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白犀牛同名

2020-05-21 10:45商子雍
杂文月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犀角犀牛秦岭

商子雍

在和诸位分享我与白犀牛同名的故事以前,当然要先说一说犀牛。

犀牛是一种濒危的野生动物,它身躯高大,体格健壮,是仅次于大象的第二大陆生动物。目前地球上的野生犀牛有5个品种,生活在非洲和南亚、东南亚,白犀牛是其中的一种。中国现在已经没有野生犀牛的踪迹了,最后一头野生犀牛被猎杀的时间,据我阅读所知,有1922年、1945年、1972年这么好几种说法,而被猎杀的地点没有异议,都说是云南。

但在历史上,犀牛不但生活在中国南方的长江流域,而且也生活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阅读古籍,常常会和有关犀牛的记载不期而遇。

庄子在它的名篇《逍遥游》里曾写道:“今夫犀牛,其大若垂天之云。”犀牛的体长2.2到4.5米,肩高1.2到2米,体重2000到5000千克,犀牛的身躯之大,的确出类拔萃,也因此,中国传统成语中,才用“拽象拖犀”这4个字来形容力气大的人。

古籍中更多记载的,是犀牛在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屈原的《九歌·国殇》中有这样的诗句:“操吴戈兮被犀甲。”所谓犀甲,就是用犀牛皮制作的甲胄。从考古发掘出的甲骨文上看,早在商代,就已经开始猎杀犀牛来制作皮甲。犀牛皮甲的使用,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时期,在当时的典籍中,还有“皆衣犀甲,刀剑不能伤”的记载。不过到了隋唐时期,有关犀牛皮甲的文字,就开始很少见于史册了。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犀牛是被视为灵兽的,认为犀牛的角可测毒,皮可避水,具有消灾避祸、镇魔驱邪的神奇作用。《晋书·温峤传》中,记载有温峤用点燃的犀角,使得深潭中的妖怪原形毕现的故事,犀燃烛照的成语即缘于此,所以,唐高祖李渊位于如今陕西省三原县的献陵,就放置着一对石雕巨型独角犀牛(其中的一只,现在移入碑林博物馆展出)。在中国的传统中医里,犀角和鹿茸、麝香、羚羊角并列为四大动物名药,有清热解毒、定惊止血之功效。用犀角制作高档工艺品,历来都是皇亲国戚、达官显贵的钟爱之物。更有一种犀牛名通天犀,有白色象线一样贯通首尾,被看作是一种灵异之物,所以叫做灵犀。唐代,诗人李商隐写了那首著名的《无题》诗:“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从此,“灵犀”或者“心有灵犀一点通”,就被比喻成两人在思想或者感情上心灵相通和默契,是一种很美好的境界。

从形而下和形而上两个层面来考量,犀牛的价值均不可小觑;而面对着人类的无知和贪婪,犀牛在物质层面的巨大价值,也成为了它终于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类是眼下地球上最强大的高级动物,但地球却不仅仅属于人类。人类如果不想成为地球上最凶残的动物,就必须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保持生物多样性这件大事上不断努力。由南非的一个动物保护组织确定的世界犀牛日(每年9月22日),现在已经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可,犀牛角的买卖,在全球各地均被法律严禁,就是人类在保护濒危动物这件大事上表现出来的良知。

白犀牛是目前唯一存世数量较多的一种犀牛,两年前,秦岭野生动物园从南非引进二雌三雄共5头白犀牛,这无疑可以让西安市民以及来西安旅游的客人,有机会近距离地亲近犀牛,更深入地了解犀牛,从而更自觉地去保护犀牛,保护所有的濒危动物,为人类创造一个生物多样化的良好生存环境,是一件大好事。为这5头可爱的白犀牛征名,是吸引众多市民关注秦岭野生动物园、关注白犀牛的一个很好的活动。一位西安市民以“西安欢迎你”的谐音,为白犀牛命名“西西、安安、欢欢、莹莹、妮妮”,他的这一创意在网上投票中高居榜首。特别让我欣喜的是,我的小名就叫西西,早年还曾以商西西这么一个名字给报纸投稿。于是,对漂洋过海来到秦岭北麓的这5头南非白犀牛,就立马多了几分亲切,有了一种格外的牵挂!

一晃两年过去了,生活在秦岭野生动物园里的那5头白犀牛(特别是那一头名叫西西的白犀牛)还好吗?2020年元旦前,從网上得知:坦桑尼亚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管理处2019年12月28日宣布,名叫浮士德的世界上最长寿的雌性黑犀牛,于当地时间2019年12月27日20时29分辞世,享年57岁。浮士德曾在在自然环境里自由自在地生活了54年,它生命的最后3年,是在自然保护区的兽栏(也就是珍稀野生动物的养老院)里度过的。这条消息,使我对秦岭野生动物园里的白犀牛愈加思念。寒冬已过,春暖花开的日子来了,该再去看望一下它们了!

猜你喜欢
犀角犀牛秦岭
暑期秦岭游
洞穿秦岭
好忙好忙的秦岭
犀角散加味干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前期临床研究
在秦岭
犀牛有角久成器