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场没谋面没硝烟的战“疫”

2020-05-14 15:17邱婷
华人时刊·校长 2020年3期
关键词:组员课件微课

邱婷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影响,开学日期一再延迟。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江北新区社会事业局、区教育发展中心积极谋划方案,组织、选拔全区教学骨干组建核心团队,而我有幸被选中担任小学四年级数学微课制作组的组长。

正因为此次“疫情”的特殊,我负责的四年级数学团队 11人小组,从组队到分工,从安排到落实,从过程检查到后期审核等,一系列工作全部线上开展,可以说我们是一个“素未谋面”的团队;而为一周时间网上教学录制一个月的微课视频,从教学目标的审查制定到教学案的构思撰写,从课件的制作到后期的视频录制和剪辑等工作,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真像是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

如何打好这场战“疫”,我作为“领头羊”,要从整体出发,谋划全盘,调动全体组员积极性,一定要保质保量地完成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任务!

隔空分工,仔细调动战斗力

由于特殊时期,时间紧迫,教育发展中心紧急调动了市区教学骨干力量,成立线上教研团队,在线视频会议培训后,各组就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

《孙子谋攻篇》中记载:“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知晓什么样的人可能胜任什么样的任务,什么样的人不可以胜任什么样的任务,做到知众人知特点,合理分工,使上下一心,目标一致,才能致胜。我先对本组 11位骨干进行了以下的初步了解:年龄性别、荣誉称号、任教经历、专业特长等。参考骨干级别、任教经历、专业特长这些因素,我把他们分成三个团队,合理分配任务。

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即使是非常时期的临时组队,也需要仪式感来凝聚力量。我亲自设计了队名——“红队美”“黄队靓”“蓝队炫”,设计队标——红色火焰,黄色星辰,蓝色浪花,我们的大组也就是产生五彩缤纷的“三原色”团队。队名从色彩学里的色相、明度、饱和度给予队员积极的心理暗示,希望以此美好的寓意让组员在积极、乐观、奋进的氛围中工作,共同成长和进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网络课程更需要周密的工作计划,我们在网络上制作了进度表,红黄蓝三色进度条无不催促着组员们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每一个成员每天夜里工作结束,晒一晒三个队伍的工作进程,形成相互竞争的氛围,从而调动起全组成员战斗力。

华人时刊·校长

网络研究,努力充盈战斗力

分工完毕后,所有老师已经正式投入到战斗中。这时我又想到了《孙子始计篇》有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这句话意思是,在战役开始前,要先在庙堂里多谋划研究此次任务的特点,多谋善算的人胜算多,开展顺利。所以,我们全组成员先集体共研一节“样板课”。

打造样板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离不开主讲教师的个人努力,深入钻研;又需要各位组员的各司其职,精诚合作。所有教师站在全区的高度、孩子的角度出发,以点带面,共同制定教学目标,构思教学案设计。虽然无法现场“零距离”交流,但组员们在网络里“面对面”进行思维的碰撞,我们完善了教学案设计,制作了精致的课件,录制了完美的一节“样板课”。这样,大家共同经历了第一节“样板课”的诞生,每一位成员加强了对“成长型课堂”教学理念的理解,明确了如何把“成长型课堂”的理念落实到教学案的设计中,同时熟知了制作课件的要点,以及录课的程序等等,一举多得。

在此基础上,我整理出一整套团队运转的流程,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让成员明确每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及要达到的目标,细化流程,从构思到教学语言无不一一关照到位,尽可能低耗高效。这就是要打一场有充分准备的战“疫”,才能战之必胜。

积极聊天,鼓励调整战斗力

随着疫情的严峻,教育部的要求不断升级,停课不停学的前提是保证儿童健康。区里的教学方案一直在不断更新,我们的工作计划也在不断调整,常常是一日三变,最后统一要求——教学时间再压缩,教学流程再精简,教学环节再优化,确保每一位上线儿童在 20分钟以内学到精髓内容,给儿童留出充分的线下休息锻炼时间。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这些困难,组员们没有一个叫苦叫累,整体打了鸡血一样,从早晨忙到深夜。连日来,为了保证效率,组员们通过 QQ聊天、电话、QQ群语音、群会议等方式就教学案、课件、微课诸多细节工作进行了研讨、修改,一稿接一稿力求完美,讨论到凌晨两三点是“家常便饭”。但是,数天下来,组员们的体力、脑力都消耗过多,身心出现了一丝疲惫的状态,效率也由此降低了不少。

面对这种情况,让我想到了《孙子·军政》中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在战役中榜样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最终决定胜负的往往是精神上的力量,将军是战争的根本,而士气是将士的根本。教师的身心健康就

华人时刊·校长

必须由我来调控,我时刻关注 QQ群的动态以及老师们的身心状态。

于是,我與个别特殊情况的老师私下沟通——“陈老师,你还在哺乳期,好好休息,我来替你想想这个环节如何设计。”“田老师,你颈椎不好,需要活动一下,听一会音乐吧。”“施老师,您都五十多了,要早点休息,不能拼到 2、3点的!”同时,我在 QQ群里树立正能量事件:“施老师是一位五十多岁快要退休的老同志,每天 7:30到单位,下午 5点离开学校,夜里都是工作到 12点多,他不仅做好自己班级的在线教学工作,还把更多的时间用来给我们组内年轻教师磨课,传授给大家很多宝贵的经验,帮助我们年轻教师成长。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还时不时发一些激励性的话语:“林部长为我们的样板课点赞啦!谢谢大家!”,“同志们,虽然素不相识,但是大家的干劲令我感动,见面以后一定要给大家一个大大的拥抱……”。尽管只是寥寥数语,但是足以让老师们感到被需要,被重视,以此来调整整个团队的战斗力,时刻保持充沛的精力。

视频反思,继续提升战斗力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做一件事,不是交完任务就了事,一定要进行反思后总结,才有进步的空间。作为组长,我要求组员提前一天完成16节微课视频,最后一天是大家一起来“找茬”,11人同坐电脑前,一节课一节课的观看,共同查找问题以及改善建议,之后进一步完善微课视频,确保上交的微课作品件件是精品。待全部作品按时上交后,组员们都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高手对弈结束以后,无论输赢都会复盘 ,通过复盘检查自己战略战术是否运用恰当,是否值得借鉴和推广。不会复盘的棋手不是好棋手,同样,不会反思自己工作的老师也不是好老师。我要求大家收集好每一节微课制作的过程性资料:教学案稿件、PPT课件、微课讲稿、会议纪要、微课视频等,一节课的过程性材料基本上有20件左右,这都是辛苦的付出与满满的收获。这些过程性材料可以给年轻教师去研读,帮助她们更快更好地成长。另外,针对此次录课活动,我还组织召开了一次线上会议,对一周的工作进行小结,不仅仅感谢成员的辛苦付出,大家更是隔着屏幕一起谈建议、启发、收获、经验等等,这有利于所有组员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便在后期的工作中提效增质。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一个素未谋面的团队,他们把键盘当做武器,用知识传递力量,用责任和担当诠释了师者情怀,如勇士一般奋勇向前,超越自我,展示了别样的师者风采!停课不停学,既是学生们的坚持,更是无数教师的默默坚守。

(南京市浦口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组员课件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小小组长不好当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