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2020-05-21 05:54韦艳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式

韦艳

【摘   要】  在我国现代教育理念不断革新的背景下,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也呈现了新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方向,特别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文本,更好地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熟悉其中的生字词,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从学生的读写能力出发,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语文读写教学;教学方式

自我国教育部大力推行新课程标准并进行课程改革后,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呈现了较大的转变,从传统的培养学生的生字词、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割裂开来的教学方式逐渐演变为“听、说、读、写”结合,以在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中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是在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依旧存在部分阻碍因素令这种教学方式无法与语文教师的实际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对此,本文也将进行深入分析。

一、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的优点

同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不同,以读写为主的教学方式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感官,令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注意力更加集中。朗读课文及阅读课上的文本能够令学生迅速掌握文本中的生字词读音,对于不了解读音的字词也能够更快速地发现,同以往语文阅读课堂中学生不了解文本、教师对于学生是否完全掌握文本中的生字词情况不了解的现象相比,更加适合我国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除此之外,以对生字词朗读、拼写并摘抄文本中的名言名句的方式进行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能够令学生更快速地掌握生字词的用法,积累名言名句并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有效地运用,无论是作为生活中的语文知识积累还是作为作文当中的引用都十分出彩,能够帮助学生迅速建立起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目前我国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探究

虽然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际实践当中,依旧出现了部分语文教师无法将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深入推行的问题,对此,本文分析如下:

1.部分语文教师由于思想意识不足等原因,對于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际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在学生的语文阅读课堂上出现了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无法深入推行的问题。由于语文教师观念不足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学生积极性不高,对于阅读文本的新鲜度很快下降,在教师讲授完阅读文本后,还有部分吸收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完全掌握阅读中的作者的想法,不能完全掌握文本中的生字词读音和拼写。

2.学生对于语文阅读学习积极性不足,课堂分心现象、随意说话现象较多,纪律性不足。虽然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想、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但是这种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发挥不能影响到语文教师正常的课堂教学。但是目前确实部分语文阅读课堂出现了学生上课随意说话、对语文阅读文本兴趣不足等问题,由此带来了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紧抓学生的秩序和纪律,分散了教师的注意力,不利于语文阅读的教学进度,不利于语文阅读课堂的正常开展。但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好动、易说话的性格特点是无法抹去的,是学生大脑活跃的证明之一,如何平衡学生脑部活跃与语文课堂的正常秩序也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践行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

1.语文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水平,创新思维理念。对于上文所述的语文教师出现的创新程度不足,对于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的认识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学校应当积极招聘具有专业的教学素养和较高的教学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语文教师,不断加入语文教师队伍中;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应当不断进行学习,通过学习我国教育部的新课程标准,学习教育部改革的具体实践经验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思维理念,认识到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2.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改变传统的课堂方式,以更加具有多样性、更加现代化的阅读课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能力。针对小学生生性好动、喜欢说话,教师要加强课堂纪律,一方面应当积极改革传统的阅读课堂,将多媒体技术、小组教学、合作教学等教学方式引入到教学实践当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思维情况,避免学生出现进度落后等问题。

3.语文教师应当与家长共同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帮助学生扎实掌握生字词的读写。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进入到语文阅读课堂后,教师同家长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教师在学校教授学生正确的生字词读法和写法,家长在家庭中巩固学生对于这些生字词的理解,双管齐下才能够帮助学生扎实的掌握生字词的读写。

4.语文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对于阅读课堂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读写中摘抄阅读文本中的名言名句,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帮助学生将名言名句运用在作文当中。阅读能够培养学生对于作者所表达抒发的情感的共情能力,因此,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朗读文本、熟悉生字词的过程中加强对于作者情感的领悟。想要达到这一点,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堂上必须要做到引导学生在课前主动预习阅读文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与教师积极交流,并带领学生进行读写活动,在课后语文教师应当布置一定的复习作业,并鼓励学生主动收集阅读文本中的词句,语文教师不应当为学生制定一定的数量目标,打击学生的名言名句收集活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文本收集。

为了保证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熟识阅读文本中的生字词并学会正确地运用,在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中正确地引入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十分重要。正确的读写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同时锻炼学生的发音和对生字词的写法,更能够帮助学生在朗读和名言名句摘抄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阅读文本中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郭慧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上),2019(4).

[2]王罗.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34).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式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其教学方式探索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用好“留白”,扎实语言实践
“基础+自助”的“自助餐”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