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进口乳制品对国内企业的冲击及对策

2020-05-15 10:56
经济师 2020年5期
关键词:奶制品乳制品奶粉

●张 钊 叶 元

一、我国乳制品进口贸易现状

(一)我国乳制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

虽然我国是乳制品生产大国,乳制品产量呈现增长趋势,由2000年到2017年年均增速达16.9%,但是每年仍会从国外进口大量乳制品,从2003年到2017年我国乳制品进口量(不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约增长了6倍,进口总额约增长了13倍,乳制品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图1)。

图1 2003年—2017年我国乳制品进口总量总额(不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

(二)我国乳制品进口来源地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

我国乳制品进口来源地众多,但主要集中在新西兰、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是第一大来源国,从新西兰的乳制品进口年均增速达25.24%;2017年来自新西兰的进口乳制品占41.44%,美国占15.55%,德国占比12.14%,三个国家合计约 70%(图2)。

(三)我国乳制品进口以奶粉和婴幼儿配方奶粉为主

我国进口乳制品呈现奶粉、乳清和鲜奶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奶粉和婴幼儿配方奶粉更为重要,2008年之后达到50%以上,虽然近几年奶粉的比重有所回落,但还是占进口奶制品1/3以上(图3),其中;乳清进口比重从2003年的51%下降到2017年的24.36%;鲜奶则是从2003年的0.96%升到2017年的30.7%。

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自2007年开始增速加快,年均增长率为22.2%,2018年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比重占到进口干乳制品的16.8%(见图4)。

二、进口乳制品对国内企业的冲击及原因分析

图2 2017年我国各类乳制品(不含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比重

图3 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情况

图4 2018年我国干奶制品进口结构

(一)进口乳制品对国内企业的冲击

1.原料奶粉的进口威胁到国内企业自有奶源的建设。奶制品企业均采用原料奶或者原料奶粉来进行加工奶制品,由于进口原料奶粉价格远低于国产原料奶的成本,导致对进口奶粉依赖加剧,阻碍了国内企业自有奶源基地的建设。从2014年到2017年,国产原料奶同进口原料奶粉之间的价格差距加大,2016年两者价差为1.44元/千克,达到最高;2017年国产原料奶平均价格为3.48元/千克,进口原料奶粉平均价格为2.41元/千克,价差也有0.93元/千克,这就使得国内企业偏爱进口原料奶粉来生产奶制品。

2.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市场份额缩减。由于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快速挤占了国内市场,导致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减少。2008年“毒奶粉”事件以前,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国内市场份额只有30%,而2008年之后,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市场份额低于50%,至2017年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只占30%的市场份额。

3.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产量增速减缓。我国消费者对婴幼儿奶粉的需求日益增长,从2009年到2017年需求量是由47.38万吨增长到109.98万吨;相比之下,虽然婴幼儿配方奶粉国内产量由2013年的70.39 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80.61万吨,但是增长乏力,增速不断下降的,从2013年的16.74%下降到2017年的1.13%,年均增速只有3.45%左右,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产量增速陷入低迷状态。与此同时,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量年均增速达21.48%,尤其从2013年开始,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量年均增速接近24.6%(图5)。

图5 2009年—2017年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相关情况

(二)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我国乳品企业受到进口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推高。我国乳制品生产成本不断推高是首要原因,而这又是由于我国奶牛养殖依赖进口种牛和苜蓿干草所致。

我国2007年种牛进口只有15000头左右,但是从2009年开始种牛进口快速增加,年均增速有55.78%,进口数量达16万多头(图6)。同时,种牛所需的苜蓿干草进口也在增加,苜蓿干草进口量从2008年到2016年约增长了78倍,年均增速达72.6%,进口额约增长了86倍,年均增速达74.8%(图7)。良种牛和苜蓿的大量进口无疑增加了国产原料奶的生产成本。我国原料奶比俄罗斯高出16.02美元/100千克,是新西兰的2倍多。

图6 2007—2016年全国良种牛进口情况

2.进口奶制品的关税不断下调。根据《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及:“我国奶制品进口关税较低,是世界奶制品关税平均水平的1/5,进口奶制品完税价格比国内生产成本要低很多。”中国与新西兰在2008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依据《协定》要求,“我国从新西兰进口的奶制品关税要逐年下调,到2018年原料奶粉关税下调至0.8%,其余都是零关税。”我国又于2015年同澳大利亚也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根据协定约定奶制品是在4到11年之内降到零关税,而婴幼儿配方奶粉实现零关税的生效时间只有4年,也即是2019年就会实现零关税。这些协定无疑是降低了来自这些国家的奶制品关税,使奶制品进口到中国无形中极大地降低了成本,使得国外奶制品大量涌入,特别是来自新西兰的进口奶制品甚至一度触发了我国的特殊保障措施。

图7 2008年—2016年中国苜蓿干草进口情况

3.我国原奶的品质标准低于进口。原奶的品质标准主要是四项指标,即乳蛋白率、乳脂肪率、菌落群数以及体细胞数。2016年中国、欧盟、新西兰、澳大利亚及美国的原奶质量指标对比发现:进口的乳蛋白率高于国产,我国标准是3.00%,欧盟、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分别是3.37%、3.84%和3.38%;关于乳脂肪率,欧盟、新西兰、澳大利亚的标准都在4%以上,美国3.76%,但是我国为3.4%。

4.大多数国产乳制品的品牌效应弱。

(1)大多数国内企业的营销策略低级单一。国产乳制品的品牌效应比进口品牌要弱得多,这主要是由于营销策略存在着较大差距。将进口品牌美赞臣与国产品牌完达山的营销策略做一下比较后发现,完达山产品种类少,产品线短,很难覆盖各个年龄段的婴幼儿,产品包装没有自己的特色;美赞臣对婴幼儿奶粉市场作了详细细分,不仅将目标客户定位到0~7岁的婴幼儿,同时也考虑到他们父母的消费偏好、习惯、心理因素以及收入水平,针对不同的人群做出不同的目标市场细分;在市场定位方面,完达山位于低端市场,美赞臣主要定位于婴幼儿奶粉中高端市场;在销售渠道方面,完达山主要利用代理商和批发渠道,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方面仍然比较欠缺;美赞臣除了采用传统的超市和母婴店,积极利用电子商务渠道抢占线上市场份额;在促销策略方面,完达山很少使用折扣策略,公益事业做得不够,促销形式也十分单一;美赞臣利用产品展销以及打折促销的方式进行营业推广,还特别注意使用公益活动来提升自己产品的声誉和企业的社会形象。

(2)我国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信任度低于进口品牌。我国乳制品安全事件曾经频频发生,让消费者很难对国产乳制品产生信任,最突出的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至今在国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2011年又出现蒙牛被检测出黄曲霉素超标、2012年伊利个别批次奶粉汞超标以及南山奶粉出现黄曲霉素超标等一系列后续食品安全事件。这一系列事件导致我国消费者对大多数国产婴幼儿奶粉品牌信任度不高,尤其是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妈妈在选择婴幼儿配方奶粉时,会更加偏爱进口品牌。

5.国内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落后。我国很多乳品企业生产设备以及器械都十分落后,尤其缺乏核心设备,以至于我国每年要进口大批乳制品加工设备,同国外乳制品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设备和技术上差了一大截。很多乳制品生产大国都自主研制高端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拥有着核心设备和技术,如即使不太适合发展乳品行业的以色列(在实际中却是实现了奶业产量的高产)自主研发乳业机械设备及技术并将其出口。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国内企业遭受进口乳制品的冲击,建议要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

(一)企业方面

1.改进生产设备和技术并增强自主研发实力。国内企业应该不断改进生产设备和技术,并增强对乳制品生产设备和技术自主研发实力,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在这些方面,君乐宝乳业集团就做得比较成功。君乐宝非常重视技术创新,拥有很强的科研团队,每年投入大量经费用于研发核心技术和工艺。与此同时,君乐宝具备一大批先进的生产及检验设备,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品质。

2.增加乳制品种类。面对我国消费者对乳制品的多种需求,国内企业应在产品研发方面要加大研发投入并不断提高产品研发水平,开发新的品种以满足居民日常消费的需要。比如伊利不仅研发各种液态奶、奶粉、酸奶,还包括利用乳制品研发生产冰淇淋等各类冷饮以及国内企业基本不生产的奶酪产品,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3.加强乳制品生产的安全宣传。由于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我国消费者至今对于国内企业和品牌信心不足。企业必须通过大量宣传和实际行动来改变形象,比如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请消费者参观企业,了解乳制品的生产流程,打消其对品质的疑虑。更可以学习君乐宝乳业,企业从上到下的员工以身作则,给自家孩子食用自家企业生产的奶粉,这样的实际举动对于企业形象的恢复和重塑无疑更为有效。

4.拓展营销渠道,加强产品营销推广。国内企业在把握一、二线城市市场,利用传统的营销渠道诸如超市、母婴店进行产品营销的同时,也应该将眼光投入到三、四线城市,开拓小城市的市场。更要抢占广大的农村市场,可以采用基层服务站直销,也可以利用门店代理的形式销售。在线下销售同时,也要向线上电子商务平台发力,开展线上营销活动。

(二)政府方面

1.推进奶牛良种培育和优质牧草饲料种植。政府要出台措施,加强对良种奶牛的筛选和培育,提高奶牛单产率。加大对优质牧草饲料的研究和开发,不断推进优质牧草饲料特别是苜蓿的种植,真正从源头上降低奶制品企业的生产成本。

2.进一步提高原奶品质标准并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政府应该不断更新原奶的品质标准,实现与国外高标准对接;要加强对乳制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加快对乳制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加强监测和检验,真正确保乳制品的质量安全。

3.引导行业合作组织建设。新西兰等国都有乳制品行业组织,奶牛养殖场和乳品企业建立了利益联结关系。政府应推进奶牛养殖场同企业的通力合作,推动并强化行业合作组织建设。

猜你喜欢
奶制品乳制品奶粉
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奶制品消费行为分析
2018年1~2月乳制品产量同比增长8%
奶粉危机
妹妹的奶粉钱
饮食减少奶制品危害骨骼健康
你家奶粉只能冲着喝?这些妈妈们把奶粉做成了这个样子!
通过乳制品源头控制提高原料奶品质的措施
杜马斯燃烧法快速测定乳制品的含氮量
洋奶粉的罪与罚
未来10年内中国对奶制品需求或激增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