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狗包弟》的教学思考

2020-05-21 05:54邓九路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责任担当新课标

邓九路

【摘   要】  新课标指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小狗包弟》是巴金先生文革期间真实经历的写照,是培养学生自我反省和关注社会担当精神的不二之选。我们在教学时,应该积极实践新课标理念,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切实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新课标;《小狗包弟》;反省自我;回歸人性;责任担当

一、紧扣学科核心素养,确立教学目标

《小狗包弟》有两大价值:一是包弟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反映的是那个疯狂时代惨无人道的现实,揭露了文革的罪恶;二是对于包弟的悲惨遭遇,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了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良知,他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更是他在文革后害怕历史重演发出的对人们回归人性的呼唤,体现的是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社会关注的责任与担当。但在现实的教学中,很多老师搜集了大量的历史史实来作为揭露“文革”罪恶的证据,课堂几乎变成了揭露大会,学生认同当时的社会惨状,但对于巴金忏悔的意义却没能更好地挖掘,往往直接灌输。这样做显然是违背了新课标的理念,也不符合时代对当代高中生的身份定位。

基于时代的需要、新课标理念的要求以及当下课程教学的现状,将本课教学时间定为一课时,挖掘巴金先生忏悔的意义以及树立学生的忏悔意识才是本课的重中之重。我给这篇课文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走进文本,正确评价巴金先生所作所为,培养语言建构运用能力。(2)紧扣文本,客观分析巴金先生忏悔的意义,培养思辨能力。(3)走出文本,由人及己,立德树人,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个目标紧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培养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为基础,以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为抓手,以立德树人为旨归,环环相扣。

二、紧扣文本,长文短教,落实教学目标

《小狗包弟》全文2539字,要一课时完成教学,教师必须吃透文本,带领学生以文本为主,慎重地考虑文本以外资料的补充。

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本解读能力,比如对小狗包弟的特点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完全可以从文本中得出来,尤其是当时的社会状况,文中两条小狗、巴金先生一家和艺术家以及年老的工商业者的遭遇便是当时人性泯灭、疯狂可怕社会的一个缩影。包弟这样一条日本种是黄色小狗,还有一个瑞典旧主人,并且被外宾屡次问起的小可爱在当时绝对是会给先生一家带来灾祸的。所以先生放弃包弟实在是出于无奈,先生和包弟都是那场浩劫的受害者。虽然为了保全自己使得包弟惨遭解剖。但正如德国哲学家阿多诺所言:在错误之中没有正确的生活。这里又有一个误区,很多教师自然就把责任归结于当时的社会,我个人认为在这里我们应该强调的不是谁来担责,而是更加明确巴金先生是无责无罪的。再者,把责任归结于社会,实际上是一种逃避,社会说到底是人的社会,所以悲剧归根结底是人祸,是人性泯灭造成的。这样的归结是不符合巴金先生的初衷的,巴金先生在文中第10至13自然段中在反复表达自己的自责、愧疚。一个无责无罪的受害者在忏悔,就为我们树立一个为人的标杆,一个知识分子敢于解剖自我,反省自我的良知和勇气。至此,给学生建立起关注自我,回归自我,关注人性的意识。

巴金先生的忏悔,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自我反思的良知和勇气,一个有担当的知识分子往往把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杜甫是这样,巴金也不例外。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细读第11自然段,探究讨论这些描写展现了文革后怎样的现实,得出以下结论:

衰草:没有生机

无缝的砖墙:人心隔阂

新邻居倒垃圾:公德心缺失

大化粪池:自私自利

不开花的树:不敢赏美

这种种的现象,表明我们的社会大众并没有回归自我,反思浩劫的原因,唤醒人心迫在眉睫,否则悲剧极有可能重演。因此,巴金的忏悔更在于他意识到了虽然浩劫过去,但这样的现实,如果人们不回归自我,回归人性,悲剧极有可能重演,唤醒人心迫在眉睫!由此完成对巴金忏悔意义的挖掘,从而达到在语言建构和表达基础上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为培养学生回归自我、回归人性、关注社会的正确价值观打好基础。

三、拓展思路,创设情境,追求立德树人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思维,突破教学目标中的关键问题,课堂活动的设置就尤为重要。为了增强学生对巴金先生忏悔价值的认同感,我设置了一场主题是:“如果你是包弟,你会对巴金说什么?”的生生对话,大部分学生都反复劝导巴金先生不要有负罪感,确立了两者都是“文革”的受害者,巴金先生高尚的人格和人性的光辉通过这样的对话显而易见。但在这个活动中,有学生为小狗包弟申诉:“虽然我知道你别无选择,但是我也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你怎么可以为了保全自己而决定我的生死?我死有不甘!”他确立的是我们生而为人的最基本的底线——生命无价,任何人都无权决定生命的孰重孰轻。如果人人都保有这样的意识,“文革”这样的浩劫绝不可能发生。

巴金先生的忏悔给我们树立了反省自我、关注社会的标杆。我设置了第二个活动:请继承巴金先生的“讲真话”精神,关注自我,回顾你人生中的一次令人追悔的事例,当众做一次真诚的忏悔。也许有了前面的铺垫,孩子们大部分都勇于忏悔,甚至有泪如雨下者。

《小狗包弟》的教学,首要目标是引领学生读懂文本的价值,巴金的忏悔是一个最无责任者对自己的拷问,是一个知识分子关注自我,关注社会的体现。其次更在于落实理性思辨、立德树人的新课标理念。让学生明白:唯有懂得反省自我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救赎。唯有懂得反省的民族,才能远离野蛮,走向文明。

【参考文献】

[1]李慧洁.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3).

[2]吕静.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J].林区教学,2019(02).

[3]胡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8(06).

[4]张婧.依托文本,解读细节——《小狗包弟》教学设计[J].考试周刊,2013(60).

[5]王敬敏.自我解剖与生命救赎:《小狗包弟》主题解读[J].语文天地,2012(13).

[6]陈艳辉.《小狗包弟》的多元解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04).

猜你喜欢
责任担当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新时期体育在新型城镇化文化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
素人真人秀节目的价值坚守与责任担当
优质学校建设的历史价值、责任担当与发展趋势
浅谈新常态下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
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