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语言引导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策略

2020-05-21 11:40姚茂贤
神州·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师语言自学能力小学语文

姚茂贤

摘要: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引导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教师可以用语言来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语言引导的主要作用,指出引学生入境、鼓励实践活动以及让学生自查的作用。然后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积极意义。最后提出语言引导紧跟教学内容,语言引导要具有文化内涵,选择积极向上的语言激励等策略。由此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语言;自学能力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引导占据了非常主要的位置。几乎所有的课堂就不能缺少教师的语言引导。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语言运用得到就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能力,引起他们的好胜心,促使小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的去实践。当然,教师语言运用的不好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慢慢消散。鉴于这种情况,教师要有效的利用语言的力量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的应对社会需求。

一、小学语文教师语言的引导作用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是有着天然的崇拜的。所以在学习中学生会听从教师引导,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这其中,教师的语言就具有了很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1.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会组织构建教学情境。因为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好成长。构建教学情境除了用到现代技术和一些现实的辅助材料之外,教师的语言引导也是不可缺少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不少的地方需要教师的语言引导。比如在互动交流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这个互动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够得到启发,自然就能够获得一定的发展。语言也能够建构一个场景,在教师的语言描述中,学生能够获得想象和联想的基础,展开思维的翅膀来思考各种问题,进入到教学情境中。由此可见,教师的语言是能够引导学生进入到教学情境中的。

2.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会设计一些比较有趣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用语言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跟着教学设计的内容来展示自己,掌握知识和技能。比如教师解说教学活动的语言可以让学生快速的了解这些设计活动的意图,进而形成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同时也用语言来激励学生,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如此,我们就能够明确教师语言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3.引导学生自我审查对照

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反复的实践,借助反省自查来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通过不足的改正来提升个人的技能。比如教师直接用语言批判学生的回答,让他们发现问题所在,然后进一步的改正。或者指出学生理解中的不足,让学生重新组织认识自己所学的内容,更换学习思路。这就能引导学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偶得到较好的发展。

二、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积极意义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重点。这是因为在自学能力对学生,对教师以及整个教育而言都是由积极作用的。

1.自学能力是学生必备的成长动力

学生学习知识只是一个方面,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也需要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因为有较好的学习技能才能够推动教学的发展,才能够学生独立的去面对现实问题。教师辅助学生学习只能是一个阶段的,学生最终要形成自主能力来应对各项问题。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以课本为基础来开展各项有趣的教学活动,但是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接受教育的程度也不同。他们的需求不同,自然也就需要有不同的学习立足点。自学能力中包含了选择获取教育内容的能力,小学生一旦形成了这样的能力就能够在学习不断地探索,逐步的去单独面对学习问题。

2.学生自学能够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起到了一个引导作用。学生跟着教师的指引去学习各项任务。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教育引导学生。这就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度的依赖老师。自然也就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和压力。一旦学生形成了自学能力,那么在学习活动中就能够自己动手去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学生遇到不认识的汉字会去问老师,反复的问老师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但是如果学生掌握了查字典的方法,那么就能在学习中自己觉得很多问题,减少教师的工作量。所以说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能比较好的环节教师的教学压力,减少教师工作量,让教师能够把时间花在学生的知识教育和新技能的培养上。

3.素质教育需要学生自学能力的匹配

素质教育提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学生具备了自学能力之后就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学习,在自己喜欢的内容方面下功夫。那么,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就有了基础。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比如一些简单的字词预习完全可以交给有自学能力的学生,让学生在预习环节就完成这些内容。剩下的时间教师就能够用来进行教育的深度开发,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深入发展。

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能够比较好的促进学生的进步。而小学语文的教育中教师采用语言引导就能够达到教育的目的,让学生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三、利用教师语言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

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使用语言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选择好的内容,采用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完成教学工作。

1.语言引导紧跟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师在利用语言激励学生的时候就要使用合适的教学内容。首先语言的内容必须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也就是说要注重语言的目的性。首先教师选择的表述语言要围绕教学中心,不能东一句西一句的漫无目的的讲述。否则学生就容易因为教师的语言而抓不住重点。其次,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可以用到身势语的,即在教学中用语言配合肢体语言来进行教学,比如竖起大拇指表示对学生赞美,给回答的比较完美的学生鼓掌等等。这样就能够比较好的引导学生进入到教学情境,自然也就能够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2.语言引导要具有文化内涵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引导往往带有个人的情感。教师用这种带着个人情感意识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就要注意文化内涵。因为教师往往是学生的典范,教师说出的话会被学生记住,慢慢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去。所以,教师言行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使用语言来引导学生就要有内涵,语言大方的得体、风趣幽默。教师的语言幽默得体会博得学生的好感,自然而然的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

3.选择积极向上的语言激励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引导也是不同的激励效果。正向激励的语言往往会让学生感觉到积极向上,有触动性。而负激励的语言会让学生感觉到压抑难受,产生畏惧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采用不同的语言激励策略,尽量少用负激励措施,而是采用正向激励为主的方式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师的正向激励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能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来锻炼学生的自主學习能力。这样就能够较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快乐,能够产生积极正面的教育效果。学生感觉到快乐就会积极投入到教学中,自然也就能够产生较强的自主性,形成自学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利用语言来学生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教师的引导,产生创新性的学习思路。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能够展示出来。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学生有了主动性,那么就能够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掌握自学技能技巧。

参考文献:

[1]庞子欣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 (11)

[2]陈富荣.探究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 (33)

[3]罗先慧,李云文,孙建龙.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基于2012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的统计与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3 (07)

猜你喜欢
教师语言自学能力小学语文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借助语言促进交流,通过话语引导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