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表现

2020-05-21 05:54丁红梅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情感体验小学音乐

丁红梅

【摘   要】  情感是音乐欣赏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任何音乐作品,都蕴含着一定的情感。情境性欣赏能增强学生感知性体验,实践性欣赏能增强学生具体性体验,想象性欣赏能丰盈学生替代性体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催生学生的深度情感体验与表现。

【关键词】  小学音乐;音乐欣赏;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不仅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著名美学家黑格尔曾经这样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而另一个美学家叔本华更是对音乐作为情感表现艺术推崇备至,认为“音乐是意志的直接表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音乐欣赏,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表现。

一、情境性欣赏,增强学生感知性体验

学生的音乐欣赏,首先需要良好的欣赏氛围。置身于良好的音乐欣赏情境之中,学生能产生或愉快、或悲伤、或激动的情绪、情感体验。音乐情境欣赏所渲染的一种感受、体验不是说教式的,而是一种直接的感受、体验。或者说,情境性的音乐欣赏感受、体验是一种原初性的感受、体验。作为教师,要在情境中丰盈学生的感知,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比如学生欣赏苏少版四年级下册管弦乐《森林与小鸟》作品时,笔者在介绍完基本的信息之后,着力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静态的情境:宁静的大森林,显得那么安详、宁静。然后播放音乐,当第二段旋律向高音区发展时,长笛所模仿的小鸟的叫声,让学生感受、体验到大森林中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尽情地看、尽情地听。这里,不仅要求学生展开“技术性倾听”,更要求学生展开“文化性倾听”。比如学生在倾听第一圆舞曲时,能感知到旋律中附點音符的作用,在倾听第二圆舞曲时,则不仅能感受到节奏的变化、同音反复的旋律特点,而且能感受到森林中的热闹景象。音乐欣赏,让学生受到了视觉、听觉的冲击,进而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共振。

情境性欣赏,创建了一种情景交融的氛围,不仅能让学生感知真实的音乐作品,而且能让学生全面感知场景音乐。情境犹如一把扶梯,能让学生步入抽象的音乐之门,能让学生更为深刻地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实践性欣赏,增强学生具体性体验

学生的音乐欣赏,不纯粹是被动的感知,而是积极、主动地实践。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实践性欣赏,能增强学生的具身性体验。比如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原生性的律动,如用拍手、跺脚、捻指等方式,融入音乐欣赏之中。通过实践性欣赏,让学生的感官获得全面解放与舒展。

比如学生欣赏苏少版四年级下册《江南好》(民乐合奏),为了帮助学生欣赏,笔者创设了江南美景的图片,包括江南的小桥流水、苏州园林等,让学生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从而感受江南的秀美和清新。有学生在欣赏中,情不自禁地用手画一画旋律线,从而感受乐曲的起伏、连贯。春雨绵绵、杨柳依依、小舟摇曳、渔歌飘响、山清水秀,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之中。在欣赏中教师可结合指挥的手势动作,让学生跟随教师手势幅度的变化,来表现歌曲的情绪。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手势语言来表达欣赏的内在情感时,就能认识到歌曲的旋律主题。如此,学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就能带着主题曲聆听、感受、体验。

实践性欣赏能够带动学生情感的起伏变化。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学生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高效地完成欣赏歌曲的任务。作为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深入地体验歌曲的情绪变化,全面地把握歌曲的内涵。

三、想象性欣赏,丰盈学生替代性体验

高质量的音乐欣赏,不仅仅是直接的感知,也不仅仅是具身性的实践,而更是依靠自我的想象性活动。在想象性音乐欣赏之中,学生能真正走入音乐的核心地带,不仅能理解音乐,而且能用心灵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在想象性音乐欣赏之中,学生完全可以将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经历融入其中,从而能让音乐欣赏变得丰富起来、丰满起来。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在音乐欣赏中,学生可以通过对音乐节奏、音乐旋律等的理解,充分地、自由地发挥想象,从而深度感受、体验音乐中饱含的情感。比如教学苏少版五年级下册《致春天》,整个歌曲所呈现的旋律能让学生浮想联翩。在呈示段,能让学生感受到大地复苏的春天气息;在中段,学生通过想象仿佛能感受到从严冬转向春天的过程;在现段,学生通过想象能展示一幅冰雪消融、春暖花开的生动画面。歌曲本身的升F大调、四六拍等,主和弦构成的两小节前奏,犹如春天轻轻的敲门声。在想象性欣赏之中,学生的情感跌宕起伏。其中第二部分主题色彩略微暗淡,蕴含着几分惆怅,仿佛寒风吹来,春寒料峭;第三部分仿佛四处寒气很快就被柔和的春风吹得烟消云散。乐曲移至高音区,用八度再现第一部分主题(主题A)。在分散和弦衬托之下显得更为温柔。最后,在悠长的颂叹声中静静地结束。想象性欣赏,丰盈了学生的欣赏智慧,开掘了学生的欣赏潜质。

情感是音乐欣赏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任何音乐作品,都蕴含着一定的情感。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催生学生的深度感受、体验。正如“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教师要赋予学生情感体验的空间,不断拓展、延伸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表现。

【参考文献】

[1]马革顺.合唱学新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德]卡尔·奥尔夫.学校儿童音乐教材[A].奥尔夫音乐参考资料[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李妲那,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社,2011.

[4]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5]威廉凯特.《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入门[M].金经言,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情感体验小学音乐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方法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