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武鸣区农庄式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0-05-19 09:48蒙丽娜罗兴录
乡村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发展对策现状

蒙丽娜罗兴录

[摘 要] 本文论述农庄式农业在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农庄式农业发展现状、有利条件、制约因素,提出农庄式农业发展对策:更新观念,有效引导、合理规划;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创建品牌产品;建立多样化经营模式,提升农庄式农业经济效益;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强化农庄式农业经营管理;培养创新创业型农业人才,组建专业的农庄式农业人才队伍。

[关键词] 农庄式农业;现状;制约因素;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07-49-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庄数量及规模在持续扩大,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型休闲经济产业。现代农庄的发展不仅具有一种进步的、科学的农业经营发展理念,而且在政治思想、经营模式、科技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南宁市武鸣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着经济水平较高、交通便利及环境优美等优势,促使农庄式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南宁市武鸣区农庄式农业的发展需要有效利用乡村资源,更有效地丰富农庄式农业的主题及形式,使其他相关的产业链得到更深层次的扩展。

1 农庄式农业的内涵及在我国农村、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1.1 农庄式农业的内涵

农庄式农业是指以农业为主体,以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化以及大力发展规模农业为最终目的,通过依托农业项目及农业产品,用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作为支撑,依附特色自然和人文资源,拓展加工、农耕体验、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健康养老和教育文化等多种功能,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的一种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现代农庄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新型农庄是集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通过合理利用优越的农村资源,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对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状态的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1]。

1.2 农庄式农业在我国农村、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1.2.1 有效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庄发展不仅能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农民的素质及收益,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而且对解决如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2,3]。在当今的社会发展环境下,农庄式农业的发展不但能给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活动,而且能将农业与旅游业更好地结合起来产生叠加效应,同时起到改善产业结构的作用[4]。

1.2.2 有利于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农民低收入的问题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一是因为我国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比较落后,从而导致农业生产发展速度慢[5]。现代农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农产品加工问题,其通常通过引入先进的机器设备及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确保农庄农产品的品质,从而打造产品品牌,把产品卖出去,增加农民收入[1,6,7]。而且通过开发生态资源旅游,让农民在农闲时节通过从事旅游业获得副业收入,增加他们的收入;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保证减少劳动力的浪费,有效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农村发展[8,9]。

1.2.3 极大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农庄式农业的发展有助于实现城乡联动发展,指明“三农”发展方向。农庄式农业还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农村景观、文化及生态环境等,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自身长远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报告中叙述了我国“三农”事业新道路的锦绣前程,指出创造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方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促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而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条件。现代农庄是生态、生产、生活于一体的“三生共享”新经济形态,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产业之一[4,10,11]。所以,探明现代农庄产业及农庄式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南寧市武鸣区农庄式农业发展现状

2.1 南宁市武鸣区农庄式农业发展概况

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农庄式农业的发展已经初见成效,武鸣全区共有农家乐及农庄大约30家,其中有7家二星级以上的农家乐和农庄,许多农家乐和农庄都形成了自身特点。例如,嘉沃休闲农庄、康佳龙生态农庄、粮运农庄、荷景农庄等是以生产种植和休闲娱乐相结合的模式,其中武鸣康佳龙生态农庄是一家以生态休闲为主题的农庄,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获得四星级的2家旅游景区之一。休闲娱乐农庄一般面积为6.67~200.00 hm2,但与国外农庄相比占地面积较小。通过资料可知,南宁市武鸣区康佳龙生态农庄占地66.67 hm2左右,规模较小,虽然达到了标准,但是要想有更好的发展,则需加大农庄建设规模[12,13]。同时,武鸣区大多数农庄经营项目相似度较高,都具有休闲娱乐常规项目,如娱乐、商务、旅游、食宿和疗养等。虽然有些农庄具备特色项目,但是没有最为突出的项目,在个性优势上的表现相对欠缺。南宁市武鸣区的农庄均没有形成品牌,缺乏品牌效应。

2.2 南宁市武鸣区农庄式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2.1 区位优势。武鸣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北部,从古至今人们都是用“以武而鸣于天下”这一说法来形容武鸣。其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丰富,湿润温和,适合多种植物生长,草木经冬而不枯,植物种类较多。武鸣区共有河流138条,如东南部的马定河、西云江及延河等,这些河流流经邕宁县、南宁市城北及永新区最后直接流入邕江。同时,区内交通线发达,交通便利,给武鸣区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交通条件。武鸣区主要矿种有20多种,如有铜、锰、钨、金、铁和铝等,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南宁市武鸣区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现代农庄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2 资源条件。在南宁市武鸣区农业资源中,关于农庄式农业发展的旅游资源主要有森林、岩溶、山水田园、生态农业、民俗风情及人文历史等,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森林、岩溶景观及壮族的民俗风情等。武鸣区旅游资源丰富,旧有八景名区,随着历史长河的变迁发展,这些景区都有所变化。2014年,武鸣区旅游资源主要由一些著名的旅游景区构成,在这些景区中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的有伊岭岩、大明山、花花大世界。南宁市武鸣区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不仅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也为南宁市武鸣区农庄式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提高了农庄式农业的经济效益。此外,武鸣区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农产品种类的多样性,丰富了休闲农业景观,使南宁市武鸣区农庄式农业的发展能更好地适应庞大的市场需求及多层次的发展空间,也提供了创建自身特色品牌的资源基础。

3 南宁市武鸣区农庄式农业发展制约因素

3.1 认识不足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缓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乡村经济的发展速度更加缓慢。这主要是因为当地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主要表现如下。一是部分农户长期接受农村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生产规模小,缺乏长远的计划及全局观念,仅仅满足于日常生活温饱,没有欲望和勇气改变自己、改变现状,缺少进取的精神。二是许多年纪大的农户认为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禽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生活自给自足,不愿意且没有过多的精力、体力及资金投入学习农业新技术。他们不愿意利用新技术,对于新型农业思想、市场的关注度、经济发展趋势、商品质量等方面表现出不积极和认识不足的现象,只求保守、求平稳,从而导致农业新产品发展缓慢、农业产业结构无法得到调整。三是部分农户依附土地的思想难以得到改变。思想观念落后对于南宁市武鸣区农庄式农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约束力,在未来农业发展中必须加大转变农户传统思想观念的力度。

3.2 资金短缺

农庄式农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特性,相较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来说需要投入更多的生产要素[15,16]。目前,农庄式农业的发展处于一种阶段过渡的状态,所以其发展的关键是要充分整合各方面资金。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49 085 507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为6 468 687万元,所占比重为13.18%。其中,农业支出额为1 564 502万元,所占比重为3.20%。由此可知,广西壮族自治区相关农业财政支出占其总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较小,这侧面反映了每年南宁市武鸣区对农业投入的资金较少。相关农业资金不充足、发放不到位,便会造成生产要素不足,更会严重导致农业产业链断裂,抑制农业生产,同时影响农庄式农业发展。

3.3 人才匮乏

据统计,2017年南宁市武鸣区乡镇人口52.76万人,乡镇劳动力资源为38.42万人,然而农业从业人员仅仅有19.79万人。由此可见,大多数人对于农业工作是不热衷的,这与工作收入有关,从而降低了农业发展速度,也影响了武鸣区农庄式农业的发展。而且由于经营管理不当、管理机制不完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导致很多农庄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服务与管理现象,使得诸多发展思路与改革措施等难以实行。这就使南宁市武鸣区从传统农业向新兴农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动力不足的现象,无法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引领作用。

4 南宁市武鸣区农庄式农业发展对策

4.1 更新观念,有效引导、合理规划

农庄式农业属于一种新兴产业,所以农庄的开发、建设及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只有通过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才能实现农庄式农业长久发展。首先,要提高人们对农庄式农业的认识,统一思想。发展农庄式农业不仅可以促进农业平稳良好发展,还可以促使农民增收及农业增效[3,9,17]。因此,相关领导人应对发展农庄式农业的内涵有明确的了解,加强领导,把发展农庄式农业作为南宁市武鸣区农业发展的重点,全面保障农庄式农业良性发展。目前,武鸣区农庄的发展情况有所改善,农庄数量逐渐增加,目前已有大约30家。然而,农庄发展质量错落不齐,所以政府应加强思考如何提升农庄品质,充分利用资源与国家政策制定合理的规划目标。

4.2 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创建品牌产品

南宁市武鸣区地处亚热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发展亚热带农业具有明显的自然優势,沃柑、木薯、甘蔗、香蕉和龙眼等是武鸣区的特色农产品。发展农庄式农业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农业产业,大力种植特色农作物,创建属于武鸣区文化特色的农产品品牌,综合地域文化,创建自有的发展方案,更大限度地发挥武鸣区的优势,形成具有特色的品牌效应。另外,武鸣区可以创建具有独特民族文化的农家娱乐项目,让游客可以在农家吃、住、行的同时体验农家的生活乐趣及当地的民俗特色。

4.3 建立多样化经营模式,提升农庄式农业经济效益

武鸣区位于南宁市北部,地处北纬22°59′~23°33′、东经107°49′~108°37′,面积3 389 km2,管辖13个镇、218个行政村。不同村镇的交通条件、土地资源、特色产业不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也有差异。因此,要根据不同村镇的条件,建立相应的农庄式经营模式,充分发挥各村镇的优势。靠近城市的村镇发展以旅游观光为主的农庄式农业,距离城市较远的村镇发展以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为主的农庄式农业[18]。总之,要从各村镇的资源条件出发,建立多样化经营模式,全面提升农庄式农业的经济效益。

4.4 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强化农庄式农业经营管理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宣传手段越来越多,要重视网络平台的建设,通过各大媒体的报道或者网络途径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农庄的相关信息,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提升社会知名度。或者可以通过制作平面广告来吸引游客,在各大车站进行广告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农庄。或者积极参与上级旅游部门组织的促销会、旅交会,学习经验与新的发展观念,找准时机,向其他地区开拓市场,扩大农庄农产品促销的途径。

4.5 培养创新创业型农庄式农业人才,组建专业的农庄式农业人才队伍

4.5.1 各级政府要重视农庄式农业人才培养,把农庄式农业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人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石,也是南宁市武鸣区农业快速发展的关键要素。要想实现农庄式农业全面发展,需要科技教育支撑,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庄式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政策,对相关政府的工作人员、农业企业管理者、农业经营户等进行定期、规范的农业技术培训,并且逐渐实行农业科技人员上岗证和培训证书制度。通过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不断培养及挖掘人力资源,不断引进相关优秀人才,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农庄式农业发展培养技术过硬、经营管理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

4.5.2 农科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农庄式农业发展培养人才。农庄式农业发展需要大量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敢创业的农业持技术人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农科高校培养人才满足不了农庄式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目前农科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大多有技术,但是经营管理能力差,不敢创业,与农庄式农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相差甚远。因此,农科高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专业技术与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并重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农庄式农业发展培养技术过硬、经营管理能力强、勇于且善于创新创业的技术人才。

5 讨论

5.1 农庄式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使大部分城市中的人都一直处于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下,许多人渴望能有一个“世外桃源”去休息放松,远离热闹繁华的城市[19,20]。农庄式农业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观光旅游、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绿色购物、体验农活、健康疗养和实践教育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型旅游活动项目,能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群体[21,22]。南宁市武鸣区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农庄式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南宁市武鸣区农庄式农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丰富的民俗文化,使南宁市武鸣区农庄式农业的发展独具魅力;合理的人口结构,能为农庄式农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与消费者市场。南宁市武鸣区农庄式农业发展的条件优越,展望未来,其农庄式农业的发展必将更加快速。农庄式农业是南宁市武鸣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5.2 发展农庄式农业是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了国计民生的根本主要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3]。发展农庄式农业,使农业与旅游业相互结合,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使农业发展空间得以扩展,增加农民的增收途径。南宁市武鸣区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农村农业发展,必须注重农庄式农业的发展,加大对农庄经营的投入及支持。

5.3 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是农庄式农业发展的关键

农业发展离不开土地,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制度支撑[24]。农业种植离不开土地,而农庄经营少不了农产品的种植生产。农庄式农业以农作物种植生产为主,以产品加工技术为支撑,以休闲观光旅游为衍生功能,紧密结合一二三产业,是一种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由此可知,农产品加工是现代农庄经营发展的重要条件。南宁市武鸣区只有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减少成本支出,提升农庄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增加农庄收入,从而促进农庄式农业发展,为农民增收、农业提质和农村美化提供重要条件。

5.4 培养大批有技术、懂经营、敢创业的农业人才,是农庄式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论什么产业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农庄式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在农庄式农业发展过程中,许多农民缺乏专业知识的培训,在经营农庄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经营专业知识,无法做到科学、创新发展[25],导致农庄式农业发展缓慢。所以,培养大批爱农业、有技术、懂经营、敢创业的农业人才,是农庄式农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南宁市武鸣区应完善农业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度,加强农业科学教育,为农庄式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基础。在引进人才方面,要制定一系列相关的用人政策,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吸引更多具有科学专业的人才为农庄式农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人才动力。

参考文献

[1]肖华.芷江县现代农庄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4.

[2]王一帅,朱满阳,杨帆.基于PEST模型对河北省农业宏观环境现状的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5(3):63-65.

[3]王莹.休闲农庄发展路径与制度完善[J].乡镇经济,2008(2):91-94.

[4]谢志刚.北流市绿满地休闲农庄规划设计[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6.

[5]陈晓萌.南宁市武鸣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8.

[6]罗依浓.绍兴市休闲农庄发展对策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大学,2018.

[7]史亚军,秦远好.休闲农业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8]见闻.国外的观光休闲农业[J].北京农业,2011(28):43-44.

[9]赵国如,周朝晖,姜晓萍.休闲农庄发展模式探讨[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7-11.

[10]王丽萍.体验经济视角下玉溪市休闲农庄规划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6.

[11]曹月琴.宜秀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浅析与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08(1):117-119.

[12]燕玉霞.德国农业旅游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52-56.

[13]张晓红.观光农业园区规划规程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7.

[14]曾令香,陈世熊.休闲农庄一种新型的农业微观组织形式[J].调研世界,2012(4):126-128.

[15]邵书慧.家庭农庄发展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论坛,2013(4):70-72.

[16]余华荣.广东省观光农业园建设与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4.

[17]郭纪芳.循环经济型休闲农庄建设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18]杨婕.南京涌翠谷体验型休闲农庄规划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19]刘春香.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2006(2):97-98.

[20]Hao Cheng,Suo Cheng Dong,Yu Li,et al. Application of Garden Art in Modern Sightseeing Agriculture Planning[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3(11):56-35.

[21]李继凯.乡村振兴战略核心是“五个振兴”[N].中华工商时报,2018-04-24(003).

[22] 翟晓叶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现代农庄发展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9(3):104-106.

[23]赵龙.为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土地制度政策支撑[J].行政管理改革,2018(4):11-14.

[24]魏堃.山东省济宁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9.

[25]荆莹莹,李振.郑州市休闲农业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12):77-80.

基金項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8JGZ102);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广西薯类创新团项目(nycytxgxcxtd-03-11-2)。

作者简介:蒙丽娜(199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产业化。

通讯作者:罗兴录(1957—),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木薯育种栽培、农业产业化。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发展对策现状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