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型高校实验教学浅析

2020-05-14 02:42吕元琦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6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验教学

吕元琦

摘要:从实验教师缺乏、教学内容与生产脱节、设备利用率低、创新实验教学成果少且水平低等方面对教学型高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加强设备管理和鼓励实验教学创新等对策。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型高校;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6-0384-02

实验教学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1],是保障大学生顺利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生产的前提和基础。教学型高校一般本科办学历史较短,教学和科研水平较低,实验教学软硬件建设相对滞后,实验教学存在一些特有的困难。德州学院2000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是较为典型的教学类院校。近年来,实验教学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但还存在着一些特有的问题。本文以德州学院为例,对这类院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实验系列教师紧缺,实验课程主要由理论课教师兼任。实验系列教师非常少,实验课程主要由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兼任。以德州学院为例,全校在岗实验系列教师只有25人。实验系列教师紧缺根源于一段时间以来一种错误认知和政策,很多人认为实验系列技术含量差,待遇和晋升机会也较教师系列低很多。非到万不得已实在评不上讲师、副教授和教授,一般教师都不去评聘实验师和高级实验师。目前很多学校还没有设置正高级实验师岗位,一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也不愿参与。实验教学工作中承担助手作用的实验员和初级实验师紧缺,由于扩招等因素的影响实验教学工作量很大,工作压力繁重,教师们一般都是独立地组合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形不成年龄、职称和学历搭配合理的实验教学团队。

2.实验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需求脱节,实验内容改革经费导向化。虽然经历了多次教学改革,但实验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需求还是存在较大脱节。并且,实验教学改革还受到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由于参评职称和各种评优都有经费数量方面的要求,经费已经成为高校教师成长的生命线。由于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度较小,教学类高校教师在各种经费的争取上具有更大的困难。有些教师为了争取到实验教学改革项目,把本来不适合作为学生实验的实验项目“改革”成学生实验项目。还有一种情况,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内部为了鼓励大家积极从事虚拟仿真实验研究,分别设置了各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但教育部设置虚拟仿真教学项目的原则是“能实不虚”[2],只有那些实体实验难以实现的实验项目才能用虚拟仿真实验来代替和补充,在经费的驱使下,有些教师却把一些本来可以用实体实验实现的实验项目也改编成虚拟仿真实验,给学生实验项目造成一定混乱。

3.仪器设备在实验教学中的利用水平偏低。升本之初,精通精密仪器操作和使用的教师较少,当时仪器设备存量也非常有限,仪器设备在实验教学中的利用率处于非常低的水平。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博士等高水平人才数量逐年增加,这些人对精密仪器使用有所了解,逐渐充实了精密仪器管理者队伍,为了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学校逐渐购置了一定量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但这些高质量人才热衷于基础研究,疏于仪器功能的开发,实际上仪器使用效率并没有发生明显提高,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并没有明显提高,仍旧处于较低的水平。最近几年,实验教学中还出现了实验教学仪器“就近化”的现象,学生实验明明普通的分光光度计能够满足要求,非要使用日立公司生产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明明国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能够满足实验要求,非要使用铂金-埃尔默公司生产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原因是实验课的开设教师是上述这些仪器的直接管理者。这一额外增加成本的做法,不利于节省教学成本,也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4.创新实验教学成果非常少且水平较低。由于实验教学任务繁重,很多实验教师根本没有精力搞实验教学方法创新,实验教学成果非常少。现有的实验教学成果中很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验教学成果,实验教学成果应该是启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提升实验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技术,现有实验教学成果要么是创新水平较低,要么是基础或应用科研成果的包装和翻版。这主要是最近几年,学校各种考核中添加了实验教学成果方面的指标,有些人就将申报科研奖项不成功的成果改装后用于申报实验奖项。

二、对策

对于该类学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以政策引导和扶持为手段,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加强政策扶持,鼓励一些专业技術能力强,有志于实验教学的年轻教师加入实验教学,在评聘职称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放宽条件,增加实验系列名额,争取实验系列教师和普通教师同级别职称相同待遇。以学校创建应用型特色名校为契机,通过产学研结合,加强与行业产业部门的互动,争取建立双向流动机制,校企合作办学,与企业共享技术人才,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实践水平[3]。积极进行人事改革,引进一些名校毕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充实实验教学队伍,搞好新老教师传帮带,形成实验教学队伍的良性发展。

2.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使其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毕业后参加社会生产提供专业技能,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实验教学与行业生产的衔接工作,确保学生走向社会后有用武之地,有用武之才。实验教学改革要以课堂实验教学内容与行业生产的紧密衔接为导向,在做好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行业生产技术发展的最新内容体现在实验教学中。在实验教学改革立项中紧密把关,适时把那些国家政策所鼓励的,行业生产发展的最新技术和技能添加到实验教学技能中来。同时,积极做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立项建设工作,集中开发一些实体实验实现有难度的虚拟仿真实验,取得实验教学应有的效果。

3.做好仪器设备管理,提高利用水平。仪器设备是教学实验的载体,做好仪器设备管理,提高其利用水平,对于做好实验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仪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引入奖惩机制,鼓励仪器功能开发和提高利用率,提升管理和使用水平。相关仪器设备要“专管共享,分散管理与集中管理相结合”。对于使用面广,分散管理有一定难度的要集中管理;对于适用面主要面向某一个或几个二级学院的,要以分散管理为主。同时,做好实验教学工作中的仪器使用统筹,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节省成本,实现使用效益效率最大化,杜绝实验教学中仪器使用就近化现象。用小型仪器能够完成的教学实验,坚决不能用昂贵的尖端科学研究需要的大型仪器设备来完成,好钢要用到刀刃上。

4.鼓励实验教学创新,提升实验教学成果质量。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开发新方法提高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鼓励将课堂实验教学内容与行业生产发展新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提升课堂实验内容在实际行业生产中的实用性。近年来,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日趋严格,对实验危险废弃物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危险废弃物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如果合理利用不但不会对人类构成危害,还会创造可观的价值。可以鼓励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开发一些回收利用危险废弃物的方法和技术,这样既可以减少环保压力,又可以节省实验成本,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

高水平的实验教学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生产的基础,也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使其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提高仪器设备利用和管理水平,鼓励实验教学创新,提升实验教学水平,才能为学校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谭福奎,姚萍,陈华.应用型高校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3):92-95.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度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认定工作的通知[J].教高厅〔2018〕45号.

[3]高东锋.信息化时代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要求、思路和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8,(4):93-96.

Discussions 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Teaching Focused Universities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