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与思考

2020-05-19 06:12张泽鹏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5期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张泽鹏

摘 要:简单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家庭关爱缺失、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宣传教育方式泛化等方面的不足,并从保持家庭结构完整、提高家长认知水平、促进家庭亲情沟通、深化学校家庭合作等方面,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城务工人员是我国经济、社會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应当做好相应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为进城务工人员消除后顾之忧,为留守儿童成长提供科学指引和有效保障。其中,在对应的家庭教育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十分有必要,这对增强留守儿童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增强国家和民族凝聚力,促进公平与社会和谐有着积极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留守儿童的认同度不高。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同时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相对较差,再加上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影响,使得留守儿童不能准确理解、把握核心价值观,相应的认同感也不强。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较多,综合来看有以下几点。

1.家庭关爱缺失

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他们的父母进城务工,意味着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足够的陪伴,而儿童对父母的依赖感往往是最强的,这就导致他们很容易产生缺乏足够关爱的心理。与此同时,留守儿童和父母关系不够和谐,代管监护人不能给留守儿童提供足够、合适的关爱等,均会给儿童成长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2.社会经济发展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农村经济虽然得到了较为明显的发展,但与城市相比依旧存在较大差距。相比之下,农村留守儿童的生长环境较差。同时互联网时代留守儿童更容易接触到各种信息,在缺乏足够、有效教育、管理的情况下可能被各种负面、有害信息影响,产生错误思想、价值观等,使得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不高。

3.宣传教育方式较为泛化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宣传和教育中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学校宣传教育的方式较为泛化,往往都是笼统的理论宣传,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节较为严重,不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关于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缺失严重,学校和家庭的联系性不足,不能对儿童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

1.保持家庭结构完整

保持家庭结构完整,能够令儿童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这将为他们的成长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促使儿童理解、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了保持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的完整,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增加父母陪伴儿童的时间,减少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的情况。对此,学校可以对家长进行引导,促使他们和孩子保持亲密关系。同时政府积极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务工政策,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落实优惠政策,为农民工留守本地提供经济、金融、政策等方面的支持,让农民工能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成长。

2.提高家长认知水平

很多家长教育能力较差,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知不够,同时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不足,甚至存在偏差。对此,政府和学校应当积极联合起来,共同落实针对农民工、代管监护人的教育工作,改变他们的思想认知,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提升他们在思想、价值、人格、道德等各个方面的水平,确保他们能够有效胜任家庭教育工作,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到良好的监管作用。另外,还应当加强对家长的监管,对家庭教育状况、留守儿童生活状况等进行监管,确保家长尽到教育责任,对关爱、教育不到位的父母应当加强教育和引导,严重时甚至应当追究他们的责任。

3.促进家庭亲情沟通

对留守儿童而言,来自家庭的关爱是保障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同时也是促使他们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很多中国传统式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沟通方式存在问题,不会表达情感,导致家庭亲情沟通不顺畅、不到位,孩子难以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与亲情。对此,学校应当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和帮助家长掌握科学、有效的亲情沟通方式,让他们学会以正确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子女的爱。

4.深化学校、家庭合作

对留守儿童教育而言,学校教育始终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必要深化学校、家庭合作,以学校教育为引导,促使家庭教育不断优化和完善,有效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校思政教育应当重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先进理念的应用,形成以核心价值观为关键的校园文化,要求教师积极与家长进行合作,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实现同步,共同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支持与保障。

三、结语

综上可知,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不少缺陷,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以通过家庭教育得到有效培育。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政府、学校和家长都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合作,从多个方面采取合理措施进行优化,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冯安萍.如何在家庭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读天下(综合),2017(8):15.

[2]翟博.家庭建设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J].儿童大世界,2017(6):65.

注:本文系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规划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DX[2019]GHB215。

编辑 曾彦慧

猜你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