行对照组的护理,完善术前准备工作,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体位,进行手术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告知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屏气配合,对穿刺的准确性进行保障,同时注重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观察有无咯血、气胸等并发症产生,对异常情况予以及时有效的处理解决,告知患者绝对卧床休息,24 h内避免剧烈咳嗽和活动,以降低迟发性气胸和肺出血发生风险,排便时不可过于用力。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

1.2.1  知识讲解  护理人员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操作方式,合理运用口头讲解、宣传手册发放、音视频播放和举办知识讲座等方式帮助患者理解该术式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积极主动配合护理人员完成穿刺工作,鼓励患者主动提问,予以及时准确的解释说明,帮助患者解疑答惑。

1.2.2  行为干预  除病灶大小、位置和穿刺人员操作技巧的熟练程度外,患者在穿刺过程中的配合度同样是影响穿刺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咳嗽或呼吸的出现,可增加气胸和出血发生风险。这就需要在患者平静呼吸的状态下进行穿刺,确保呼吸频率在一定的范围内;若干预后患者呼吸频率浓度明显,可遵照医嘱或药物说明书予以适量镇静剂;患者在穿刺针刺入胸膜时应屏气配合,以免穿刺针出现偏移;可在手术前1 d指导患者反复练习平静呼吸后屏气,待患者熟知正确呼吸方式后方可进行穿刺治疗,确保患者术中高度配合,在保障穿刺效果的同时,减少异常情况的发生;术后主动询问患者感受,疼痛难忍者可予以适量止痛药。

1.2.3  心理干预  由于X线或CT检查难以对患者疾病作出准确诊断,相当一部分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慌不安等负面情绪,担心穿刺操作会产生不适与疼痛感,也对穿刺效果缺乏足够的信心,配合度和依从性有限。因此护理人员应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在此过程中了解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对患者不良情绪予以针对性疏导干预,帮助患者理解该术式是安全的,消除患者顾虑,以平静愉悦的心态与穿刺人员配合,为穿刺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提供保证。予以心理护理后状态不佳者,可遵照医嘱或药物说明书予以适量镇痛剂,以提高经皮肺穿刺的可行性。

1.2.4  并发症护理  护理人员在关注穿刺术本身的同时,也要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展予以防范。在手术结束后1 h内,主动询问患者个人感受,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胸闷、气促等症状表现,对患者穿刺部位呼吸音予以严格检测,一旦有异常情况出现,需迅速告知主治医师,予以及时有效的处理解决措施。咳嗽症状过于明显者,应予以X线扫描,确定是否存在氣胸,予以针对性处理解决措施。出血同样是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通常是由肺内微血管被穿刺针损伤,使得痰中咯血;空气栓塞相对少见,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术中保持平稳呼吸,遵循负压操作原则,与护理人员密切配合,以防此并发症的出现。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穿刺效果比较  对比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穿刺时间。

1.3.2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对比  两组心理状态以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为判定依据[4]。分数越高提示患者心态越差。

1.3.3  两组安全性对比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气胸、咯血和空气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穿刺效果比较

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5.8%(46/48),穿刺时间为(11.2±1.6)min,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穿刺时间为81.3%(39/48)和(16.5±1.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1,P=0.024;t=15.247,P=0.000)。

2.2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护理前心态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安全性比较结果

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现阶段应用较为普便的疾病诊断方式之一,在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但穿刺工作中对患者护理服务不到位,不但影响穿刺效果,也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需在保障操作技巧和仪器设备良性运行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的护理干预[6]。

护理干预是一项建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综合性护理方式,它以科学规范的护理理论为基础,以护理诊断结果为指导,将预先设定好的干预措施落到实处的护理服务。制定具体的护理干预措施时,应综合考虑患者护理研究成果、诊断特点、护患自身能力和患者康复潜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帮助患者在护理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防范。

知识讲解的运用有助于患者熟知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操作方式和临床应用价值,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在术中以正确的方式配合,同时应及时为患者解疑答惑,促进患者配合度和依从性的提升。该文中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5.8%,穿刺时间为(11.2±1.6)min,与对照组的81.3%和(16.5±1.8)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护理干预可提高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可行性。学者付玲[7]在研究中发现,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0%,穿刺时间为(10.90±1.59)min,与对照组85.0%和(15.40±2.11)min相比,进一步证实了该观点。行为干预可使护理在术中选择科学规范的呼吸方式,为手术开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提供保证。心理干预是针对患者的负面情绪予以疏导干预,以平静愉悦的心态代替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念。加强并发症护理,可通过减少或消除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来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予以防范和处理,在此基础上促进手术工作顺利开展。该文中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学者李晶华等[8]人在经皮肺活检术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26.43±6.93)分vs(30.38±7.95)分和(27.28±6.04)分 vs (31.67±6.55)分,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5.0% vs 12.0%),与文中结论存在明显一致性。

综上所述,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实施护理干预,可获得理想的穿刺效果,也能对患者负面情绪进行指导,在保障手术安全性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展开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猛,符媛媛,熊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438例肺部肿块的临床诊断意义[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7,16(1):34-39.

[2]  耿雷.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15(14):61-62.

[3]  索洪祥.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9):47-49.

[4]  张娇, 闫城, 黄芳. Zung氏焦虑抑郁量表测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适用性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7,24(8):909-912.

[5]  羅艳, 杨相梅. 某三甲医院296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并发症的处理[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7,42(3):128-130.

[6]  刘仁水,郑大伟,唐小丽,等.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无反应肺炎的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10):1919-1920,1923.

[7]  付玲,李少朕,陈尘,等.护理干预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9, 28(1):95-97.

[8]  李晶华,张译文.护理干预对行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诊断术患者不良情绪及准确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1):221.

(收稿日期:2019-10-10)

[作者简介] 卢文巧(1975-),女,山东济南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呼吸与肿瘤介入诊疗。

猜你喜欢
心理状态护理干预并发症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